主页 > 大数据 > 大学生的职业困惑是什么?

大学生的职业困惑是什么?

一、大学生的职业困惑是什么?

当今社会,特别是最近几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比较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从了解情况来看,大学职业困惑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去大中城市找工作,还是回老家找工作好

这种就业困惑,集中体现在本来就在大城市上大学的大学生。他们感到自己在大学所在城市生活了好几年,对城市比较了解,也有一些感情,从情感上觉得留在大城市比较好,从就业环境上也觉得不错。但是,当他们面临现实头疼问题时,又开始犹豫起来。比方说父母不在身边、购房压力大、没有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在老家找工作,除了就业岗位和就业环境不怎么好之外,其他方面,如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女生尤为如此)、社会关系比较熟悉、人脉资源比较好、生存压力没那么大,等等,都比大城市好。面对两个地方,到底选哪个地方就业,他们比较困惑。

二是考政府机关公务员,还是到大型企业上班好

这种困惑,尤其在那些自身条件比较有优势的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明显一些。感到考公务员工作稳定还体面,就是担心拿死工资,担心晋升空间不大,担心承担责任风险。觉得到大型企业工作,有拿高工资提成的机会,有更多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甚至有出国工作的机会,不好的地方就是竞争压力大,就业风险高,工作不如公务员稳定。

三是先锻炼提升自己,还是先忙着挣些钱好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先多换几个工作岗位锻炼锻炼,积累一些经验,为将来更好的就业做些准备。但与此同时,有的大学生看到别人年纪轻轻就赚那么钱,觉得自己也不比别人差,同样可以赚些钱,想多赚钱的想法又困扰着他。

四是到(男)女朋友所在城市工作,还是留在自己所在城市工作好

大学期间,谈恋爱时感情那么好,毕业分配后还想着在一起结婚过日子。但是毕业后,俩人没有在同一个城市,有的可能留在大城市,有的可能回到了自己老家所在城市。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容易产生就业困惑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1.生活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容易面临这个问题,主要是大一新生刚从压力紧张的高中阶段走出来,家长和学生的目标一致,全力以赴考上好大学。但上了大学之后,远离父母、远离从小到大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了陌生的环境,再加上水土、气候、饮食等的不适应,往往会带来躯体的不适感,身体的不适容易造成心理的焦虑和担忧。另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习惯了被家长安排的舒适生活,独立生活能力较差。2.学习问题。

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大学的老师并不会像高中阶段的老师那样天天盯着学生学习,所以好多同学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上大学该干什么。3.人际交往问题。

缺乏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不善言辞,不敢和别人接触,怕被嘲笑,所以做起事来畏首畏尾,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再次,情绪化强,容易冲动。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渴望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思想走向成熟但并不完全成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情不深思熟虑,容易头脑一热就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三、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惑有哪些?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四、大学生就业的困惑有哪些?

期望薪资过高,而自己本身又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心里就有较大的落差。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五、10大最为典型的职场困惑?

1、职业定位模糊。

2、职业规划缺失。

3、求职技巧匮乏。

4、大龄求职障碍。

5、职场人际冲突。

6、职场“过劳”。

7、职业倦怠

8、薪情不如愿。

9、工作缺乏安全感。

10、职业转型“阵痛”。

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在职场中职场政治和个人能力同样密不可分,职场中的精英们个个有能力,懂政治,这一点官场最为尤甚。个人能力表现为时间掌控能力、知识水平、现场问题解决能力,职场政治能力表现为判断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力。

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在职场中职场政治和个人能力同样密不可分,职场的精英们个个有能力,懂政治。个人能力表现为时间掌控能力、知识水平、现场问题解决能力,职场政治能力表现为判断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力以及创造利于自己条件的能力。

真正的职场精英是可以做到三件事的:我知道该做什么,我知道该怎么做,我有时间去做。那么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这三个步骤是相反的:即我有时间去的事情,我才知道该怎么做,然后我才能知道这件事情该不该做。

六、2020大学生失业率数据?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叠加疫情冲击,就业压力十分突出。7月份,城镇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同比高3.3个百分点。

此后,政策层力保就业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扩大基层就业规模的同时,通过扩招、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毕业生自主创业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渐改善,调查失业率趋于下降。张毅表示,12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失业率较7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持平。

七、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应该怎样创业?

大数据时代"有利于有效评价大学生创业技能结构,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促进弹性教学计划的发展,同时,也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

八、大单元教学的困惑及解决办法?

在单元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疑问和担心,一是就算学生通过单元教学达成了目标,是否就意味着会迁移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我对此怀疑,可能学生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才会形成地理素养;

二是听起来容易,刚开始做起来很难,我们需要一个团队一起讨论做几个单元教学的例子,可能就慢慢知道单元教学如何落地了,如“人类家园--地球”单元,对我启发很大,对章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看问题的高度也不同,老师看问题有高度了,才能指导学生,老师一起讨论参与单元教学的设计环节,可能才能使单元教学设计有效落地,个人力量可能比较困难。

九、2020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数据?

2020年各地、各相关部门通过支持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支持基层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社会化、市场化就业,扩大升学深造规模等方式,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好于预期。

  据了解,2020年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4万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创业者达到82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11%。

十、2021年大学生手机消费数据?

根据最近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呈现出以下趋势:

首先,大学生对于手机品牌的选择更加注重性价比,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价格。

其次,大学生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除了基本的通讯、娱乐功能外,更加注重手机的拍照、游戏、音乐等方面的表现。

再次,大学生对于手机的外观设计也更加注重,更加追求时尚、个性化的外观设计。最后,随着5G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于5G手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总之,2021年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实用性和性价比更加注重的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