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数据 > CATIA模型优化,数据简化?

CATIA模型优化,数据简化?

一、CATIA模型优化,数据简化?

igs和STP文件格式优化都不多,CGR格式最小,不过不是最好办法。

个人认为最佳办法是将装组装后的pruduct场景转成part格式,再将part转成CGR格式

方法:开始--基础结构--product data fillting-product to product 或者product to part

两种不防都试试。

二、spss多重比较数据如何简化并写进论文?

简答:SPSS多重比较数据可以通过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清晰的呈现方式来简化并写进论文。

深入分析:SPSS多重比较数据是指在进行多组数据比较时,需要进行多次假设检验,这样会增加犯错误的概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如Bonferroni校正、Holm校正等。在进行多重比较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ANOVA)、卡方检验等。同时,为了清晰地呈现数据,可以采用图表、表格等方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在写进论文时,需要对多重比较数据进行简化和解释。可以通过整理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减少数据的冗余性。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说明数据的含义和统计学意义。在呈现数据时,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使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给出优质建议:在进行SPSS多重比较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同时要注意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和简化。在写进论文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呈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统计学意义。同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的误解和错误解读。

三、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简化数据迁移的利器

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助力网站数据迁移

帝国CMS是国内非常流行的网站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站运营的变化,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已有的帝国CMS会员数据迁移到其他系统或其他版本的帝国CMS上。

在过去,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繁琐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有了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的功能特点

  • 简化数据导出导入流程: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可以将帝国CMS的会员数据以标准格式导出,并且可以方便地将导出的数据导入到其他系统或其他版本的帝国CMS上。
  • 支持大数据量导入:无论是导出还是导入,插件都可以处理大数据量,不会因为数据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崩溃或运行缓慢。
  • 自定义字段映射:不同的系统或不同版本的帝国CMS可能会存在字段的差异,插件提供了灵活的字段映射功能,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字段映射关系。
  •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插件可以导入导出多种常用的数据格式,如CSV、Excel、JSON等,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
  • 数据安全可控:插件在导出和导入过程中,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提供数据验证功能,确保导入的数据质量。

如何使用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

使用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非常简单,只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安装插件:将插件文件上传到帝国CMS的插件目录下,并在后台进行安装。
  2. 设置导入参数:在插件管理界面,配置导入参数,包括导入数据的来源、数据格式以及字段映射关系。
  3. 导出数据:在插件管理界面,选择要导出的会员数据,并将数据以指定格式导出。
  4. 导入数据:在目标系统或帝国CMS的其他版本中,使用插件将导出的数据导入到指定位置。
  5. 验证数据:导入完成后,可以使用插件提供的数据验证功能对导入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6. 完成数据迁移:经过以上步骤,帝国CMS会员数据的导入迁移工作就完成了。

结语

有了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网站管理员和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迁移工作,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插件得益于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成为了简化数据迁移的利器。

感谢您阅读本文介绍的帝国CMS会员数据导入插件,相信通过它的帮助,您能更加高效地完成网站数据迁移任务。

四、MySQL数据库导入:简化你的数据操作步骤

MySQL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备份的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源导入到MySQL中。本文将为你介绍MySQL数据库导入的方法和步骤,让你的数据库操作更加简便。

方法一:使用命令行导入数据库

通过命令行工具导入数据库是最常用和灵活的方法。以下是详细步骤:

  1. 打开命令行工具:在Windows上,可以使用cmd或者PowerShell;在Mac和Linux上,可以使用Terminal。
  2. 登录MySQL:使用你的MySQL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例如:mysql -u username -p。
  3. 选择数据库:使用USE命令选择要导入数据的数据库,例如:USE database_name。
  4. 导入数据:使用SOURCE命令导入SQL文件,例如:SOURCE /path/to/file.sql。
  5. 等待导入完成:根据SQL文件的大小,导入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等待导入完成后,你可以通过查询来确认数据是否成功导入。

方法二:使用MySQL客户端工具导入数据库

如果你不熟悉命令行操作,或者更喜欢使用图形化界面的工具,那么可以使用MySQL客户端工具来导入数据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MySQL客户端工具:

  • phpMyAdmin:phpMyAdmin是一种流行的MySQL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界面,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库操作。
  • MySQL Workbench:MySQL Workbench是官方提供的一款强大的图形化数据库管理工具,功能丰富,支持导入导出数据库。
  • Navicat for MySQL:Navica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跨平台数据库管理工具,它支持各种数据库,包括MySQL,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注意事项:

在导入数据库之前,你需要确认一些事项:

  • 数据库存在:确保你要导入数据的数据库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可以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
  • SQL文件格式正确:确保你要导入的SQL文件格式正确,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查看和修改。
  • 权限设置:确保你具有足够的权限来导入数据,如果没有足够的权限,可以联系数据库管理员进行授权。

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你可以轻松地将备份的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源导入到MySQL中,简化你的数据操作步骤。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感谢你阅读本文,希望你通过本文学到了如何导入MySQL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五、简化体和简化装配区别?

简化体和简化装配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方式:简化体是一种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工序,每个工序由专门的工人完成的生产方式。简化装配是一种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的组装任务,每个任务由专门的工人完成的生产方式。

2. 工序安排:在简化体生产方式中,产品的制造过程按照工序的顺序进行,每个工序由专门的工人完成。而在简化装配生产方式中,产品的制造过程按照组装任务的顺序进行,每个任务由专门的工人完成。

3. 人员配备:在简化体生产方式中,每个工序都需要专门的工人进行操作,因此需要配备更多的工人。而在简化装配生产方式中,每个组装任务都需要专门的工人进行操作,因此需要配备更少的工人。

4. 生产效率:由于简化装配生产方式将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的组装任务,每个任务由专门的工人完成,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简化体生产方式由于每个工序都需要专门的工人进行操作,因此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简化体和简化装配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简化装配相对于简化体来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配备,但需要更精细的工序安排和组装任务分配。

六、简化,英语?

英语是simplify,例句:

简化了安装和配置。

Simplify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七、简化字总表的简化方式?

《简化字总表》的简化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对俗体笔画的“省简”,比如「观」、「备」、「关」、「质」、「总」、「驴」、「铁」、「钟」、「继」、「觉」、「鸡」、「鸾」等简化字是从「覌」、「俻」、「関」、「貭」、「縂」、「馿」、「鉄」、「鈡」、「継」、「覚」、「鳮」、「鵉」等俗字演变而来。

第二种是“省变”,大多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还有见、页、贝、车、东、马、鱼、呙、当、韦、书、长、门、鸟、乌、专、尽、为、寿、会等字及其类推简化字。“糸”字是个部首字,作左偏旁时港台通行字体改为“幺”下加三点变作“糹”,大陆简体为“纟”(俗称“绞丝旁”)。糸部汉字的本意均与丝线、纺织、布匹有关,例如“丝”、“线”、“经”、“绑”、“纹”、“纷”、“绞”、“系”、“紧”、“絮”、“累”、“繁”、“紊”、“紫”等等。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种形式,所以现在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注:言、食、糸、金一般只作左旁时简化,讠、饣、纟、钅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辩”、“罚”、“辫”、“丝”、“衔”等字亦简化,但“信”、“誓”、“燮”、“飧”、“餐”、“系”、“絮”、“紫”、“淦”、“鎜”、“鏖”、“鑫”等字不简化)。

第三种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比如稻榖的榖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谷”替代了。

八、欧阳简化姓阳,为什么有简化?

欧阳姓改姓为阳最早追溯到北宋欧阳修之后,主要原因如下:1、最早为北宋末年,欧阳三分家,形成了欧、阳以及欧阳同宗姓氏并列的情况.2、政府和社会对单姓的偏好,尤其是明朝的复姓简化等,让部分欧阳姓简化为欧或阳.其中北宋末年欧阳三分家所诞生欧姓以及阳姓都尊崇欧阳修为祖先,以安福令欧阳万为始祖,同时从纵的方面上溯到夏禹.欧阳(ōu yáng )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得姓始祖: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

九、jQuery JSON 封装:简化数据处理过程

jQuery JSON 封装:简化数据处理过程

在 Web 开发中,处理和传递数据是常见的任务。JavaScript 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来处理 JSON 格式的数据,而 jQuery 则提供了一些便捷的方法来封装 JSON 数据,简化了数据处理的过程。

什么是 JSON?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 JavaScript 语法的子集,可用于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传输和存储数据。它以键值对的形式组织数据,并使用大括号({})表示对象,使用方括号([])表示数组,可以嵌套和组合使用。

为什么要封装 JSON 数据?

封装 JSON 数据的主要目的是简化数据处理过程。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通常需要处理从服务器获取的 JSON 数据,包括解析、遍历、筛选、修改等操作。而使用 jQuery 提供的封装方法,可以快速、简洁地完成这些操作,提高开发效率。

jQuery JSON 封装方法

jQuery 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封装 JSON 数据。

1. $.parseJSON()

$.parseJSON() 方法用于将一个符合 JSON 格式的字符串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或数组。

2. $.getJSON()

$.getJSON() 方法用于从服务器获取 JSON 格式的数据。它可以接收一个 URL 地址或一个包含 URL 地址的对象作为参数,并通过回调函数来处理获取到的数据。

3. $.each()

$.each() 方法用于遍历 JSON 对象或数组,并对其中的每个元素进行操作。它接收两个参数:要遍历的 JSON 对象或数组,以及一个回调函数,用于处理每个元素。

4. $.param()

$.param() 方法用于将一个 JavaScript 对象或数组转换为 URL 查询字符串的格式。这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时非常有用,可以将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进行传递。

总结

通过 jQuery 提供的封装方法,我们可以简化处理 JSON 数据的过程,快速实现数据的解析、遍历、筛选、修改等操作。这些方法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的介绍,您对 jQuery 封装 JSON 数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

十、《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为什么和不久后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差別这么大?

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被修改的部分。不包括移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简化字。如果发现有错漏请告诉我。
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与《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一致的部分。如果发现有错漏请告诉我。

最后的突变,到底何时发生?

在研究《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与《汉字简化方案》(以下简称《正式方案》)之间的突变现象前,我们不妨先厘清这一切发生的时间点。

我们所熟知的1955年《草案》于1954年11月30日已经基本完成[1];1956年《正式方案》于1955年10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以《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的形式通过[2],在1956年正式发布前仅作小幅修正[3]

从《草案》到《正式方案》的修正,基本上以「文改委采纳群众意见」的形式进行,而印刷分发和意见收集存在滞后性。在1955年1月正式公布《草案》后,3月完成印刷30万份分发全国[4],文改委开始接收大量意见表(共5,167件)[5]

也就是说,把《草案》修正为《正式方案》的工作,始于1955年1月,在3月后集中进行,于10月基本结束。

短短半年时间,简化方案为何发生了如此突变?让我们从这段时间的指导方针说起。


如何解读「约定俗成,稳步前进」方针?

不熟悉文字改革的人,可能会感觉这八字方针是理所应当的,「完美的简体字本来就是约定俗成、自古以来、古已有之、述而不作、历史的车轮又快又稳地滚滚前进的啊啊啊!」但这毕竟只是近年来才涌现的辩护话术。

实际上「约定俗成,稳步前进」方针指导文改委的时间很短暂,广义上约一年,狭义上仅一个月。1955年9月16日,为了修正《草案》而成立的审订委员会才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0月13日,文改委已讨论完毕,准备提交修正结果给两天后的全国会议通过。[6]

但是这一方针的短期影响极大。10月的全国会议上,郭沫若称之为「正确的方针」[7],文改委委员发言三句不离八字方针[8]。八字方针成了此时文改委的最高正确。

理解「稳步前进」比较简单,它的意思就是「汉字简化的步骤不是一次简化,而是分批简化」[9]。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一次简化并非向来错误,分批简化并非向来正确,后者实际上是在文改委接受1955年5月偏保守的上级指示后才变得「正确」的[10]

文改委退一步采取分批简化,一是为了减少一次性改制铜模的工作量,缓解1954年初推出全盘简化方案后印刷界的反对意见;二是为了防止识字人群因为没见过这么多简化字也变成文盲。[11]

之所以采取分批简化,并不是因为文改委对不同批次间的简化字有偏见,更不是为了适可而止。对于面向小学生的读本,文改委认为采取一次简化也未尝不可[12]

「约定俗成」就比较复杂了,这象征着文改委选字原则的变化。1954年文字改革工作走向保守化后,「约定俗成」一词再次登上台面[13]。但「约定俗成」并非今人理解的「古已有之」。以文改委的视角看,「约定俗成程度较高的字大约不过三、四百」,难以满足任务要求[14]。此时的「约定俗成」是抬高群众意见和手头俗字的价值,压低文改委内部选字的价值。

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固然是好的,但是这么做有哪些不足呢?

首先,群众意见仅为5,167件意见表所代表,虽已是汉字简化史上最大规模,但也难免失真。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意见更少,刊登于文改委旗下期刊的文章仅几十篇,其余杂乱的意见都只是被汇总。到头来,对修正工作影响最大的,仍然是文改委内部和外围知识分子。而且,所有提意见的人都是识字人群,不会用小学生认字时的视角看问题,他们更在意「约定俗成」,而不在意「系统性」。

其次,根据意见的修正结果未必比文改委的原方案更好:

  • 未必更有历史(如「鹽」原简化为「塩」,后简化为「盐」,原因见后文。)
  • 未必正确
  • 未必能解决原来的问题
  • 未必更符合字理
  • 暂缓的字也未必不好(如「皃」「荅」等字暂缓至《二简》。)

最后,群众对「印刷、手写统一」的意愿强,难以理解《草案》第三表中的「手改印不改」原则,希望扩大部首类推简化量,对草书楷化基本上没意见。这点与印刷界意见正好相反。

来自《关于汉字简化工作的报告》。后文中我将无视部首类推简化带来的差异。

基于以上原因,《正式方案》删除了部分简化字,修改了部分简化字,进一步肯定草书楷化,扩大部首类推简化量。

总而言之,「约定俗成,稳步前进」象征着汉字简化工作在最后半年的保守化倾向。但这是基于群众习惯的保守化,而不是基于传统的保守化;是「向下看」的保守化,而不是「向后看」的保守化;是「从俗从简」,而不是「古已有之」。

这个保守化倾向,是文改委的「激进—保守间歇性变化」的一个阶段:1952年的第一稿简化700字;1953年11月的第二稿中异体字独立成表,简化字表暂时缩减到338字;在「不必怕改变铜模」的指示下[15],1954年2月的第三稿扩大化至「2,000个常用字中简化1,634字」[16],简化率高达81.7%!此稿夹杂着大量未楷化的草书[17],这么做相当于废除正楷;在接受大量印刷界反对意见后[18],第四、五稿开始保守化,「适当控制简化面」[19],印刷、手写简化方案分离,形成《草案》的三表结构。

《草案》与全盘简化的第三稿脱钩,这已是文改委在1954年向印刷界妥协的结果。1955年的修正工作基于群众意见进行,这意味着保守化进入「向下看」的第二阶段。

另外,保守化也只是在第三稿全盘简化的基础上后退,《草案》和《正式方案》仍然是很激进的;保守化也不代表否定大目标——减少笔画、减少汉字数和为汉字拼音化铺路,两者时而矛盾,时而契合。如果群众意见有利于减少笔画,那文改委就觉得再好不过了。


我已粗略地解释了宏观的原因,接下来我尝试着逐字解释《草案》与《正式方案》差异的具体原因。(本文中的「原因」指文改委在1955年修改《草案》的动机。这些动机未必在文字学上正确。本文并不是在弥缝。)


暂缓至《二简》再简化的字

有很多简化字在《草案》中出现,在《正式方案》中被删去,在《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下简称《二简》)中再次出现,这类字是最容易解释的。基于「稳步前进」方针,文改委准备等到《二简》时再简化这些字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二简》重启于1977年,距离1955年太久远,与原计划本应承担的分批简化任务相比,肯定有很大的差距;《二简》即使与它自己十年前的草案也有巨大差异[20]。因此,我认为《二简》中删除了部分本应继承自《草案》的字,还因为采纳了更激进的简化字而修改了部分字,这类字也应该属于基于「稳步前进」方针准备下一批再简化的字。

按部首排序。如果发现有错漏请告诉我。

尞 → 了:

按原计划,形声字中的「尞」部件应该完全由「了」代替,但《正式方案》中仅出现了「辽(遼)」和「疗(療)」,「瞭」直接简化为「了」,而「僚」「撩」「鐐」「潦」等字不再类推简化。

「尞 → 了」曾是《草案》说明文件中的典型案例[21](图①),但也许正因为如此,1955年文改委收到了有很多关于它的讨论。许多意见要求「瞭」直接简化为「了」(图②、③),这既是为了简化得更彻底[22],也是为了少刻一个新铜模[23]。有意见称「鐐」字不常用,建议先不简化[24](图④)。

从《二简》的结果看,文改委并不认为「尞 → 了」有任何问题,删去的几个字只是准备下一次再简化罢了。《正式方案》中仅简化「辽」和「疗」两个字,并不是因为删去的字比前两者差,而是因为它们处于暂未「约定俗成」阶段。

事实上,勉强算「约定俗成」的也确实只有「辽」和「疗」。「辽」据说是解放字,姑且可以认为它是流行的。「疗」仅在小范围内流行。根据文改委在1955年3月15日[25]的说法,「『疗』字在卫生部门已经是通行的」[26];根据 Long Story of Short Forms(以下简称 Long )记载,一位光明日报读者称老年人不熟悉「疗」等字[27](图⑤);根据文改委在1955年10月全国会议上的《关于汉字简化工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疗」字仅在医院中流行[28](图⑥)。

距离《草案》公布仅过去几个月,「尞 → 了」就从昔日文改委口中的典型案例,沦落到「『疗』仅在医院中局部流行」。由此可见,「约定俗成」方针指导下的文改委已暂时放下了对「尞 → 了」系统性的执念,留待《二简》再完善。但因为汉字简化工作烂尾了,「尞 → 了」的不系统性被永远地延续了下来。

付(副):

「付(副)」方案存在混淆问题。管夑初的《关于汉字简化的建议》中举例称「这是付处长的一百块钱」可能有两种解释[29](图①);根据 Long 记载,容庚指出「副主席」简化为「付主席」后可能会和「傅主席」混淆[30](图②。「傅」俗写为「付」在民间流行已久)。因此「付(副)」方案暂缓至《二简》。

厶(私):

「厶」是「私」的古字[31],注音符号「ㄙ」也同样来自「私」。这样简化实际上是合理的。但是极简化后的「厶」视觉冲击力大,且类似注音符号和假名(1955年部分刊物中直接以注音符号或假名印刷「厶」[32],加深了这一印象),存在「不像汉字」「破坏美观度」的争议[33](如图),因此暂缓至《二简》。

咀(嘴):

鲍幼文的《关于〈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几点意见》中称「以『咀』代『嘴』,且『咀』『嘴』不同音」[34]。因「咀」与「嘴」不同音而存在争议,暂缓至《二简》。

元(圆):

文改委的《报告》解释为「对科学或技术上有分别的字如『元圆』,不合并」[35](如图)。

「寐」:

管夑初将「寐」列为不是常用字,不需要简化[36]。文改委因此将「寐」暂缓至《二简》再简化。

因为汉字简化工作烂尾了,「丬(爿)」的不系统性被永远地保留了下来。

「竹」部 → 「艸」部:

从规律上分析,《草案》中那些仅将「竹」部改为「艸」部而其余部分不简化的字,全部都暂缓至《二简》了,这应该只是为了「稳步前进」罢了。「第」「等」二字在20年后的《二简》中被改得更激进了。

(「答」在今天没有简化为「荅」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荅」不仅写起来方便,而且是真的「古已有之」。)

肖(蕭):

鲍幼文称「以『肖』代『蕭』,『肖』是去声,『蕭』是平声……所以我觉得……『蕭』字依『簫』『嘯』等字例省作『萧』。尤其姓蕭的改作姓肖似乎不妥当。」[37](「粛」改「肃」的原因见后文)

因此,「肖(蕭)」方案暂缓至《二简》。此时的文改委对别人的姓氏似乎还有点敬畏之心,「閆(閻)」也暂缓至《二简》。

「兰」字问题:

这个问题我已经在此文中解释过了。简言之,「兰」本是「藍」的生造简化字,它本身就存在着争议。当时群众对于「蘭」「攔」「爛」「欄」存在简化需求(《草案》不类推简化「門」「柬」)。因此,为了「约定俗成」,为了不用简化字替换声符创造「新·新形声字」,文改委先把「兰」过继给「蘭」,半类推得到「拦」「烂」「栏」,而「藍」暂时先类推为「蓝」,等到《二简》时再把「蓝」和「兰(蘭)」合并。但因为汉字简化工作烂尾了,「兰」只能和「蘭」这个后妈过一辈子了。

「螙(蠹)」:

根据 Long 记载,有意见称「螙」还不够简,要求简化为「⿱木虫」[38]。文改委可能因此认为「螙(蠹)」方案有争议。

《二简(草案)》中简化为「⿰虫土」,而1981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修订草案)》中再次简化为「螙」[39]。(《二简(修)》更保守,比《二简(草案)》更接近原计划的《二简》)

由此看来,「螙(蠹)」方案是因为存在争议而暂缓至《二简》的。


删除字

按部首排序。如果发现有错漏请告诉我。

分(份)、火(伙)、伯(佰)、召(招):

这个几个合并字都存在很多争议。我列举一些反对意见:

管夑初称「『分』读平声,『份』读去声,『你多给他一分钱』和『你多给他一份钱』两句话在书面上就无法区别,『份』字不宜简省。」他同时还补充了「夥」和「伙」应该合并。[40]

在根据1955年2月14日以前的收到的1,000份意见表总结的《各地人士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提要》(以下简称《1,000件意见提要》)中列有:「13、表内部分字仅简化一、二笔,甚至没有少,如伯、佰……我觉得可以不必列入,因为简化的不多,没有意义」[41];在杨真的《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中称「4页1栏,『佰』简化为『伯』是没经过考虑的,它只简化了一笔,而却混淆了大写的『佰』和『伯父』的『伯』」[42];在文改委最终的《报告》中规定「在各行业或财务单据上的数目字,按规定用繁体数字的,仍旧不变」[43],由此看来,「佰」已经没必要合并为「伯」了。

鲍幼文称「又如以『召』代『招』,『召』是去声,『招』是平声……所以我觉得『招』字可以不动。」[44]

因为上述以及其他意见,文改委对这些字都没有合并,并且在《二简》中也没有合并,可以认为是彻底放弃了。

矦(侯、候):

我先说我的观点。对这个方案需要分开看,「侯 → 矦」是合理的,因为「矦」更符合字理,「侯」反而是讹变的产物;「候 → 矦」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合并会造成混淆。

以当时的意见来看,「矦(侯、候)」方案具有四宗罪:「侯」的笔画没有减少;「矦」是古字,古字在当时并不是优点(不过也不是太大的缺点);「矦」不常见,不约定俗成;合并会带来混淆问题。

在《1,000件意见提要》中列有:「13、表内部分字仅简化一、二笔,甚至没有少,如……候、矦……我觉得可以不必列入,因为简化的不多,没有意义」[45];管夑初将「矦(侯、候)」列为不必简化[46];鲍幼文称「以『矦』代『侯』和『候』,『矦』『侯』是平声,『候』是去声……所以我觉得……『侯』『候』也都不动,因为『矦』字笔画并不比『侯』字简单,而『侯』和『候』形、声、义三者都不同,不必强合为一个字。」[47]

最后文改委对此的官方解释是「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原草案的简化字作了增删和修改……删除「……矦候」之类的异体字。」[48]

但是到了《二简》的时候,「侯」和「候」被合并简化为「侯」字去掉「亻」的样子「⿱ユ矢」。看来文改委对此还是有执念的,只是为了减少笔画已经开始瞎胡闹了。

狲(猻)、皇(凰):

文改委称「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原草案的简化字作了增删和修改……删除『皇(凰)、狲(猻)』等不常用字。」[49]

因为「孙(孫)」在后来的1964年《简化字总表》中位于第二表《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所以「猻」实际上还是简化为「狲」了。

我觉得《二简》中本应该收录「皇(凰)」,但是被遗漏了。

「藏」字问题:

《草案》中将「藏」简化为「⿱艹庄」,是与「脏」「桩」「赃」一样由「庄」构成的「新形声字」。由于「庄」是同一张表内的简化字,这就涉及到我在「兰」字问题中提到的「简化字替换声符创造『新·新形声字』」的问题,这样的「新·新形声字」比「新形声字」更不「约定俗成」,合法性很低。

好在「庄」字古已有之,并非生造简化字;由「庄」作声符的形声字也古已有之,即「粧」字[50]。所以「脏」「桩」「赃」「⿱艹庄」比「拦」「烂」「栏」的合法性稍强,但仍然存在被删除的风险。

之所以唯独没有简化「藏」字,我猜测是因为陈光尧在1955年2月刊登的文章《我们可不可以造简化字》中提到的「关于『藏』的几种简体」问题[51](如图),使得「藏 → ⿱艹庄」成为了唯一有争议的字。文改委因此决定暂缓至《二简》再简化,但20年后被改为「⿱艹上」。

看不懂就对了!陈光尧草楷不分,全盘简化的第三稿与他的选字比较相似。

萹(篇)、交(繳):

《二简》中仍然没有合并了这两组字。不仅如此,而且还把「篇」和「缴」列入了「还有哪些字急需简化?」一栏。我认为它们是被遗漏了。

釬(銲):

「銲」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被列为「焊」的异体字,《二简》中将「焊」简化为「㶥」。因此,「釬(銲)」也只是被暂缓至《二简》了。


修改简化方法的字

草案的第一表《798个汉字简化表草案》中将「巠」简化为「字①」,第三表《汉字偏旁手写简化表草案》中简化为「字③」,两者并不一致。这个矛盾在群众意见中已经被指出[52]。文改委在《报告》中称「原草案在发布前不久曾有些临时的变动,以致产生了本身体例上的一些矛盾和错误」[53](如图),疑似指的就是这个问题。因此《正式方案》选取了笔画数较少的「字③」微调为「字②」。

文改委在《报告》中称《草案》所选「字①」易误为「去」,所以改为「长」[54](图①)。根据 Long 记载,提出这个意见的人颇多[55]。我认为实际上这是因为1955年部分刊物上把「字①」的撇印为横(图②),所以容易与「去」混淆[56]

注:有很多字在《草案》与《正式方案》中看起来不一样,并不是因为他们被修改了。根据陈越的《文字改革工作中的铅字改革问题》中所描述,因为当时我国铅字制造技术落后,所以试用阶段的简化字都是由技术工人刻反体刻出来的[57],有些字长得奇怪是正常现象。

赵曦的《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中建议改为「严」(如图),原因是「群众久已通用了的习惯」[58]

《草案》中将「癤」根据「节(節)」类推简化。

鲍幼文建议「節」简化为其古体「卩」,「癤」也就可以类推为「疖」[59](如图)。文改委只采纳了这条意见的后半句,而「节」却保持不变。到了《二简》的时候,文改委好像又忘了这回事,把「部」简化为「卩」。

注:所谓「『卩』为『節』本字」只是自《说文》以降的一种观点[60]。「部 → 卩」来自日本,与「衛 → 卫」类似[61]。「節 → 卩」与「部 → 卩」两种方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本文以「塩」代称《草案》所选字

《草案》所选的「塩」字实际上是历史很悠久的俗字,与日本新字体也相似(个人认为比日本新字体更好)。

管夑初建议改为「圤」,这疑似是在部分地区流行的俗字[62]。基于「从俗从简」原则,文改委对这个字动心了。但是,又有其他地区以「圤」代「塊」(圤同墣,塊也)。于是,为了避免混淆,文改委又对「圤」进行了二次加工,在底部加「皿」后构成了「盐」[63]

《报告》中的叙述(如图)给人一种心路历程很曲折的感觉。我十分感动,但还是很想问:为什么不直接用「塩」啊?

鹼 → 碱 → 硷:

《草案》中将「鹼」简化为「碱」,与我们今天的使用习惯是一样的,与《第一批简体字表》也是一样的,这本应是没有太大争议的一个简化字。但是,《正式方案》中将「鹼」简化为「硷」,在与之配套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将「鹼」与「碱」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字。

文改委《报告》中的官方解释是「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对原草案的简化字作了增删和修改……对科学或技术上有分别的字如『鹼碱』之类,不合并。」[64]

籲 → 于 → 吁:

《草案》的说明文件在解释同音替代的简化方法时,列举了「于(籲)」「凡(礬)」「从(叢)」「丑(醜)」四个字作为典型案例[65]。但是,前三者在《正式方案》中都被修改了,其他同音替代简化字也有很多被修改和删除。

原则上,文改委并不反感同音替代。在当时的背景下,同音替代有以下好处:1、不必改刻新铜模;2、减少汉字数;3、为汉字拼音化铺路[66];4、容易寻找「约定俗成」的证据(只要找到有人写别字就行了);5、推广普通话[67]。今天我们反感的混淆问题,在当时并不是原则性问题,毕竟「减少汉字数」就是来制造混淆的。

之所以修改了这么多同音替代字,我认为是因为《草案》中选取了极常用字「于」「凡」「玉」进行替代,造成群众对混淆的反感过于强烈。

文改委收到了很多对「于(籲)」方案的争议[68][69][70]。徐世松的《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同音替代〉问题》中建议将「籲」简化为「⿰口予」[71];唐伯先的《关于同音代替方法的商讨》中建议简化为「竽」[72]。最后《正式方案》中将「籲」简化为「吁」。

文改委《报告》的官方解释为「……我们采用上述规律来创用少数的新简化字……『吁』(籲,同音替代)等字。这类字由于不是约定俗成的,非不得已可以不用,但是没有它也不能使一部分字的简化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73](如图)。这段话等于承认了「吁(籲)」方案是文改委的内部创作,是迫不得已的结果。

实际上「吁」与「籲」并不同音,这也导致今天的「吁」变成了多音字。

鬱 → 玉 → 郁:

文改委收到了很多反对「玉(鬱)」方案的意见[74][75]。其中以徐世松的《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同音替代〉问题》最为详细(如图),他指出「玉」与「鬱」在多地方言中发音都相去甚远[76]。有一些人建议将「鬱」简化为特征符号[77][78]。管夑初建议改为「郁」[79],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方案。

实际上「郁」与「鬱」在多地方言中发音仍然不一样。「郁(鬱)」方案并没有解决「玉(鬱)」方案的问题,只是因为原「郁」字不如「玉」那么常用,合并带来的不适感稍弱罢了。

礬 → 凡 → 矾:

文改委收到了很多反对「凡(礬)」方案的意见。其中,管夑初举例「凡是化学药品,它一定没有生命」来展现「凡(礬)」方案的混淆问题[80]。管夑初、鲍幼文等都建议将「礬」简化为「矾」[81];根据 Long 记载,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意见称「矾」在广东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82]。最终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方案。

「矾」属于「新形声字」,并在《二简》推广出以很多「凡」为新声符的简化字。个人认为这个字不差。

叢 → 从 → 丛:

文改委收到了很多反对「从(叢)」方案的意见,在《1,000件意见提要》中就已经列有反对「从(叢)」的意见[83];管夑初举例「这一页是从书中掉下来的」存在歧义[84];根据 Long 记载,容庚曾举例「从林中出来」存在歧义[85]

陈光尧称在「从」下添加一横是为了区分[86];赵太侔称他从未见过这个字[87];周有光说「丛」是最近创造的字,没有使用基础[88]。因此可以肯定,「丛」字是文改委为了与「从」字区分而添加笔画创造出来的。

蘋 → 平 → 苹:

「平(蘋)」方案存在一定争议。唐伯先称《学文化字典》《学生字典》等记载有「『蘋果』可以写成『苹果』」的解释[89]。由此可见,「苹(蘋)」方案已有一定使用基础。他建议将「蘋」和「萍」都简化为「苹」。文改委采纳了这条意见,但没有动「萍」。

業 → 叶 → 业:

「叶」是古文「協」字[90]。把「業」简化为「叶」是只是因为它们在吴语方言中同音,非常不合理(「叶(葉)」同理)。

我还没有找到文改委改用「业」的原因。在1955年陈光尧的《常用简字普》中,「业」被列为「業」的特征字,但他的手写习惯仍然是「叶(業)」[91]

因此,我猜测「业」是陈光尧较晚的发现(或发明),文改委觉得「业」不仅比「叶」这种乱替代好,而且还易于理解,于是采取了这个意见。

(当然,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躲得了「叶(業)」,躲不了「叶(葉)」)

儘 → 侭 → 尽:

《正式方案》中把「盡」和「儘」合并为「尽」。这个修改非常奇怪。1955年8月15日,「侭(儘)」甚至还出现在了北京印刷业开始试用的第二批简化字中[92](如图)。所谓「试用」,相当于文改委认为这些字没有争议,可以直接推行了。「侭(儘)」是《第一、二批试用简字》中唯一试用失败的简化字。这也就是说,「侭(儘)」方案是在最后关头才被否定的。

「字①」存在较多争议,主要是嫌它太繁了。赵曦的《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中建议改为「⿰舟千」[93]。最后文改委将其改为「舰」,《报告》中的官方解释是「军舰的『舰』字在海军中已流行。」[94]

「舰」字声旁不符合南方方言。

「尷」与「艦」的经历正好相反。修改原因不明。

兩 → 両 → 两:

「両」和「两」在民间俗字中都存在。修改原因不明。疑似因为「两」更流行。

圖 → 啚 → 图:

「啚」和「图」作为「圖」的俗字都存在。修改原因不明。

「图」来自草书楷化,在《第一批简体字表》中简化为「图(多一点)」[95]。陈光尧的《常用简字普》中未收录「啚」作为「圖」的简字[96],他更倾向「图(圖)」方案。我猜测可能因为「图」更约定俗成一点,所以文改委改用了陈光尧的方案。

塲 → 㘯 → 场:

《草案》没有对「昜」进行草书楷化并类推,所以「昜」旁的字笔画都很多。这时如果取「場」为正字,也就不能简化。而《正式方案》中「昜」被类推简化了,这时取「場」为正字就不成问题了。

参考其他具有一定系统性的方案,《第一批简体字表》对「昜」进行草书楷化,也同样取「場」为正字,简化后类似「场」[97]

將系列字:

完整原因暂不明。

修改原因不明。

实际上这个修改非常不好,原「宁」字被迫改为「㝉」,造成了严重的混淆问题。

修改原因不明。

在《草案》中,「憂」旁的常用形声字已经全部被替换。可能文改委是觉得没有必要再单独保留一个草书楷化的「憂」字了吧。

寢 → 寑 → 寝:

修改原因不明。

「字①」和「导」在作为「導」的俗字在民间都存在,文改委也知道这一点。之所以选择「字①」可能是认为它有「刀」作为声符,比「巳」这个不明所以的替代符号更好。

根据 Long 记载,当时社会上存在很多希望改选「导」的呼声,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不选用更流行的「导」而选择「字①」[98](如图)。基于「约定俗成」原则,文改委就响应了这些呼声,在《正式方案》中改用「导」。

我不知道实际上「字①」和「导」到底哪个更流行,我个人认为「字①」确实比「导」这个记号字好, 当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历史上并没有文献记载「字①」作为「幹」的俗字。我认为这源于陈光尧较晚发明的一种系统简化的方法。他在《我们可不可以造简化字》中称之为「特征不正常的简化字」,其中就有把以「倝」为声旁的字取右半边作为简化字[99]。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乾」字就不能简化为「乞」。

陈光尧并不支持将「乾」简化为「干」,但他支持将「幹」简化为「字①」或「干」[100]。《草案》虽然选择了「字①」作为「幹」的简化字,但这并不是系统地应用陈光尧的「特征不正常简化字」,只是拿来用用罢了。

「字①」既不具备系统性,也不具备约定俗成性,还要新刻铜模,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混淆,但这样是很难过关的。有一些意见认为「幹」也应该合并为「干」[101][102],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意见。

廳 → 厛 → 厅:

「厅」是历史悠久的俗字,「听」的「斤」旁实际上来自「厅」[103]。「厛」虽然也流行,但难免多此一举。文改委收到了不少意见,如赵曦的《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中建议改为「厅」[104]

摺 → 抧 → 折:

修改原因不明。

燦 → 粲 → 灿:

根据 Long 记载,当时有意见称「粲」字还不够简。最终《正式方案》选取了「灿」[105]。根据陈光尧的说法,「灿」是「约定俗成字」[106];赵太侔称从未见过这个字,称它是新造的简化字[107];文改委的曹伯韩反驳称「一些人称他们没见过的简化字是文改委自己创造的,实际上这是因为这些字只在小范围流行,比如『灿』在山东和浙江流行。」(引文翻译自英语)[108]

我认为「灿」可能是文改委新造的简化字,也可能是一个被扶正了的罕见俗字。

修改原因不明。疑似从俗。

修改原因不明。疑似从俗。

修改原因不明。

《草案》中仅将「竹」部简化为「艸」部。文改委收到较多意见要求直接合并为「范」[109][110],「范(範)」方案不仅更「约定俗成」,而且可以少刻一个新铜模,所以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意见。陈文彬在其1956年的《对汉字简化第一表中的一些字的说明》中称这样使用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111]

合并原因不明。

纏 → 緾 → 缠:

具体原因不明。《正式方案》中加点可能是为了与「厘」区分。

肅 → 粛 → 肃:

鲍幼文称「有些字简化得还不够,『肅』作『粛』不如作『肃』,凡从『肅』声的字如『蕭』『簫』『嘯』的半边都可以作『肃』。」[112]文改委采纳了这条意见。

「肃」更好写,但失去了与「渊」的系统性。

《正式方案》改选的「临」与《第一批简体字表》一致。「临」的确更流行,但增加了独有的新部件,系统性也不如《草案》所选字。《草案》所选字应是文改委内部认为更保守、更合理的选择,而「临」是为了从俗。

艙 → 舱 → 仓:

合并原因不明,「仓(舱)」这个改动实际上没有保留下来。

修改原因不明。

「竪」与「豎」是异体字关系。鲍幼文建议改用「竖」[113],文改委采纳了这个建议。对于今人而言,「竖」字笔画更少,且表意能力更强一些。

修改原因不明,疑似从俗。

鏇 → 銑 → 旋:

原方案将「鏇」与「銑」合并。这组音、义均不相同的合并字存在很大的争议。杨真、管燮初等提出了它的混淆问题[114][115]

《正式方案》中改为与「旋」合并。

修改原因不明。实际上我看到了很多称赞《草案》所选字的意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增加「凵」。

麽 → 庅 → 么:

修改原因不明。


新增字

因为我实在是有点累了,所以接下来只解释那些原因已知的新增字。

国(國):

几乎可以肯定,《草案》中未简化「國」字是出于政治考量。1955年关于「國」字问题有诸多讨论,例如显的《「国」字可不可以简化作「囯」》[116](如图①),管燮初建议新增「囯(國)」[117]。最后文改委称不能用旧观念的眼光界定正字俗字,有关国家名号的字是可以简化的[118](如图②)。

图①
图②

注意,1955年的人们都是在讨论「國」能不能简化成「囯」,不是「国」。虽然「国」字在古代早就出现了,但它在中国的流行度远不如「囯」。1946年,日本更早地把「国」扶正为新字体。我在这里不对「文改委是否借鉴日新字体」下定论,尽管在50年代的确有很多人考察了日本简化汉字工作,并高度赞扬了日本的部分做法(尤其是日本做得比较激进的方面。如图③)[119][120][121]

图③

文改委最终选定「国」而不是「囯」,我认为是为了避免「囯」带来不好的意象。对于「国」的由来,我不下定论,仅列举三种可能:发现了古已有之的「国」,并把它扶正了;借鉴了日本新字体;有人突发奇想加了一点。

宪(憲):

「宪(憲)」应是很晚出现的简化字。这个字并不是常用字,即使是陈光尧1955年所作《常用简字普》中也没有收录这个字。但是这个字碰巧是当年的常用字,存在一些要求简化的呼声,所以文改委对它进行了简化。

誊(謄):

为什么这个奇怪的字出现在《正式方案》中?

也许历史上的确有将「朕」旁字的「月(舟)」省去的现象,但也轮不到「謄」,这更不会是文改委新增这个字的理由。

其实「誊(謄)」和上面那个「幹」是同一件事。陈光尧较晚发明了一种系统简化的方法,他在《我们可不可以造简化字》中称之为「特征不正常的简化字」,其中还有把以「朕」为声旁的字取右半边作为简化字[122]。但是很可惜,这个方法还是不完美!「勝」简化后和「券」太像了,而且已经有「胜」了。这在当时也不符合约定俗成原则。

我猜测可能是因为文改委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考虑,也可能因为陈光尧太执着了,所以文改委先拿不常用的「謄」字给陈光尧「试玩」了一下。

从《二简》的结果看,这个「试玩」是很成功的,「騰」「滕」都用同样的方法简化了。但因为汉字简化工作烂尾了,所以现行规范只剩下「誊(謄)」这个试玩版了。

卜(蔔):

陈光尧在事后说这个字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在他1955年的《常用简字普》中都没有收录「卜(蔔)」方案,反而还有「⿱艹卜(薄)」[123],而后来社会上还出现过「⿱艹卜(蔔)」[124]。其实这种同音替代都是随便换换而已。

我目前只看到管夑初在1955年提议新增「卜(蔔)」[125],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方案。

带(帶):

《草案》中未简化「帶」。根据 Long 记载,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意见建议将「帶」合并为「代」,并声称这已经流行了[126]

听说有人要求把屋顶拆了,文改委赶紧把窗户打开,选择了更约定俗成的「带」。

忏(懺):

杨真《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指出了「韱」旁字简化中的不系统性[127]。在根据 Long 记载,王同山在《我有四点意见》中称人民群众已经创造了「忏(懺)」[128],文改委采纳了这个意见。

我对「忏」的流行程度很怀疑,新增「忏(懺)」应该只是为了保持系统性。

沟(溝)、购(購)、构(構):

赵曦在《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意见》中建议类推「讲(講)」的简化方法[129]。文改委在《报告》中详细地解释了简化方法(如图),没有采用系统类推的方法,而是创造了新形声字[130]

我能找到新增建议的简化字还包括:伙(夥)、借(藉)、确(確)、制(製)、出(齣)、单(單)、顾(顧)、夸(誇)、进(進)、状(狀)、审(審)、书(書)、亚(亞)、恶(惡)。但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就懒得多写了。

《正式方案》中又新合并了很多字,我认为这是因为删了太多合并字,而「减少汉字数」这个任务还是有一定数量要求的,所以又新增了很多合并简化字。


关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选字问题,我准备以后在其它回答中整理。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与《汉字简化方案》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文难免存在偏颇之处。我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