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关电源原理详述?
开关电源是将输入电源变换成所需电压、电流等输出的电源,其原理是从输入电源中获取稳定的直流电,并利用一个高效的开关装置来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通过不断地切换输入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来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同时采用反馈控制技术,以确保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工业、通信、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请问详述园林植物修剪的原理?
园林植物修剪应遵循的七大基本原理如下: 一、、必须遵循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整形修剪,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使养分供应到所需的部位。由于花木的用途不同,其整形修剪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
二、整形修剪要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统一。调整植物各器官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趋于平衡。调整叶片养分的关系,使增高生长与增粗生长保持一定比例。
三、整形修剪要和园林绿化的分枝规律相统一。 1.主轴分枝的花木应抑强扶弱,以形成高大通直的树冠。
2.合轴分枝式如樱花、紫薇等应采用“摘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把一年生顶枝短截。剪口下要留壮芽,去掉3至4个侧芽,保证壮芽生长良好。这种修剪方法要以扩大树冠为主,增加花枝数量,促进植株内外开花。但幼树期应以培养中心枝为主,合理选择和安排侧枝,达到骨干枝明显。
3.假二叉分枝式的花木,顶端生长末期不能形成顶芽,侧芽对生。应除去一个,保留壮芽,以培养高的树干。
4.多歧分枝式如夹竹桃、瑞香等花木,由于顶芽生长不充实,整形修剪应采用“扶芽法”,重新培养中心主枝。此类花木的花芽数量与其着生角度有关,角度适中时,开花多,结果多。
四、遵循顶端优势的原则,控制树形,以促进开花。树种不同顶端优势的强弱不同,主要表现为:
1.针叶树:顶端优势强,可对主枝附近的竞争枝进行短截,控制其生长,保证中心枝的顶端优势。
2.阔叶树:顶端优势弱,树冠圆球状,一般通过短截、回缩和束枝来调整主侧枝的关系,促进花木生长,使整体树形良好。此类花木的幼树顶端优势强于老树,所以幼树应轻剪,使之快速成形;老树应重剪,使其萌发新枝,增强树势。
五、整形修剪应考虑光能的利用。剪去枝条顶端,使侧芽萌发,多形成中、短枝,增加叶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六、整形修剪要符合树体内营养分配与积累的规律。例如花卉一般在7至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这时营养中心会转移到中短枝上,以保证开花结果的数量,应对旺枝进行短截、摘心,促进养分集中到中短枝上。另外,应重点剪去重叠枝、交错枝和过密枝,使树冠内外叶片都能见光,增加光合产物。
1、行道树类:幼年期以快生长、高树干,促进旺长为目的。成形后保证骨干枝的增高生长,重剪可促进生长。
2、屋顶花园和盆栽用树:为达到美观的效果,要控制生长、促进矮化。修剪前期,以促进成形为主。后期要抑制生长,通过重剪使树干产生大伤口,起苍老的作用。主、侧枝的延长枝是形成树体的骨干,树体形成后则要控制其生长。
3、花果树类:幼树时防早衰,重视夏季修剪,以轻剪为主。成形后,扩大树冠的同时又要保证开花,还要培育各级骨干枝,维持树体平衡。应严格控制徒长枝、竞争枝和扰乱枝。成年后,应培养永久性枝组,并留足预备枝,使成年枝和预备枝交替开花,增加观赏价值。对于老衰树,应在促进根系生长的基础上剪干更新。剪梢、摘心可使枝条的伸长得到抑制,促使营养向中、短枝运输,达到开花多的目的。
4、常绿树类:各个季节的修剪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修剪的强度也应有所不同。一般原则是:轻剪剪去枝条的1/4,中剪剪去枝条的1/2,重剪剪去枝条的3/4。在旺盛生长以前要重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依据树形需要适当修剪。
七、为使园林绿化达到理想的要求,在整形修剪过程中,还应遵循美学原理,其中比例与尺度原理较为重要。园林绿化的冠宽与树体高的比例不同,产生的美观效果相差很大,当宽:高=1:1时,给人以端正的感觉;当宽:高=1:1.414时,给人一种豪华感;当二者之比为1:1.732时,给人一种轻快感;当为1:2时,有种俊俏感;二者之比为1:2.36时,给人以向上感。均衡与稳定也是美学原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对称式均衡和非对称式均衡两种。在体量上,如果上大下小,则有种不稳重的感觉。从质感上,上方细致,下方粗犷式的修剪,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三、详述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的原理及交换过程?
1、原理不同: 线路交换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数据传输期间,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有一条由中间结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在数据传输结束之前,一直保持这条线路。 存储转发技术要求交换机在接收到全部数据包后再决定如何转发,而直通转发则是在交换机收到整个帧之前就已经开始转发数据了,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换延迟。
2、过程不同: 线路交换希望通信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事先建立物理线路(或者物理连接)。整个线路交换的过程包括建立线路、占用线路并进行数据传输、释放线路(线路拆除)三个阶段。 存储转发是一种传统的转发方式,交换机启动接收进程,开始收取帧,从"Preamble"字段开始,一直到最后的CRC,当这个完整的帧收取完成,把收到的分组放入缓存,之后交换机开始启动转发进程,根据目标MAC地址来决定转发策略。
3、数据交换速度不同: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实现的办法是将10Mbps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100Mbps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线路交换方式的固定分配带宽,资源利用率低,灵活性差;一般用于电话交换,但也可用于数据交换,用于数据交换时一般速率低于9.6kb/s。 来源:-线路交换 来源:-存储转发
四、数据飞轮的原理?
爱数AnyShare Family 7正是借助了飞轮效应的设计思想,率先推出内容数据飞轮架构,围绕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赋能,将数据演变成知识图谱,然后组装成知识再去应用,并且不断循环,让知识赋能不断走向完善。具体来看,在爱数AnyShare Family 7的内容数据飞轮架构中,首先构建起聚集数据的内容平台,通过团队协作和文档管理把桌面数据进行集成,内容管理将业务数据进行集成,之后文档库进行知识分类管理,实现内容的聚合。
从数据到知识,为何离不开这架飞轮?
第二步,利用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AnyDATA构建知识网络,AnyDATA可提取AnyShare元数据进行迁移学习,或仅基于少量数据进行标注和迁移学习,,即可获得更高精度的知识图谱。
第三步,通过AnyShare和第三方知识管理系统形成知识中心,各种组织可以利用知识门户实现知识有序的组织与呈现,并通过知识分类与标签、知识地图等,让用户更快、更便捷地区获取更质量的知识。
最后,基于知识网络和知识中心,提供丰富的知识应用,包括智能搜索、自动标签、自动摘要、非法内容管控、隐私数据识别、知识卡片等,并通过知识图谱技术聚合形成知识卡片,推送给应用系统或者桌面客户端,让用户在工作中实时获取知识。
通过内容数据飞轮架构,这四个步骤形成闭环,不断的循环迭代,内容平台可以产生更多的内容数据;有更多数据则可以帮助知识网络构建更高精度的知识图谱;有了更高精度的知识图谱则可以为组织人员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知识,更多高质量的知识则可以赋能每一个人,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产生更多内容数据;如此循环反复,在数据飞轮架构的驱动下,知识密集型组织对于知识的赋能会越来越快速和智能。
构筑全面生态,让知识赋能有保障
除了内容数据飞轮架构之外,爱数的AnyShare Family 7提供了从整合、治理到洞察的一个完整建设路径,涵盖了非机构化数据现状的评估与规划、非结构化数据中台构建、数字资产的梳理与管理、内容管理与自动化、智能知识运营等。
“AnyShare Family 7实际上帮助知识密集型组织建立起从文档管理系统到知识管理体系,再到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贺鸿富表示。
事实上,爱数AnyShare要实现的是一条长的建设路径,除了自身的平台产品之外,在整个路径之中涉及到的合作伙伴也至关重要,这条路径的建设离不开众多生态伙伴。因此,爱数的核心思路是平台+生态的战略,希望携手生态合作伙伴来完善路径建设。
从数据到知识,为何离不开这架飞轮?
例如,爱数已经与微软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将在SharePoint、Microsoft 365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众所周知,微软SharePoint作为企业内容、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在各个行业用户拥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基础,对于企业内容管理、办公协作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爱数将通过SharePoint+AnyShare+AnyDATA合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重点打造实时、自动和全量的知识创新中心,包括知识门户、知识库、知识社区和在线培训等。
面向未来,随着爱数对于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投入,以及AnyShare、AnyDATA等产品的持续完善,爱数有望帮助更多知识密集型组织让数据飞轮转起来,让知识赋能成为企业运营中的新常态。
五、白酒的酿造方法?(详述)?
酿造方法如下:
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
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六、白酒的酿造方法?(详述)?
浓香型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其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酒体醇和谐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浓香型白酒区别于其它酿造工艺的主要特点:泥池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
泥池,是用粘土制作的窖池,跟缸、桶功能一样,是一种发酵设备,作为酒醅发酵的容器。浓香型白酒的各种呈香呈味的香味成分多与窖泥有关。
续糟配料,就是在原出窖酒醅中加入新料(高粱)及一定数量的辅料(稻壳),拌合均匀后,上甑蒸馏。每轮次发酵结束都如此操作。一个窖池每轮次丢弃面糟,其余糟醅添加新料循环使用。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人们称其为“万年糟”。
混蒸混烧,是指在将发酵好的酒醅与原粮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人工操作上甑,一边蒸酒,一边蒸粮,调整气压,做到先缓火蒸馏取酒,然后加大火力进一步糊化原粮的操作方法。
工艺流程如下图:
1、稻壳:稻壳清蒸40-60分钟,要求蒸熟、蒸透,闻其蒸气没有杂味、生糠味。严禁使用生、热、湿、霉变稻壳。
2、高粱:白酒酿造多使用糯高粱,颗粒饱满、粒状均匀、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具有该品种自然色泽。投产前需进行粉碎,要求未通过20目筛的颗粒占77-82%。
3、配料:粮醅比一般为1:4-5,稻糠用量为原粮的18%-25%。混合均匀后上甑。
4、上甑:轻撒匀铺、探气上甑、操作轻快、撒料轻,保证糟醅疏松、穿气均匀,边高中低,克服蒸汽纵向扩散和甑边效应带来的副作用。
5、蒸馏:缓火蒸馏,掐头去尾,中温流酒,量质摘酒。一般截去0.5-1.0kg酒头,流酒温度25-35度,视酒花大小、消失快慢适时摘酒去尾。
6、蒸煮:摘酒后,加大蒸汽蒸粮糊化,蒸粮时间从流酒结束后到出甑40-50分钟。糊化好的粮内无生心、外部粘连、蒸透而不起疙瘩。
7、加浆:打量水为原粮重量的60%-100%,水温85度以上。
8、加曲:加曲量为原粮重量的18%-25%,与酒醅混合均匀后入池发酵。
9、入窖发酵:入窖温度冬季采用18-22度,夏季采用平地温或低于地温1-2度。
10、抽黄水:发酵结束前一周开始抽尽窖内黄水,降低底层酒醅水分含量,有利于蒸馏取酒。
11、出窖:传统发酵期一般40-50天,现普遍延长,一般为60天,也有70-90天。
七、ppt的合并命令详述?
在PowerPoint中,合并命令是指将多个演示文稿合并成一个单独的演示文稿。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打开需要合并的演示文稿。确保这些演示文稿已经打开并处于编辑状态。
2. 点击“开始”选项卡。
3. 在“幻灯片”分组中,找到“新建幻灯片”按钮旁边的下拉箭头,然后选择“重用幻灯片”。
4. 在“重用幻灯片”对话框中,可以看到“来自文件的幻灯片”和“当前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两个选项卡。如果我们需要从其他演示文稿中合并幻灯片,选择“来自文件的幻灯片”选项卡;如果我们需要合并当前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当前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项卡。
5. 如果我们从其他演示文稿中合并幻灯片,需要在“来自文件的幻灯片”选项卡下,点击“浏览”按钮,找到并选择需要合并的演示文稿。然后,在“幻灯片”列表中,选中需要合并的幻灯片,点击“插入”按钮。如果需要合并所有幻灯片,点击“全部插入”按钮。
6. 如果我们从当前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合并,需要在“当前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项卡下,选择需要合并的幻灯片。然后,点击“插入”按钮。如果需要合并所有幻灯片,点击“全部插入”按钮。
7. 合并后的幻灯片将添加到当前演示文稿中。如果需要,可以对这些幻灯片重新排序或进行其他编辑。
8. 编辑完成后,记得保存当前演示文稿。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将多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合并成一个。
八、数据存储原理?
数据存储是数据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或加工过程中需要查找的信息。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数据存储要命名,这种命名要反映信息特征的组成含义。数据流反映了系统中流动的数据,表现出动态数据的特征;数据存储反映系统中静止的数据,表现出静态数据的特征。
九、数据透视原理?
“数据透视”功能能够将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等操作依次完成,并生成汇总表格,是Excel 2002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具体体现。数据透视是一种可以快速汇总大量数据的交互式方法。使用 数据透视表 可以深入分析数值数据,并且可以回答一些预计不到的数据问题。
十、数据水印原理?
数据水印技术是将一个微小的水印信息混合到一张图片的像素数据中,使其在一定程序下可以提取出来和恢复出原来的水印信息。
一般来说,数据水印的原理是将一段比较小的隐藏信息或者水印融入到某一份文档的某些位置中,当文档被任何人复制或者转载时,这段隐藏信息或者水印也会被被复制和转载,在检测时就可以使用检测算法来恢复验证水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