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询信息是怎么组织数据的?
选择查询是最常见的查询类型,它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并且在可以更新记录(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数据表中显示结果。也可以使用选择查询来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作总计、计数、平均值以及其他类型的总和计算。
参数查询
参数查询是这样一种查询,它在执行时显示自己的对话框以提示用户输入信息,例如条件,检索要插入到字段中的记录或值。可以设计此类查询来提示更多的内容;例如,可以设计它来提示输入两个日期,然后 Access 检索在这两个日期之间的所有记录。 将参数查询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基础也很方便。例如,可以以参数查询为基础来创建月盈利报表。打印报表时,Access 显示对话框来询问报表所需涵盖的月份。在输入月份后,Access 便打印相应的报表。
交叉表查询
使用交叉表查询可以计算并重新组织数据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分析数据。交叉表查询计算数据的总计、平均值、计数或其他类型的总和,这种数据可分为两组信息:一类在数据表左侧排列,另一类在数据表的顶端。
操作查询
操作查询是这样一种查询,使用这种查询只需进行一次操作就可对许多记录进行更改和移动。有四种操作查询,如下所示:
删除查询 这种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例如,可以使用删除查询来删除不再生产或没有订单的产品。使用删除查询,通常会删除整个记录,而不只是记录中所选择的字段。
更新查询 这种查询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全局的更改。例如,可以将所有奶制品的价格提高 10 个百分点,或将某一工作类别的人员的工资提高 5 个百分点。使用更新查询,可以更改已有表中的数据。
追加查询 追加查询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末尾。例如,假设用户获得了一些新的客户以及包含这些客户信息的数据库。若要避免在自己的数据库中键入所有这些信息,最好将其追加到“客户”表中。
生成表查询 这种查询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表中的的全部或部分数据新建表。生成表查询有助于创建表以导出到其他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或包含所有旧记录的历史表。
SQL 查询
SQL 查询是用户使用 SQL 语句创建的查询。可以用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来查询、更新和管理 Access 这样的关系数据库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时,Access 将在后台构造等效的 SQL 语句。实际上,在查询“设计”视图的属性表中,大多数查询属性在 SQL 视图中都有等效的可用子句和选项。如果需要,可以在 SQL 视图中查看和编辑 SQL 语句。但是,在对 SQL 视图中的查询做更改之后,查询可能无法以以前在“设计”视图中所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
有一些 SQL 查询,称为“SQL 特定查询”,无法在设计网格中进行创建。对于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联合查询,必须直接在 SQL 视图中创建 SQL 语句。对于子查询,可以在查询设计网格的“字段”行或“条件”行输入 SQL 语句。
二、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还有就是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关系?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良好的组织了信息,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检索.同时,信息检索准确度和全面性的提高,还依赖与系统或数据库设置的检索策略.
知识组织是信息组织的延伸,是将经过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即知识进行组织的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实现用户解决问题.但也不一定,因为知识使用者和知识创建者之间还有一个背景知识匹配问题.
更详细的,你可以搜一些核心期刊的论文来看看.
三、比较政府网站信息组织模式?比如说从不同组织方法、数据库组织模式、国内外网站角度。
政府站群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一批站点(主要站和部门站),主要是一个主站负责多个站点,站点之间的数据互相传递;在保证各子网站是独立的系统,使用独立的数据库,独立的顶级域名,独立的存储等,这些应用程序如下:
A:主要的政府部门和局属单位的数据可以互相传递;实现了数据的分享和信息的迅速传递。
B: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可以对全部网站进行统一的配置;可对软体进行统一的运用与管理,节约费用;同时,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实际需要,在不干扰数据分享的前提下,实现具体的目的。
C:主机可以对所有分支站点的后台进行管理,对 IT进行整合,管理员仅负责发布信息,从而大大减少了系统的管理工作。
D:满足独立的站组模型:各子站均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在各个子站上分别设置一个组,这样就可以进行信息的交互和主站的管理。各分站点拥有独立的域名、独立的数据库、独立的权限系统、成员系统等。每个学院及主要的机构的网址都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站。
E:支持自主建站组模型:可以在背景中迅速建立子站点;可以在建立的过程中,选择特定的资料来源和模板,非常迅速地建立站点;可以在一刹那,建立几十个站点。每个子站点都有独立的域名,管理员,模板,数据。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在一个资料库中;这个程序通常是在一个分支网站上使用的。
政府站群管理系统的组队部署方式
1、服务器硬件配置:
按照网站的数目,可以提供2个服务器,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提供3个。一个用于数据的备份,两个用于平衡的网站。
2、独立站点的组队模式配置:
因为各独立的网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和资料库,因此,对于主要的部门来说,推荐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站组。
3、自助建站组态配置:
因为各部门都是站内流量较少的,所以推荐使用自助式建设,可以非常迅速地建设。
四、mysql数据组织形式?
mysql数据库按数据的组织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三种模型:
1、层次模型:
①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叫根结点)。
②除根结点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红点。
2、网状模型 :
①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结点。
②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
网状模型中的数据用记录的集合来表示,数据间的联系用链接(可看作指针)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可被组织成任意图的集合。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用表的集合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有多个列,每列有唯一的列名。
五、信息组织的依据?
信息组织中进行描述和揭示的基本依据就是信息本身(the item obtained),因此,我们描述和揭示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必须客观而准确,要根据信息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特征加以科学地反映和序化,形成相应的信息组织的成果。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信息组织中把握好这四个关系:
(1)宏观信息组织与微观信息组织的关系 (2)信息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3)信息组织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4)不同信息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目的性原则 信息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注意信息机构的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满足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 现代化原则 信息组织现代化原则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两个方面。 信息组织的思想观念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信息组织的标准化上,即信息组织工作的一致性、信息组织方法的规范性、信息组织系统的兼容性和信息组织成果的通用性。
六、信息组织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信息组织中进行描述和揭示的基本依据就是信息本身(the item obtained),因此,我们描述和揭示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必须客观而准确,要根据信息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特征加以科学地反映和序化,形成相应的信息组织的成果。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信息组织中把握好这四个关系:
(1)宏观信息组织与微观信息组织的关系 (2)信息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3)信息组织工作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4)不同信息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目的性原则 信息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工作,注意信息机构的目标市场的需求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满足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 现代化原则 信息组织现代化原则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两个方面。 信息组织的思想观念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信息组织的标准化上,即信息组织工作的一致性、信息组织方法的规范性、信息组织系统的兼容性和信息组织成果的通用性。
七、信息组织有哪些?
信息组织即信息的有序化与优质化,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实现有效流通,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组织具有:类聚性,系统性,动态性,多重性,综合性。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选择:从采集到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流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无用的信息,是信息组织过程的第一步。
2、信息分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上对选择过的信息内、外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的信息活动。
3、信息描述与揭示:也称为信息资源描述,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4、信息存贮:将经过加工整理序化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贮在特定的载体中的一种信息活动。
5、信息服务:信息分析的目标、宗旨。
八、信息组织的定义?
信息的有序化与优质化,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实现有效流通,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信息组织具有:类聚性,系统性,动态性,多重性,综合性。
九、信息组织排序方法?
1) 信息组织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 信息组织主题法,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
3)信息组织集成法,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分类主题集成化的例子
十、什么是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结构?
1. 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
特点:一行为一个个案,一列为一个变量
应用场合:分析的数据是一些原始的调查问卷数据,或一些基本的统计指标
2. 频数数据的组织方式
特点:一行为变量的一个分组(或多个变量交叉分组下的一个分组),一列为一个变量,代表某个问题及相应的频数
应用场合:分析的数据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分组汇总后的汇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