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数据 > 理性人的十大特征?

理性人的十大特征?

一、理性人的十大特征?

丝毫不要考虑:性格、脾气,这样的词语,没有用处,以这样的词语了解自己和他人,均不在关键处。

关键处在于,你经常挥金如土,却视而不见的一个存在:感受。

而对感受丝毫不吝啬的人,经常,爱哭、爱笑、爱聊、爱烦恼、爱好东西、爱玩、爱享受......爱忧愁、也爱困惑......

感受,是一个人的根本。你相信什么,是一种形式的感受;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是另外两种重要感受形式。

1、相信什么

2、喜欢什么

3、想要什么

通过123,了解自己和他人,真的很简单。可是,由于太简单了,所以对这3种感受形式,我们日常往往视而不见,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竟然和一个人的灵魂气质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性。

一、灵魂气质

你相信什么?不就是信念吗?你喜欢什么,不就是情感吗?你想要什么?不就是欲望吗?而三者,一旦组成混合凝练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气质。

你看看周围人,你想一想周围所有人,你会感受到,每个的人灵魂不一样,才造成了不同人,不同的气质。

观察,那些极其理性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相信、喜欢和想要,封存在一个神奇的小药瓶里。把自己变成了纯粹的思维方式。

没错,灵魂封存,就是不去感受。把自己的大脑变成计算机。决策、判断、行动,为目的而负责,一点也不会自我感动。这就是极其理性的人。

而感性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相信、喜欢、想要,随时绽放。和朋友谈心、和家人分享,言行之间、气息之间,都在表达,或者委婉地表达的自己的相信、喜欢和想要。

所以,极其理性的人,往往都是很厉害的人。在商场上、在社会中,这些人时而像幽灵,付诸行动;时而又像传说,被人推崇。

极其理性,这四个字,前面用“极其”来形容,是表达,那些厉害的人。在他/她眼里,似乎能看透一切,但是她/他在想什么,周围的人很少知道。

然而,仅仅具备理性一小会,过一会灵魂又绽放出来的,这就是大部分的人。

例如,工作时,很理性。对待同事和客户,也都看似很理性。可是,回到家里,瘫软沙发、享受美食,这样的人,对待孩子和妻子,往往换成了感性。那么,就不是我所描述的“极其理性”。

因为,做到极其理性的人,其灵魂都被自己封存在一个小药瓶了。一般情形下,他不会释放出来的。他认为没必要。他只需要目标、责任,手段、和计算,就够了。他不太需要感受。他只愿意思维。

二、非常厉害

当然,极其理性的人,不是不感受,偶而也会感受,在夜深时,独处时,打开自己的小药瓶,释放感受:相信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但是,大部分时候,他们喜欢把小药品封存起来。他们的日常,只需要目标、责任、手段和计算。

可见,做一个极其理性的人,和我们大多数的人,真的不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极其理性,那他/她,的确会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二、啥是理性人?

理性的人,他是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看待问题,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影响比较小,不意气用事,而是就事论事。不会关心体贴、不懂浪漫,给人冰冷、木疙瘩一样的感觉。这种人往往喜欢遵守一定的规则,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框架里,认为凡事都是有逻辑的。比如找伴侣,他事先会在心底设定一个大概标准,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就觉得对方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三、理性人假设的完备性?

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西方经济学者指出,所谓“经济人”假设,也称为“合乎理性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

四、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性?

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五、人的理性信念反映的是?

理想信念对中职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的理想信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

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每个人心中的一面旗帜、一盏明灯,它能使我们在前行的黑夜里看到希望的曙光,并激励我们的斗志,使我们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理想信念是总开关,理想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选准理想、坚定信念,是人生的关键。

六、人血的物理性质?

人体血液的理化性质:

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我们目前研究的主要有含血量、血液颜色、酸碱度和血液的比密与渗透量。

1.血量:指存在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全部血液的总量,相当于血浆量与血细胞量的总和。正常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小儿血量与体重之比略高于成人,男性比女性血量稍多,但女性妊娠期间血量可增加23%~25%。

2.颜色: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严重CO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餐后,尤其是高脂膳食后,血浆呈乳白色。溶血患者血浆呈红色。

3.酸碱度:随人体饮食中摄入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H3P04、H­2S04等影响,血液pH波动在很小范围内。正常人血液pH为7.35~7.45,动脉血pH7.40,静脉血pH为7.35。

4.比密和渗透量

(1)血液比密:正常男性约为1.055~1.063,女性约为1.051~1.060,相对粘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025~1.030;血细胞比密约为1.090。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

(2)血浆渗透量:正常人约为290~310mOsm/kg·H2O。

七、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提出?

“经济人”(economic man)又称“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八、如何理解"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是新古典经学对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人性特征的概括.含义有二:一是个人对自已的利益及如何有效改善自身利益最了解;二是个人总有一种心理和行为选择倾向:用自已尽量小的投入,为自已获取尽量大的收益.这样理解就可以了.

九、人是要感性还是理性?

理性指什么?在我的字典里,仅是对待事物冷静与理智,不急于表露,不喜形于色,也不欣喜若狂。对感性的认识也是容易动心、动情,为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急促的反应,特别容易感情用事,也较来得快、陷入深。介于我的认识,我真正多属于感性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的个性显露出特别的色彩。没有谁会说,属于哪一类的个性才是好的,但如果走一端,那就不是理想的个性了。理性与感性想结合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冷漠,也不会热情高涨;他们心中喜悦却不曾狂欢哈笑;他们对事物感受度高,能作成相应对策,却不会盲从。我属于感性较强的人,但我不喜欢。因为那是种理想化很浓的个性。我会因为一件事情、一个人、一种举动而触动,甚至会于其中莫名其妙地把情感完全投入而难以自拔。我会急于表达,总想把话语一嘟噜地倒出,然后又会后悔、反思,极度自责,彷徨。但我很不喜欢过于理性的人,因为他们的冷静,对人的态度,让我很难接收。什么事情好像都要考虑再三,心里的话从不说出,让人急也无动于衷,真是“你急他不急”!  我常在思索,人到底怎么才能做个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人呢?我想,我们应该要为他人着想,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要充满热情,要勤于思考,用心去做好任何一件看似微小的事情。粗中有细,细中有序。如此,想做那么一个完美的人不容易,但又是可以努力去做到的,我们不妨一试。

十、亚当斯密理性人的定义?

亚当斯密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