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数据 > 商人的起源和由来?

商人的起源和由来?

一、商人的起源和由来?

商人的起源:

在现代社会.“商人”一词的起源与一个很久远的朝代——商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族人的祖先契,由于跟随大禹治水,功不可没,被封到商这个地方。也就是古代的商族。

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诸侯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

在中国商业史上,王亥从事商业贸易并因此被杀害的记载是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商业和贸易行为的最早记载,王亥又是当时商部落的首领。所以,王亥可谓是中国商业第一人,即中国商业的鼻祖。

由来:说到商人就不得不提商族部落,传说这个商族部落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住在黄河下游一带。在舜统治的时期,商族部落有一个叫契的首领帮助大禹治水功劳很大,舜将商邑封给了契,从此就有了商部落的名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之间需要物资交换。契的六氏孙王亥是个很聪明的家伙,他发现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有的部落之间互换物资很困难。

他就发明了牛拉车,带着奴隶和装满物资的牛拉车来回的穿梭在各个部落之间做买卖。其他部落的人只要看见王亥就知道有好东西来了,便大喊道:“商人来了,商人来了。”

也正是王亥的举措,商部落逐渐强大,为后来建立商王朝奠定了经济基础。

等到了汤的时期,商部落手工业发展的那是相当不错。夏的国主桀残暴无道,这给已经崛起的商部落提供了推翻夏的机会,于是汤带领富足的商部落灭了夏,建立起商朝。

二、日本的由来和起源?

约西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到了西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於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三、袋鼠的起源和由来?

据传说,“Kangaroo”是袋鼠的英文名,源自于澳洲原住民Guugu Yimidhirr “gangurru”,意思是指“不知道”。而这一切其实只是一场误会,约瑟夫·班克斯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时,他抵达努力河(即现时库克镇港口)岸边。在靠岸修理船舰的七个礼拜其间,

他意外地发现到一种古灵精怪的动物,便去询问当地澳洲土著,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将“不知道”当做“袋鼠”的英文名称,就一直使用。但事实上,经语言学家John B.Haviland研究,当地称呼袋鼠即为“ganguro”,其意义并非“不知道”。袋鼠皮具有独特的纤维结构,是制革的优良原料,袋鼠皮的张幅约5~6平方英尺,皮型呈三角形...

四、舞蹈的起源和由来?

劳动说、图腾、巫术说、模仿说被认为是最早产生舞蹈的依据,那么关于舞蹈的由来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舞蹈的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

有人认为,舞蹈是由人类生产劳动产生的,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艺术产生的物质基础,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且在劳动过程中,动作也具有一定的韵律感,这就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再加上呼喊声或打击声,就产生了最原始的舞蹈。

舞蹈的历史

在夏末商初,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一个沉湎酒乐的帝王,依此推断,在夏朝中后期,歌舞已经相成相辅,到了夏后期,夏桀亦被歌舞所腐蚀,后来被商汤所取代。商超基本上沿袭了夏朝的制度,以诸侯王的方式统治天下。在商朝的前期,有一王不理政事,沉湎娱乐,被商的相,伊尹放逐,后来改过被迎回来。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五、农历的起源和由来?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它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先秦时期,各地还有自己的历法。秦与汉初时期使用秦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汉武帝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

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中华民国成立,采用西历,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并欲废除中国传统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

但保留中国传统历——夏历的使用,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现行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属于官方历书《中国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

六、莱芜的起源和由来?

莱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莱芜是泰山郡的一部分。唐朝时期,莱芜建立了县制,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在明清时期,莱芜仍然是山东省的一个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莱芜改设为市,成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莱芜市的名字则来源于莱山和芜湖两个地名合并而来。莱山是莱州的别称,莱州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带。芜湖则是指安徽省的一个城市,两者合称莱芜,意为“莱州之地,芜湖之水”。

七、泥巴的起源和由来?

泥巴的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黄泥巴的形成首先是母质的来源和种类决定了土壤骨架,在自然形成阶段,其前身黄褐土,是在暖润气候条件,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下的产物;开垦以后在人为因素、地形和气候等外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黄泥巴。

八、太庙的起源和由来?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紫禁城的左前方,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是根据古代“敬天法祖”的礼制思想建造的。太庙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根据中国古代“左祖右社”的传统礼制,太庙与皇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皇宫外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太庙是国家的象征,一旦发生改朝换代的事情,太庙往往被新的统治者摧毁。例如1644年清军入关进入北京以后,就将明代帝王的神位移走,而将清太祖、清太宗的神主供奉在太庙之内,象征着清朝取代了明朝。1988年,太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太庙共有三重围墙,正南方由南到北依次设正门、五彩琉璃门、大戟门三重大门。

  太庙前殿是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又名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前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为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太庙前殿之内装饰精美,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为金丝楠木,柱高为13.32米,最大底径达1.23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太庙前殿、明长陵祾恩殿和紫禁城太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三座大殿。

  前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是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清末这里供奉着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等十一代帝后的牌位。后殿称祧庙,殿内设置如寝殿,供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按照礼制格局的配置,后殿的东西两座配殿是存放祭祀仪器的地方。

  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

九、仓鼠的起源和由来?

仓鼠亚科(学名:Cricetin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仓鼠科中的一个亚科。共7属18种,其中中国有有3属8种,通称仓鼠。除分布于中亚地区的小仓鼠外,臼两颊均有颊囊,可将食物暂存口内,搬运到洞内贮藏,故又称腮鼠、搬仓。眼小,耳朵被毛,耳壳显露毛外。体长范围从50毫米到340毫米,腿短,脚宽,尾巴粗短。温带陆生动物,在开阔的地区最为常见。

下属物种罗马尼亚仓鼠(学名:Mesocricetus newtoni)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弱势(VU)下属物种黄金仓鼠(学名:Mesocricetus auratus)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U)。它们分布于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北部。

十、小偷的起源和由来?

小偷的祖师爷,至少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传说中的人物,春秋时期的柳下跖,第二种是东汉时期东方朔,第三种是小说《水浒传》人物时迁。

先来看第一个,柳下跖。说柳下跖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想到“柳下惠”,没错,传说柳下跖就是柳下惠的弟弟。柳下跖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人,因此展是他的氏,姬姓,名跖。他原名展雄,也叫柳展雄,但是不管什么名字都没有另一个名字来的更让人熟悉,那就是盗跖。

盗跖有一个贤臣兄长柳下惠,原名展获,柳下是他的出生地和封地,惠是谥号,后人也称他“柳下惠”。柳下惠在历史上评价很高,孔子都说他是一个被遗落的圣人。至于圣人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偷弟弟,这没必要纠结,因为盗跖本身就是传说人物,究竟是否存在也没人说得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