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商的数据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管理范畴很大,一般包括产品数据、采购数据、供应链数据、财务数据、销售数据等等。
产品数据包括产品的基础信息、文档(图纸、图档、工艺等等)、代码、工程变更、物料、物料清单等等;采购数据包括供应商、采购比例、采购金额等;供应链数据包括生产制造的基本数据、订单、库存以及各制造环节的数据信息等;财务数据就是财务核算的成本、利润、分成等;销售数据主要是销售的基本信息、库存量、交付周期等等。
二、供应商管理五大体系?
供应商管理通常包括以下五大体系:
1.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体系:这一体系用于确定适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供应商。它涵盖了供应商筛选、供应商背景调查、供应商能力评估等环节,确保选择到具备稳定质量、可靠交货和合理价格的供应商。
2. 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用于对已选择的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对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合规性进行评估,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持续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3. 供应商合同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用于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关系。它包括合同起草、谈判、签署和执行等环节,确保双方在商业交易中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和责任规定。
4. 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用于管理供应链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它包括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以及制定供应链风险应对计划,确保供应链运作的稳定和安全。
5. 供应商协同与发展体系:这一体系用于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促进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它包括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开展合作项目或项目组织,并支持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以实现供应链的共同成功。
三、供应商管理四大要点?
一、供应商选择过程的控制
对于采购工作来说,合理选择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企业能否降低采购成本,是保证物料以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数量进货的前提,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供应商的选择主要是由采购部门执行,同时,财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参与谈判等工作,并对供应商选择结果进行评价。采购部门在采购业务开展之前,要向供应商索取采购商品的报价、规格、折扣、信用条件等信息,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过程中,应对供应商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要对质量、价格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考虑运输条件、信用条件等。
二、供应商选择的组织制度控制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供应商的选择评估,这一专门的机构即为供应商评估小组。企业要对评估小组进行一定的资金和人员支持,对供应商的各种资格和财务、信誉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供应商评估小组成员一般包括:采购、质量、设计或工艺、财务等部门。供应商评估小组的主要工作包括:
(1)评价供应商的主要经营状况,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历史经营业绩、经营信誉、管理者的品质等。
(2)评价供应商的生产制造能力,生产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能力和保养、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等。
(3)评价供应商的研发能力,主要是技术研究水平和现有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较高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能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4)评价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即供应商的管理流程是否合理健全、供应商管理系统的信息含量、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定价系统的科学性。
(5)供应商的信誉评估,考察供应商的诚信,主要是考察供应商的品质和信誉管理制度以及员工的道德素质教育状况。
供应商评估小组还要根据上述考察内容,完成选择供应商、确定供应商和建立供应商档案的工作。
三、确定采购价格
与供应商协商采购商品价格是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中心问题,企业确定采购价格的决策工作,主要体现在选择采购价格的获得方式。一般来说,采购价格的确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招标采购,即企业将准备采购的所有信息和条件公布于众,并限定截止日期,供应商如果认为有必要参加竞标,就及时与采购企业取得联系,最后通过竞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
(2)协议定价,即企业采购人员与主要的供应商进行讨价还价,协商确定价格;对于采购数量非常巨大,单一供应商很难满足需求的采购业务,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定价。
(3)询价直接采购。如果企业和主要的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业务联系,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预算直接向供应商报价,随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价格。
(4)通过市场采购确定价格。如果企业对供应商的报价不够满意,还可以委派采购人员到商品市场进行现场采购,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确定价格。
四、做好供应商考评
供应商考评可以确保供货的质量,同时通过考评对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优秀的供应商并与之进行合作,淘汰较差的供应商。供应商的考评指标概括起来有四类: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服务指标。质量指标是衡量供应商最基本的指标,主要指来料合格率。供应指标是与供应商管理水平相关的指标,主要指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经济指标是与采购价格、成本相联系的,如价格水平。服务指标主要反映供应商的合作态度、售后服务等。
四、管理供应商的5大要素?
1、降低成本。成本是企业“永远的痛”,据美国调查显示,在美国制造业中采购成本占到了产品单位成本的40%-60%左右,采购成本比例将随着核心能力的集中和业务外包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因而供应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Willis和Huston1990年的研究表明,30%的质量问题出在供应商方面,良好的供应商管理能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
3、降低库存。减少库存压力使制造商将前端库存转嫁给供应商,这样不利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供应商管理可以进行协调库存管理。
4、缩短交货期。80%的产品交货期是由供应商引起的,缩短产品交货期应从源头做起
五、供应商组合管理包含三大维度?
(一)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涉及到在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和知识的共享。通过信息整合,供应链成员分享市场需求、库存状态、能力计划、生产日程、促销计划、需求预测和交货日程等信息,同时还可调整预测和补给计划。
(二)协调与资源共享
协调涉及到决策权、工作任务及对处于最佳地位的供应链成员的资源的调整与配置。例如,一个历史上曾建立自给计划的公司也可能选择放弃它的决策权,而让供应商代理其进行补给,因为供应商对其产品知识、整个市场的了解以及预测技术方面可能更高一筹,因此他们在完成补给方面可能处于更佳地位。这就是卖方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和不间断补给(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s,CRP)的概念。
(三)组织互联
在供应链整合战略中,仅有信息整合和协调这两个维度还不够,因为在一个整合的供应链中,组织的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适应才能有效协调,因此还需有第三个维度的支撑,即建立组织互联。组织互联与协调需要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一是跨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贯穿供应链的绩效测评。
六、供应商管理8大原则?
答:8大原则:
1、系统全面性原则: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2、简明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3、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做,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4、灵活可操作性原则: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5、门当户对原则: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和采购商相当。
6、半数比例原则:购买数量不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成本分摊,则采购商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不仅如此,采购商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
7、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3家,主次供应商之分。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8、供应链战略和学习更新原则: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评估的指针、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七、世界三大管理软件供应商?
SAP 、甲骨文、 IBM
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世界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全球第二大云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
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一家大型数据库软件公司,由埃里森和Robert Miner于1977年在美国加州联合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州。
IBM是一家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业务解决方案于一体的外资公司,由托马斯·沃森于1911年创立,总部位于纽约州阿蒙克市。
八、sqe供应商管理八大手法?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是:
发展供应商;
确定供应商;
对供应商流程的评价;
改善供应商;
对供应商进行差异管理;
设置准入门槛,确立试运行阶段;
摆正寻找供应商的心态;
基于长期关系,整合供应链共同发展。
供应商管理维护客户、中间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偏好信息,以确保成功合作。
九、供应商管理的八大要素?
以下是我的回答,供应商管理的八大要素包括:供应商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供应商管理的基础。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品质、价格、交货期、服务等关键因素。供应商评价: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供应商能满足公司的要求。评估标准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供应商发展: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协助供应商提升能力,实现共同发展。供应商关系管理: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确保双方合作顺畅。供应商绩效管理: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惩。供应商分类管理: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和供应风险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供应商合同管理:确保与供应商的合同明确、合法、合规,保障双方的权益。供应商风险管理:预测和识别潜在的供应商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供应链风险。以上是关于供应商管理的八大要素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供应商管理简称?
供应商管理(Supplier Management)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两种模式前面一节介绍的准时化采购采用的模式就是合作性的关系模式,供应链管理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对于实施准时化采购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