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概念提出者?
隐性概念提出人是迈克尔·波兰尼(1891-1976)是一位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其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建树虽未及波普尔,但他与波普尔一样,对集体主义(极权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也引起西方思想界的重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二、数据大模型概念?
数据大模型是指在大数据环境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处理海量的数据,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数据大模型通常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并且具有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它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仪式抵抗概念提出者?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托尼·杰斐逊和斯图亚特·霍尔1975年提出“仪式抵抗”的概念,用以解释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
他们认为,应该首先将“青年亚文化”置于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因此,伯明翰学派对于各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分析,必然涉及阶级、世代、性别、种族甚至性倾向等诸多维度。
他们眼中的青年亚文化必然是带有阶级色彩、代际冲突、性别差异或种族特色的青年亚文化,而绝不是公众话语仅从年龄或消费等表面特征区分化出来的大一统的青年文化。
四、乡村概念的提出者?
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以从事农业为主。
乡村, 这个概念以美国学者R·D·罗德菲尔德为代表的部分外国学者指出,“乡村是人口稀少、比较隔绝、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人们生活基本相似,而与社会其他部分,特别是城市有所不同的地方”。
五、数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
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玛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人发明的.
材料1. 据历史记载,玛雅人有一个被称为“人类头脑最光辉的产物”的数学体系,玛雅人(或他们的欧梅克祖先)独立发展了零的概念,它的发明与使用比亚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还要早一些,比欧洲人大约早了800年. 并且使用二十进制的数字系统;数字以点(・)代表1,横棒(-)代表5.碑文显示他们有时会用到到亿.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终于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创造,但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不是用圆圈,而是用点来表示.至于何时由点转为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在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0”这个数字的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的最早的记载.
后来,这套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介绍到欧洲.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六、儿童成长概念的提出者?
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著名概念
七、EQ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答:情商(情绪情感智慧),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
八、心理危机概念的提出者?
心理危机概念的提出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 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并对心理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学家Glass认为“危机”是心理上受到外部刺激或打击而引起的伤害。因此,Glass将心理危机定义为“问题的困难性、重要性和立即进行处理所能利用资源的不均衡性。Punukohu则认为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当前所遇的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可以试着这样来界定心理危机,即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或群体受到某些应激事件的影响或挑战时,而该个体或群体先前的应对方式不足以应对这些影响或挑战,其心理所处的高度紧张、迷惑的失衡状态。
九、智能化概念提出者?
石锡铭先生在2007年就首先提出:“互联网是智能化的神经系统,是否是智能化的一个条件,就是能不能‘+互联网’。” 别看今天一些大腕台面上动辄大谈“互联网+”、“+互联网”,其实‘+互联网’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人是石锡铭先生。
中国第一个智能化学会——深圳市智能化学会,是石锡铭于2012年筹办、组织成立的。
石锡铭先生,甘肃省陇西县的这么一个人,还有个爱好是诗词、文化。他编辑出版《全陇诗》、《历代陇西诗歌选评》等十多部著作,让他真正做到了“横跨文理”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等写完这些文字,仔细一想,智能这个玩意,啥神经元、啥视角、物联等等,学医的人是最有发言权。所以石锡铭先生提出“智能化概念”,也就合情合理,无须大惊小怪。
十、自身免疫概念的提出者?
保罗 • 埃尔利希
这个被称为“恐怖的自体毒性”,又被称为“自体毒性威胁”的假说(机体出于对自我毁灭的恐惧,会运用多种特定的方式清理掉免疫系统针对自身产生的、会伤害自身细胞的抗体,从而防止免疫系统伤害生物体本身)是由德国医生、科学家保罗 • 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在20世纪提出来的,埃尔利希后来因在免疫学的贡献被授予了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