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计算三大平台?
云计算中最具有市场声量的三家厂商:Amazon、Microsoft和Google。的确,长久以来这三家厂商牢牢占据着云计算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他们的这种优势还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比如研究公司Forrester就预测到,2018年,AWS、Google和Microsoft三家将贡献整体云平台营收的76%,到2020年还将进一步上升到80%。
同样,Gartner也提到,2021年,前十位的云计算供应商将贡献出70%的公有云服务营收。
二、什么是大数据处理的主要方式?
1. 大数据处理之一:采集
大数据的采集是指利用多个数据库来接收发自客户端(Web、App或者传感器形式等)的 数据,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来进行简单的查询和处理工作。比如,电商会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和Oracle等来存储每一笔事务数据,除 此之外,Redis和MongoDB这样的NoSQL数据库也常用于数据的采集。
在大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其主要特点和挑战是并发数高,因为同时有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用户 来进行访问和操作,比如火车票售票网站和淘宝,它们并发的访问量在峰值时达到上百万,所以需要在采集端部署大量数据库才能支撑。并且如何在这些数据库之间 进行负载均衡和分片的确是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2. 大数据处理之二:导入/预处理
虽然采集端本身会有很多数据库,但是如果要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还是应该将这 些来自前端的数据导入到一个集中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集群,并且可以在导入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清洗和预处理工作。也有一些用户会在导入时使 用来自Twitter的Storm来对数据进行流式计算,来满足部分业务的实时计算需求。
导入与预处理过程的特点和挑战主要是导入的数据量大,每秒钟的导入量经常会达到百兆,甚至千兆级别。
3. 大数据处理之三:统计/分析
统计与分析主要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分布式计算集群来对存储于其内的海量数据进行普通 的分析和分类汇总等,以满足大多数常见的分析需求,在这方面,一些实时性需求会用到EMC的GreenPlum、Oracle的Exadata,以及基于 MySQL的列式存储Infobright等,而一些批处理,或者基于半结构化数据的需求可以使用Hadoop。
统计与分析这部分的主要特点和挑战是分析涉及的数据量大,其对系统资源,特别是I/O会有极大的占用。
4. 大数据处理之四:挖掘
与前面统计和分析过程不同的是,数据挖掘一般没有什么预先设定好的主题,主要是在现有数 据上面进行基于各种算法的计算,从而起到预测(Predict)的效果,从而实现一些高级别数据分析的需求。比较典型算法有用于聚类的Kmeans、用于 统计学习的SVM和用于分类的NaiveBayes,主要使用的工具有Hadoop的Mahout等。该过程的特点和挑战主要是用于挖掘的算法很复杂,并 且计算涉及的数据量和计算量都很大,常用数据挖掘算法都以单线程为主。
三、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特点?
计算机数据处理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特点是能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
计算机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
计算机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四、依照操作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分类共有哪几种数据处理方式?
按数据处理方式可分类:
(1)电子数字计算机: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
(2)电子模拟计算机:内部信息形式为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基本运算部件为运算放大器;
(3)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既有数字量又能表示模拟量,设计比较困难。
五、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处理方式?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以提取有用信息和支持决策制定的过程。在数据处理中,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处理方式:
1. 数据清洗:指对数据进行清理和预处理,以消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空值和异常值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和处理的格式,例如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日期转换为时间戳等。
3. 数据筛选:根据特定的条件或规则从数据集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例如选择特定时间段的数据、选择特定地区的数据等。
4. 数据聚合:将数据按照某个维度进行聚合,例如按照日期、地区或产品等维度进行聚合,以获得总体统计信息。
5.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操作,以提取有用信息和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6. 数据可视化:将数据以图表、图形或其他可视化方式呈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这些处理方式是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具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数据的类型、数据的用途和分析的目标等因素。
六、σ的计算方式?
1.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2. 当选择制程站别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3.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4.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5.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也可通过R(靶)/d2获得,这里的d2可以通过你的样本量的大小查表获得,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6. 依据公式:Ca=(X-U)/(T/2)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7. 依据公式:Cp =T/6σ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8. 依据公式:Cpk=Cp(1-|Ca|)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七、吊车大臂出杆计算方式?
计算方法:汽车吊理论吨位乘以3,再除以要吊的重量能得出距离,除以距离能得出重量,但是吊车的实际能力达不到计算出来的结果,还要把主臂的重量和吊钩的重量算上。
常见汽车吊的吨位即吊臂长:
(1)8吨的吊车:21米;
(2)16吨的吊车:31.5米;
(3)20吨的吊车:34米;
(4)25吨的吊车:38.5米到40.5米;
(5)36吨的吊车:38.5米;
(6)50吨的吊车:42米;
(7)65吨的吊车:61米。
八、各大直播平台主播的收入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大多平台和主播之间的分成比例是5:5;少部分是4:6(主播是4);传统的电脑直播大多是3:7(主播3),目前大平台中,主播分成最高的是花椒,能达到7成(拿到手是6.5).说的有些笼统,不如你问具体平台。
九、票房的计算方式?
第一步,统计总票房
所谓总票房,就是一部影片当前所获得的所有电影票收入。
所有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影片,售票收入均要计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专资办”)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任何一家电影院均要安装此系统),该管理委员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设立并共同主管,官网为“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该网的数据是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等各方分账的唯一依据。
目前,民间也有很多电影票房统计平台,仅可参考,并不能作为国产影片的票房分账依据。
第二步,上缴国库:总票房·8.3%
这部分由两个费用组成:
1、电影事业专项资金:所有影片的总票房,首先要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由各电影院每月支付给“专资办”上缴国库。
2、特别营业税:所有影片的总票房,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就是向国税、地税缴纳赋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缴纳。总票房扣除8.3%之后,我们称之为“可分账票房”。
第三步,支付中数发行代理费:“可分账票房”·1%-3%
若净票房减去6亿元≥0元,则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征缴可分账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此费用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
那么,到底收1%还是3%呢?
由于票房越小的影片越需要国家、国企扶持,因此,“中影数字”可分账票房 -6≥ 1亿元的电影征缴3%,对可分账票房 -6≥2亿元的电影征缴2%,对可分账票房 -6≥3亿元的电影征缴1%。
可分账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剩余的部分(为了方便计算,我们简称“V”),由院线、影院、制片方、发行方等按比例分配。
第四步,影院及院线分账:V·57%
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可分账票房减去中数代理费),电影院可得V·50%,院线可得V·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可得V·43%。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金逸”,那么它将独享其中的57%;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其中的43%。
第五步,发行方分账:V·5%-15%
注意,这里的比例指的是V·(5%-15%),之前的分账比例几乎无弹性,而这里的比例弹性非常大。
为什么弹性这么大呢?
一则,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博弈关系。影片质量特别好,票房潜力巨大,会诱使发行方让步,如果影片质量一般,票房风险系数比较高,发行方则比较保守,最大限度地多拿股份,保障自家的利益。
还有,就是双方的谈判条件,比如要求发行方垫付宣发费、保底发行等措施,发行方还有可能把占比调到更高。
第六步,制片方分账:V·28%-38%
这里的制片方,简称“片方”,包括出品方、出资人,业界称之为“主投方”、“跟投方”。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
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
以上为一般情况下国产影片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根据发行院线的不同会有适当的调整。
十、kd的计算方式?
KD=击败数/(场数-吃鸡次数),因为吃鸡时场数是不算在内的,所以吃鸡次数越多KD的叠加就越多。KD越高说明玩家实力越强,一般2.0KD说明是正常水平,4.0KD就是中等水平玩家,6.0KD以上的就是高手玩家了。吃鸡率越高KD越高,吃鸡场数对于KD的提升是最明显的。
KD=淘汰数/场数,假如玩家玩了104局,一共杀了212人,KD即212/104=2.04。游戏中多杀人,落地之后分析哪里有人,怎么才能杀死对手,不管是单杀还是配合包抄,意识一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