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改变生活方式?
这个关键是“宅”啊。只要别太“宅”了,就行了。
我也很内向,这不是好性格啊。尽量走出去看看吧,人才交流会啊,博览会啊,展览啊,公共讲座啊,大型的广场活动等等。
要逐步的改变自己,善于人交流才行啊。
平时上班,也要与各位同事搞好关系啊,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的,这些个中年人的为人处事有很多是我们要学习的,他们的社会经验很丰富的。最好学个一技之长啊。
上网的话,去婚介网站看看也不错啊,别被忽悠的就行,呵呵,这也是当前解决单身问题的方式之一啊,至少可以与人多交流交流啊。
二、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
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习惯和心态。
如果自己的心态不变,这种生活方式是很难有大的改善的,比方说,晚睡的习惯,你要知道晚睡的危害,那么你就要改变早睡的这个不难做到的习惯。心态决定行动。所以,从生活理念上的变化,才是真正改变生活方式的开始。
三、休闲是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休闲改变人类的生活
休闲是一种品位,更是一个产业,是新千
年全球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
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
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
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休闲还
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产业的从业
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
吴山北麓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开街几年已
成为“旅游者必到、杭州人常到”之地,460
米长的街区据说日均人流量达到4万人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世界著
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都曾慕名而来。
四、英国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为什么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呢?为什么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帝国的建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者十月革命,抑或是联合国的诞生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张图片。
这是美国奥兰多迪士尼的过山车,从图片你可以看出,它的轨道线路非常复杂,上上下下的。如果我给你关于这个过山车轨道的各种信息——第一个下坡的坡度,拐弯的半径,接下来上升的角度,让你计算过山车滑到最底下时候的速度是多少,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困难,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每一段上下的角度和长度都会对最后的速度产生影响,有些时候角度还是变化的。因此,当你把每一小段的速度慢慢计算一遍后,得到最终的速度时,会发现因为中间的过程太复杂,根本就无法准确算出来。
历史,也是如此,有时候向上发展,有时候出现衰退,上上下下,最后一起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水平,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太复杂,我们有时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也看不懂一个历史事件真正的影响。
其实,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并不复杂。还记得中学物理能量守恒的人应该明白,决定过山车最终速度的,主要只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可以了,那就是过山车轨道的绝对高度。根据动量变能量的公式,最后的速度是两倍自由落体加速度和高度乘积的平方根。当然,如果想要计算得更准确一些,考虑一下轮子和钢轨摩擦系数以及钢轨的总长度即可,至于中间钢轨复杂的形状,其实无关紧要。
类似地,对历史也是如此。我始终认为,要看清一个历史事件真正长久的影响,而不是短期的影响,主要也是一个要素,那就是:人民生活的变化是否因为这个事件而大不相同。我们不妨采用这个标准看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英国著名学者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研究,欧洲在古罗马时代(公元元年)的人均GDP就达到了600美元左右,但是到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人均GDP基本上还是这么多,只涨到80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末年进入公元前后的交替时期,人均GDP大约为450美元,和古罗马在同一水平。
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太平盛世,比如两宋时期,明朝中叶以及我们今天常说的康乾盛世,在那些时期,中国的人均GDP最高能达到600美元左右(康乾盛世其实远不如电视剧里描绘得那样美好)。
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又退回为450美元左右,就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人均GDP也不过800多美元,这还是按照购买力计算的,如果按当时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折算,则只有200多美元而已。当时小平同志讲,如果我们再不努力,就会被开除球籍,就是在那个背景下所说的。
人类文明进步,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很多所谓伟大的事件,其实对历史很难产生长久正面的影响。
但是,工业革命则不同。在欧洲进入工业革命后,人均GDP持续增长,今天英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万美元,比工业革命前增长了近50倍,而在此之前的1800年,只涨了1/3。
工业革命对中国意义更大,从1979年中国全面开始工业化以来,在短短40年里,人均GDP涨了十多倍(1979年人均GDP按购买力计算),而在此之前的2000年里,人均GDP不过是翻一番而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么说一点也没有夸张。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在工业革命之前,无论是欧洲、东亚还是印度,人均寿命都在30~40岁之间徘徊,因此古人也才会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叹。而在1800年之后,世界各国一旦进入工业革命,人均寿命都差不多会翻一番。因此,我们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一点不为过。相比工业革命,任何王侯将相所谓的丰功伟绩都显得微不足道。
通过工业革命这个事件,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那就是:省略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将关注度放在一头一尾,看看那个事件发生与否,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即可。很多人过分拘泥细节,长期看不清大方向,大家应该引以为戒。
既然工业革命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它是怎么开始的呢?
过去大家从历史课本上学过这些知识,这次,我们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先告诉你结论:工业革命的诞生是能量富余的结果。你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不是能量或者动力不够用了才引发了工业革命吗?
要解决你这个困惑,首先我们来看看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动力革命,因为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之前,人类使用能量的水平得到了飞跃。其中的核心是蒸汽动力取代畜力和水力,机械代替人工。然后我们再看为什么是多余的能量造就了工业革命。
我们都知道历史书上说,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羊毛变得很贵,出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很多农田被改成牧场,都用来养羊纺毛线了,以致很多农民破产。过去我们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如果我们用能量这个标尺考量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说法里面的逻辑漏洞。
当时很多农民破产不假,但那不是说大家都去饿着肚子种草养羊,无论你种地还是养羊,吃起粮食来大家都是一口不少的,而且人口还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的,大家不可能不吃不喝光养羊。所以,农民破产的真正原因不是被羊挤走了,而是耕地不再需要那么多农民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英国,作为人工的能量,出现了富余。我在前面的课里讲过,任何文明都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为首要目的,但是当这个目的达到后,就会产生分工,大家就会想到从事更挣钱的工商业。中国的两宋和明末都是如此,农民离开耕地是迟早的事。
为什么偏偏是在17世纪,土地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呢?因为当时英国开始了以改进工具和耕种方法为核心的农业革命。农具和耕种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当时已经开始使用播种机,懂得了垄耕种植和轮耕(农作物和肥料作物苜蓿轮流播种),其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超过了同时期的中国和印度。
所以,这就产生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他们就投入到了手工业的发展中。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使得粮食产量也随之提高,结果就是英国南部的人口翻了将近一番,对手工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广阔的需求和市场。
英国当时除了出产羊毛,在农业技术提升的前提下,还大量地种植了麻和棉这些纺织材料。
把羊毛、麻和棉大量加工成各种布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了,而英国当时的人口数量并不足以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纺织业。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之前富余的能量,在被卷入新的产业后,又不够用了。因为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进入到下一个循环中,开启新的能量阶梯的起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英国不直接出口棉麻羊毛,让其它国家自己生产,因为那样获得的利润太低,因此英国国王明令禁止这种短视行为。因此,围绕纺织业各种工具的改进就层出不穷。
英国人最初从荷兰工匠那里获得了纺织技术,但是很快英国的工匠做出了很多发明,最初是飞梭和珍妮纺织机这样高效率的纺织机械,但是很快工厂主们就发现动力不够用了,于是水能、畜力,各种能想到的动力来源都用上了。
到此你可以看出,英国产业的发展到这时,动力成为了瓶颈,一次从人力到机械力的质的飞跃势在必行。当时,英国发展起来的产业还不止纺织业,采矿、冶金、制盐、造纸、玻璃和啤酒等很多手工产业也跟着发展起来。那时的英国有点像今天的温州,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成了小工厂主。
当然,所有产业都缺乏劳力和动力,怎么把英国当地的煤炭,也就是能量,转化成更高效的动力,成为当时最大的需求。瓦特和他之前的纽卡门等人发明蒸汽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的。
好,这就是我说的,工业革命起于能量的剩余,而当剩余能量卷入新产业后,又启动了新一轮对能量的更大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实现一次从人工到机械的质的飞跃,于是新的动力呼之欲出。最后,你可以再次感受到,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人类使用能量的水平的飞跃。
要点总结:
1. 我们通过讲解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再次凸显能量作为理解科技进步主线的作用。
2. 我们也说明了任何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它的前因后果的。
3. 最重要的是,我们介绍了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就是过滤掉那些繁杂的,影响力随时间变化而递减的因素,直奔目标而去,只要看看一件事开始之前的状态,再看看它完成之后的结果即可。
我们说工业革命,或者广泛意义上的科技进步,比多少个明君都有用,就是这个原因。明君的作用用不了多久就看不到了,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他们对文明进程的改变很有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欧洲和中国出多少的明君,近两千年的发展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真正改变世界的,是工业革命。
五、主流生产生活方式?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发展本地经济。 发展本地经济。平原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湄南河平原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气候高温多雨 水网密布 土壤深厚 肥沃; 高温多雨, 密布, 深厚、 气候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 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生产水平普遍较低, 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生产水平普遍较低, 是主要的农作物生产主要靠人工完成; 人工完成 生产主要靠人工完成;
生活: 生活: 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竹、木为主, 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竹、木为主, 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平原美国中部大平原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温带大陆性、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 玉米、大豆和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 是主要的农作物; 玉米、大豆和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机械 化生产 生活: 生活: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居住得比较: 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与山为邻垂直的牧场—— 垂直的牧场 天山山脉,哈萨克牧民,利用天山的草场 天山山脉,哈萨克牧民, 资源,放牧为生。 资源,放牧为生。
如哈尼人,随山势变化, 修建梯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修建梯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热闹的山谷 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卢卡索,利用美景优势, 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卢卡索,利用美景优势, 发展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第三课 伴水而居水乡孕育 耕海牧 渔 的城镇 地理位置 太湖流域优越的灌溉 自然条件 条件和肥沃 四面临海的土壤 农业—工商 农业 工商 发展历史 业—城镇
六、揭秘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大数据时代下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我们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家电等,使得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个性化推荐的购物体验
在电商领域,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使得购物体验更加高效和便捷。不仅如此,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智能交通改善出行方式
在交通领域,大数据应用于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交通状态监测和智能信号控制,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的路线规划,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了出行的方式和体验。
医疗健康的智能化
大数据技术也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海量的医疗数据,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升了医疗水平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
可以看出,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智能化体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舒适。
感谢您看完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您更深入了解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七、如何利用大数据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购物习惯到健康监测,大数据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提到大数据,你可能会想到复杂的统计分析、繁琐的算法,甚至是一些科技公司的神秘石碑,但实际上,大数据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量化我们的生活,带来质的变化。
大数据的定义与应用
说到大数据,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义。大数据是指规模庞大、复杂性高的数据集合,传统的数据处理软件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从数据的来源来看,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社交媒体数据:如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生成的用户互动数据。
- 传感器数据:例如智能家居设备收集的温度、湿度数据。
- 交易数据:电子商务、银行等行业的交易记录。
这些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而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我们能够洞察到潜在的消费趋势、用户需求等,进而指导我们的商业决策和日常生活。
大数据对生活的改变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大数据已经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想象一下,当你打开购物网站时,发现推荐的商品恰好是你一直想要的,那背后就是大数据的功劳。电商平台利用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历史等数据进行精准推送,极大地提升了购物体验。
再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医生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历史健康数据、基因组信息等,更加精确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使得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及时做出调整。你是否也曾好奇,如何通过数据监控来优化运动和饮食呢?
人们对大数据的疑虑
当然,大数据的发展并非没有争议。随着个人数据被越来越多地收集和使用,隐私问题逐渐引发广泛关注。人们不禁会问:我的数据究竟被谁看到了?怎样保护我的隐私?对于这些问题,很多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推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立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个人数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仔细阅读隐私政策,了解自己的数据如何被使用。
- 尽量减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多个人信息。
- 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并开启双重认证。
前景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的持续进步,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未来,我们或许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改善环境问题,甚至可以更好地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总之,大数据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思考。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保持警惕、学会恰当使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
那么,你对于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好奇之处呢?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见解,或是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采用高效、清洁、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在生产方面,绿色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洁生产:采用清洁技术和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绿色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商和生产商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绿色产品:生产环保、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生活方面,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约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绿色消费:选择环保、健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分类: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出行: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总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其发展和普及。
九、3D打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D打印技术不可能完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不过是在现有的传统生产加工方式上添加了一种新的成型加工方式而已。现在有些人把3D打印吹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要么是无知,要么是炒作,3D打印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十、农业革命改变了人们哪些生活方式?
农业革命让聪明人学会了讲故事由此产生了故事大王,故事大王通过鬼故事让大多数人相信部落、有符号的贝壳、神、三个故事。
随着时间推移、部落的壮大、交易的频繁、神仙也需要帮手,这个故事又更新,部落成了国家,国家建立了秩序;贝壳成了货币,货币支撑了商业,神仙变成了宗教,宗教产生了信仰。
一个国家财富的累积依靠人民和土地,人地矛盾依靠战争获取土地来解决;
依靠宗教故事对内管理凝聚人心,宗教借着国家支持和扩张;
因为货币使得交换更加频繁,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化。
驯化动植物导致定居,定居带来人口暴增,人地矛盾产生战争,战争让分工同样更加精细,分工细化产生交易,交易产生货币,货币支撑商业,部落壮大催生出国家这个概念。
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大,交易越来越平凡,如何管理?三个故事中通过宗教管理潜力最大,因为发挥想象力空间无限,天马行空最后落脚点就是一堵墙,墙上挂着神仙的像,不要问,问就是不尊重,任由故事大王翱翔。
宗教中基督教曾是古罗马帝国定国安邦的神器,结果基督教的故事越来越夸张与故事大王展开了博弈和缠斗一度占据了上风,一时间罗马帝国劳动者分不清天上到底几个太阳,地上到底谁是最大的神仙,罗马帝国衰亡。。
一批怀揣梦想只相信自己,甚至极端到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研究古希腊文明的新时代青年发现了玄机,对着贴在墙上的神仙不断质疑,结果过去帮着故事大王画神仙的艺术家又拿起笔画不穿衣服人体,通过艺术家推动去宗教化的文艺复兴,新的故事大王推出理性、进步、自由为主题的新故事,这些故事后来被称之为“人文主义”。
社会文化领域去宗教化的故事叫启蒙运动,哥白尼宣布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牛顿用三个定律解释了世间的一切,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似乎比贴在墙上的上帝更能解释一切从而引发了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产生出新的故事取代了农业革命的故事,科学革命新的发现成果应用到手工业领域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
宗教内部开始自我革命,宗教去世俗化的故事后来被称之为宗教改革。
宗教去世俗化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这些领域摆脱了宗教束缚。
科技革命推动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从宗教故事变成了一个世俗故事,讲的故事都具有现代性。
科技革命影响宗教改革从而解放人的思想,工业革命提升生产力。
交换的频繁催生出货币,货币支撑商业,商业将生产力转化成财富,生产力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交换中就会产生生产差,生产差就是成本差,成本差就是利润,利润投入技术创新通过科技继续释放生产力形成增长循环。
新技术新故事让大家都相信这种增长循环带来的好处,今天投10块明天变20,新时代故事大王又想出新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叫金融,金融可以使故事和财富之间相互兑换通融,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了。
人们意识到赶走了神仙工业革命释放了生产力却没有变得更自由,还是不爽。
这时诞生了浪漫主义故事延伸出民族主义。
也有人从政治制度上找原因,认为资本主义激化了阶级矛盾,必须用更新更好的故事替代,这个方案叫社会主义。
同样有人认为是人种有问题,应该淘汰人种,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后来又同民族主义结合诞生了一个叫种族主义。
资本主义通过消费主义让浪漫主义信徒压的头都抬不起来,另外两个主义各自壮大了,
这两个主义站在了资本主义的对立面,种族主义被德国人发扬,社会主义被苏联发扬,最后三个故事大王决定通过斗殴解决谁的故事真问题引发了群架。
坏故事加上新的技术产生毁灭力量,导致最终7000万听众没有机会参加新的故事会。
历史上用真主的名义,进步和拯救为理由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
社会主义故事被一群俄国人发展壮大,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故事联盟,与资本主义故事认为财富私有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不同,社会主义故事认为财富属于大家,虽然故事说不清楚这个大家到底是谁,但他们的优势十分明显,能够迅速调集国家力量去做一些重要事情,所以发展十分迅猛。
接下来一段时间二位故事大王成天都抱着煤气坛子在对方家门口动口不动手的相互威胁。
最终,苏联身体没有跟上灵魂的步伐,故事讲不下去了,但是社会主义没有落幕。
东方古国优化了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兼顾国家力量和市场活力的新故事,错过了前两趟的东方古国这次终于坐上了头等舱,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长奇迹,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伟大的复兴!你我正身处这样得故事里。
技术进步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里的人讲出各种故事来维持这一切的秩序,这些故事又反过来影响历史进程。
经过几千年的技术进步故事更迭,我们终于见到了要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