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反诈骗?
01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贩卖等现象突出已成为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电信网络诈骗方式都以获取被害人隐私信息为先决条件和必经步骤,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把好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道关口,从源头杜绝隐私外泄对于避免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应对方法
①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② 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02
绝不出租出售“两卡”
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直接参与诈骗行为就不算犯罪。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仍出售银行卡、手机卡,为他人提供便利,就涉嫌构成违法犯罪,情节严重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应对方法
广大群众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否则,5年内将会被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影响贷款办理等业务。
若发现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03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
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反映出部分群众银行账户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因此,提高银行账户安全性,给自己的账户上好“锁”,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环。
应对方法
① 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
② 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③ 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的动态密码。
二、反诈骗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做好借款欺诈案件管理工作,促进我平台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障平台出借双方利益不受损害,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对反欺诈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发现发生恶性案件或突发案件时,应及时向上级详细报告案情。同时,应及时与公检、法部门联系,互通情况,密切配合,严厉打击犯罪分子。
第三条 对冒用他人名义、欺诈、内外勾结和内部作案等借款诈骗行为的有关案件要上报事业部风险控制部门。案件严重者,要及时向公司合规部等职能部门报告。同时尽快查清案情,追收欠款,如必要应配合公、检、法机关进行法律诉讼及刑事责任追究。对已发生案件应建立健全的档案材料,并专档保管。
第四条 风险控制部必须成立专职部门负责处理每天电催、外访、电话客服其他途径来源的案件或其他可疑信息,进行具体的调查、取证分析,拟定催收计划,实施追索。事后及时反馈案件来源部门和授权管理部,对案件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到关键的风险点,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案件整理归档后,定期向授信管理部负责人报告案件情况。
第二章 管理基本原则
第五条 基本原则是在保证严谨的案件审核分工前提下,尽量使案件的调查、取证、处理、案件传递与管理、风险总结与反馈及整改措施等工作高效率、整个案件管理工作的流程扁平化。 第三章 职能部门及辅助设备
第六条 我司欺诈案件管理应有专设职能部门负责,目前由风险控制部成立专门的部门行使此职能,人员设置原则上按案件的内外部分类来配置,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案件,辅助设备包括:专门的电话及专用电子信箱。电话应由来电显示、接听均录音等功能,电子邮箱应为处理借款欺诈案件专用并对全员公布。欺诈案件的传递及结果反馈以电子邮件为主(必须加回执)、电话为辅。 第四章 借款欺诈案件的种类及特征
第七条 外部案件 (一)骗贷案件 1、定义:不法分子利用窃取或伪造的借款资料,骗取银行或金融机构借款资金的案件。
2、案件主要特征:
(1)以他人的身份证资料借款。(冒用)
(2)以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资料借款。(公司借款) (3)以虚假、伪造的资料及证明文件借款。
(4)非法借款中介公司代办。
3、案件的一般表现形式 (1)个人申请资料中,有伪造的身份证明、单位证明的情况。
(2)个人申请资料中,有伪造的身份证明、涂改、拼贴的情况。
(3)资信调查中发现实际情况和申请资料明显不符,特别是所留办宅电的地址与申请的地址资料不符。 (4)公司申请资料中,有伪造营业执照、公章、资产负债表等资料的情况。 (5)打单位电话,接电人称不认识或根本就无此人。 (6)打单位电话从来找不到申请人,单位对申请人情况不了解。
第八条 内部案件
(一)定义: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利用公司管理的漏洞作案,或勾结机构外不法分子共同作案。 (二)案件的主要特征
1、内外勾结,超出权限增加额度或修改删除授权记录;
2、通过更改电脑中客户资料进行诈骗;
3、向不法分子提供有效资料,电脑程序资料。
(三)案件的一般表现形式 1、内部审批人员超出权限增加借款申请人借款额度的违规操作;
2、修改电脑中客户工作及收入等证明文件信息制造虚假的申贷资料进行诈骗; 3、内部人员向不法分子提供公司已借款客户有效资料或电脑程序资料实施诈骗。 4、营销人员协助客户伪造虚假的借款申请资料取得借款的行为。 第五章 欺诈案件处理流程
第九条 流程图见附件。 第十条 案件上报
(一)欺诈案件预警的途径包括:电话催收、外访作业、信贷审批、电话客服中心、各事业中心。
(二)不同途径所发现案件的上报。
1、电话催收、信贷审批、外访作业、我司工作人员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通过现有系统上报到欺诈调查组,具体流程参考欺诈案件上报流程。
2、电话客服中心发现可疑案件情况,立即通过邮件形式将可疑案件发送到风险控制部邮箱。
3、紧急情况下上述途径可直接电话与风险控制部催收室职能部门联系。
第十二条 风险控制部专职部门调查取证
(一)上报案件处理的时间规定。
1、对上报的可疑案件,欺诈调查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出具相应的调查结果,并反馈调查结果,如案情复杂,可适当延长案件调查期限。
(二)报案件的调查处理 1、上报可疑情况的评估与分类 风险控制部专职部门对上报可疑情况进行评估,以区分案件和非案件。对于非案件可将评估情况反馈。案件则按相应程序处理。再根据第二部分:案件的分类及特征,将案件细分为具体外部案件与内部案件。
2、案件的调查取证。 (1)根据我部电脑资料、申请表资料、上报的案件情况立即开始调查取证据,整个工作过程要求做好详细明确书面记录,取证调用的相关资料必须复印,调查电话(接、听电话必须带录音功能)应记录详细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已备调用。
(2)外部案件的调查取证。根据外部案件的具体分类,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 (3)内部案件的调查取证。根据内部案件的发生部门性质的差异,进行相关调查。
第十三条 调查结果的上报 (一)外部案件的上报 外部案件在调查结果明确以后,将调查结果上报至风险控制部领导审核,并对确认确认欺诈账户选择合适的催收方式。
(1)提前介入催收。对于目前借款状态正常的客户提前介入催收,要求客户提前结清;
(2)逾期催收。对于已经逾期的客户继续催收,要求客户提前结清。
(3)司法诉讼。对于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2万元以上),在报请风险控制部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内部案件的上报处理 1、内部案件在调查结果明确以后,将调查结果报请风险控制部负责人同意后,上报合规审计部处理,情节极其严重的还须报人力资源部进行相关处理。
第十四条 调查材料的整理及分类归档
(一)调查材料的整理 (1)向公安部门报案的案件,在公安部门结案后,材料按如下顺序整理:借款申请表及借款附属资料、催收记录、还款记录、公安部门的立案回执、结案报告。如提出公诉的还须附上法院的判决书和执行文件。
(2)到法院起诉的案件,在法院判决、执行完毕后。材料按如下顺序整理:《借款欺诈案件内部立案表》、借款申请表及借款附属资料、催收记录、还款记录、起诉书、判决公告、调解书、判决公告、法院的判决书、执行文件。
(二)调查材料的分类归档 所有案件材料由案件调查部门统一归档。 第十五条 案件风险点分析及改进措施的反馈实施
三、反诈骗资料?
1、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踩不给钱。
2、通讯网络骗子不少,寄钱汇款确认为好
3、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4、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5、幸福平安中国梦,防范诈骗全民行。
6、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踩准没错。
7、愚耗传来勿慌张,三思确认防被欺。
8、大吉大利:莫信天上掉馅饼,财富双手来创造。
9、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10、守法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11、隔屏如隔山,安知面前是虎狼。
12、要让自己的钱不受损失,就要让自己的脑保持清醒
13、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14、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15、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16、积极提供犯罪线索,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17、电信诈骗不难防,不给不要不上当。
18、短信诈骗手段多,身份信息需保密。
19、虚拟电话设陷阱,回拨号码要问明。
20、防范诈骗,促进和谐。
21、个人信息不外传,陌生电话不轻信。
22、建设和谐大社会,谨从防诈骗做起。
23、天上不会掉馅饼,退税中奖是骗局。
24、专利转让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25、遇事不慌,见财不贪,电信网络诈骗难。
26、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27、信息电话网址中,电信诈骗留了坑。
28、要想生活安安稳稳,大脑不能鬼迷心窍。
29、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30、社会环境要净化,防范诈骗靠大家。
31、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32、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电信诈骗难。
33、同心同德争创文明常州,群策群力打击电信诈骗。
34、防范诈骗擦亮眼,不信不踩不给钱。
35、风里雨里,骗子等你
36、防范诈骗擦亮眼,拒绝**心不贪。
37、网络购物要小心,低价商品莫贪心。
38、天上馅饼含陷阱,通讯诈骗要留心。
39、网上QQ要汇款,多方核实防被骗。
40、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41、扫除诈骗犯罪,创建和谐家园。
42、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43、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44、陌生信息不要理,以防害人又害己。
45、法网恢恢,诈骗无门。
46、真假亲友乱人心,莫学唐僧须辨真。
47、积极举报电信诈骗,警民合力共构平安。
48、全民动员,警民携手,全力防范电信诈骗犯罪
49、陌生来电称办案,不听不信不转账。
50.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51.机上取款要当心,切莫轻信小广告。
52、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53.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犯罪,警民合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54、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55、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56、谨防不明信息,远离电信诈骗。
57、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58、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59、涉钱信息多提防,十条信息九条骗。
60、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61、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遏制“电信”诈骗犯罪。
62、重拳打击,掀起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新高潮。
63、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可报警。
64、擦亮双眼,预防电信诈骗。
65、快捷支付多份心,莫名中奖少相信。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66、安全之弦须紧绷,网络诈骗毒馅饼。
67、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68、思想防范牢,骗子不得逞;思想防范松,钱财一朝空。
69、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常州心连心。
70、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71、诈骗电话莫轻信,一旦遇到要报警。
72、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73、信任留给爱的人,警惕逼走坏的人。
74、一招预防诈骗,坚守汇款底线。
75、事莫慌多求证,一旦涉钱需谨慎。
76、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77、欺诈陷阱戏于指尖,天上馅饼伪如水月。
78、捂紧口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79、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80、遇事不慌,见财不贪;如有万急,还需核实。
81、网络购物便利多,支付流程要仔细。
四、反诈骗内容?
反诈骗宣传内容有:
1、树立防骗意识,不轻信天上掉馅饼。
2、对于陌生人及陌生号码的来电,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于亲属、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定要及时和有关的亲属、朋友核实此事,千万不可贸然汇款。
3、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银行办理业务、购车、购房时,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
4、加强与警方配合。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应沉着应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提供对方账号等线索,协助警方破案。在接到此类信息、电话时,也要向公安机关积极举报,提供破案线索。
5、多作调查印证。接到培训通知、银行卡升级和招工、婚介类的电话,要及时向本地相关单位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缴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
6、如收到或接到反洗钱、举报之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指定账户。
五、反诈骗方法?
①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② 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③绝不出租出售“两卡”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直接参与诈骗行为就不算犯罪。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仍出售银行卡、手机卡,为他人提供便利,就涉嫌构成违法犯罪,情节严重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广大群众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若发现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④加强账户安全管理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反映出部分群众银行账户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因此,提高银行账户安全性,给自己的账户上好“锁”,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环。
⑤提高金融安全意识,金融知识不足或风险意识薄弱是多数电信网络诈骗最终得逞的直接原因,因此,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是群众防骗避损的最好的好方法。
六、反诈骗科普
反诈骗科普:保护自己,远离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诈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欺骗人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保护自己,远离诈骗,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及其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手段
- 假冒官方:诈骗分子会冒充银行、快递公司等官方机构,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骗取个人信息或资金。
- 网络钓鱼: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官方网站或知名网站,诱骗人们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卡信息进行诈骗。
- 投资诈骗:诈骗分子会通过虚假的高收益投资项目、虚拟货币等手段骗取人们的钱财。
- 社交工程: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或购买个人信息,利用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诈骗。
防范措施
- 不轻信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特别是那些过于热情、急于求成的人。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 安装安全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入侵电脑。
- 定期检查账户安全:定期检查银行账户、证券账户等重要账户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除了上述防范措施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反诈骗宣传,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普及反诈骗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反诈骗意识。同时,对于疑似诈骗的电话、短信、邮件等,我们应该及时举报给相关部门,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总之,保护自己,远离诈骗,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只有了解并应对各种诈骗手段,我们才能有效避免被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七、反诈骗口号
反诈骗口号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也层出不穷。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反诈骗口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反诈骗口号可以简洁地传达反诈骗的理念,有效地提醒人们警惕诈骗行为,确保自己的信息和财产的安全。
1. 什么是反诈骗口号
反诈骗口号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来表达反对网络诈骗的口号。它们通常采用简单的词句,以便易于记忆和传播。反诈骗口号旨在唤起人们的警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辨别和抵制各种形式的网络欺诈。
2. 反诈骗口号的作用
反诈骗口号在预防网络诈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 启发人们的思考:反诈骗口号可以通过引人思考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 加强警示效果:通过短小精悍的反诈骗口号,能够在瞬间引起人们的注意,形成对网络诈骗的强烈警示,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受害者。
- 传达反诈骗理念:反诈骗口号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反诈骗的核心理念,如保护个人信息、谨慎提供密码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和行为习惯。
3. 国内外常用的反诈骗口号
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常用的反诈骗口号,这些口号在各地广泛传播,起到了良好的预防网络诈骗的效果。
- 警惕陌生链接,远离网络陷阱:提醒人们不要轻信陌生链接,以免陷入网络诈骗的陷阱。
- 谨防冒充官方,保护个人信息:提示人们要警惕冒充官方机构的诈骗行为,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 怀疑短信电话,别轻易泄漏:提醒人们对不明短信和电话保持怀疑,并避免轻易泄漏个人敏感信息。
- 识破虚假宣传,不上当受骗:教育人们要具备辨别虚假宣传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 防范网络诈骗,共筑安全防线:倡导人们共同行动,建立网络诈骗的防线,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
4. 制作反诈骗口号的技巧
制作一个好的反诈骗口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简洁明了:反诈骗口号的语句应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
- 突显重点:口号应突显网络诈骗的重点防范内容,让人们一目了然。
- 注意语言方式:可以采用韵律、对仗和修辞等方式,增强口号的记忆性和感染力。
- 结合实际情况:反诈骗口号应结合当前网络诈骗的具体案例和特点,更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
5. 你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
网络诈骗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的泄露,亟需每个人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的防线。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反诈骗口号,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提醒他们在网络世界中保持警惕。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网络诈骗的发生,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利益。
反诈骗口号,让我们警惕诈骗行为,守护网络安全!
八、反诈骗形势
反诈骗形势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因此,反诈骗形势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危害。网络诈骗犯罪通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虚假信息、网络钓鱼、虚假投资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钱财。这些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技术进行诈骗,使得受害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此外,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不仅限于个人财产,还可能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一方面,个人应该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同时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反诈骗体系来应对网络诈骗犯罪。这包括建立反诈骗中心、加强警务合作、推广安全软件和支付工具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总之,反诈骗形势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从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社会。
九、反诈骗宣传文案?
不贪便宜要记牢;诈骗手段天天变,不贪不占处处安;心中不要有贪念,陌生来电要防范;来电中奖藏猫腻,骗你钱财不要理
严防诈骗,共创美好明天。
天上掉馅饼,也不会砸中你;美女夜不能寐,少的也不是你;预防诈骗,清醒面对。
社会治安齐参与,防范诈骗我有责。
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十、反诈骗宣传内容?
01冒充黑社会诈骗犯罪份子以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的手段向受害人谎称其受黑社会的雇请要加害于受害人及其家人,给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惧,让受害人“出钱消灾”,诱使受害人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02自动柜员机等贴假提示诈骗犯罪分子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破坏,并在银行自动柜员机贴上假冒的“银行提示”,诱使取款人打其假提示上的假银行服务电话 咨询求帮,由假银行工作人员套取得取款人银行卡号及密码后,骗走取款人的银行存款。
03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场的消费记录,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 方式通知受害人,并提出要帮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级,步步诱骗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密码 后,骗转走受害人存款。
04退税诈骗犯罪份子非法获悉购车人电话号码后,置充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购车人谎称要退 车购税,诱骗购车人到自动柜员机上按其指令操作骗走购车人的存款。
05中奖诈骗犯罪份子假冒公司或公证处工作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等方式向受害人谎称其中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奖金”,骗取受害人钱款。
06培训诈骗犯罪份子假冒消防、税务、工商、海关等国家机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以传真形式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发“培训通知”,要求其派员参加培训,并叫公司、企业将“培训费”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上,以骗取钱款。
07虚构信息威胁诈骗案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以虚构投毒、公布隐私、绑架、爆炸或以举报受害人违法等为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08虚构反洗钱、涉嫌刑事案件等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查、法院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向受害人谎称有人举报 其银行存款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行为,假意为了受害人的资金安全,套取受害人存款 开户行及银行卡(存折)卡号(存折账号)、密码号后窃转走受害人存款或以叫受害人将 存款转到其提供的“安全账户”的手段,骗走受害人存款。
09冒充性工作者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性工作者、坐台女,虚构自己曾经和受害人有嫖宿行为,谎称自己或家人 遇到急事和困难,以要求资助、不然就要举报相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 账号内。
10虚假招工、婚介诈骗犯罪分子以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虚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 介绍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1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2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或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有快速致富及技术资料要转让的虚假信息,以提前支付定金、转让费、公证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3冒充党政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党政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给企业负责人或办公室人员打电话,谎称要给企业 解决困难或提供帮助,以要求企业赞助或借款解急等名义,要求企业将钱打入其指定的 银行账号内,以此骗取钱财。
14新型网络QQ等即时通讯软件诈骗的作案手段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网友视频聊天窃取对方个人资料和真人视频,然后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盗取其QQ号,冒充QQ号码的主人,诈骗QQ资料中的亲戚和朋友。
15家人遭遇意外诈骗犯罪份子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伤害或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快招“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16亲友急事诈骗犯罪份子打通受害人电话后以“猜猜我是谁”的形式,假冒受害人多年不见的亲友,谎称其到受害人所在地的附近遇到嫖娼被罚、交通事故赔钱、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钱解急等形式,并叫受害人将其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17虚假购物诈骗犯罪份子向受害人低价'推销”时尚商品或手枪、迷药、信号接收器、遥控监听器、特殊功能眼镜等违禁物品,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手续费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名义,叫上当受骗者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