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12345与信访的区别?

12345与信访的区别?

一、12345与信访的区别?

不一样,12345可以包括信访内容,也包括其他很多问题的反映,但信访就是专门的部门。 12345一般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市长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组成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电话12345。

二、信访时意见与建议区别?

意见是非正式的 没有很强的 心理诉求 而建议都是比较正式的 ,能够作为借鉴的 。

三、信访与信法的关系?

解决“信访不信法”问题,是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还存在着“相信信访,不相信法律”的现象。有的群众不愿意或者不习惯通过司法途径提出诉求、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信访渠道寻求帮助。他们视上访为申诉不满、解决自身困难的唯一途径,把问题解决的希望寄托在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干预上。于是进京上访、拦车告状等事件时有发生。

然而,“信访”和“法治”并非一对矛盾体,更不是对立的关系。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以及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平台和渠道,本身就是法治的一部分;开展信访工作也必须依法按政策。在国外,同样有很多国家把处理公民诉求作为政府或者议会的一项专门工作。比如,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家设有公民申诉专员制度,俄罗斯总统办公厅设有公民信访工作局等等。

出现“信访不信法”的问题,不在于信访本身,而在于很多信访事件没有在“法治轨道”内解决。比如说,由于立案难、执行难,很多应当通过诉讼解决的纠纷进入信访渠道;比如说,很多地方政府出于维稳思维,对信访的处理不按政策法规办,而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无疑助长了“信访不信法”的风气;甚至《信访条例》自身也存在法律位阶较低,规范范围较窄,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够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改革与法治成为信访工作的主旋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这是关于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的总方针。

目前,信访法治建设已经有很多可喜的进步:《行政诉讼法》大修之后,已于本月一日起实施,破除“民告官”的瓶颈,相信会对“信访不信法”问题有所缓解;对应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公民诉求,导入司法程序依法解决,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这将有效维护法律权威,避免“信访不行就诉讼,诉讼输了又信访”;国务院已经同意将“信访立法”列为研究项目,国家信访局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也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民依法信访、有序信访。同时,有关部门在做出决策时,更要依法行政,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挂在心头,防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出现——只有老百姓的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困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信访行为才能最终偃旗息鼓。

四、信访怎么写是信访申请还是信访材料?

信访人怎样写好信访材料

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有规范的书面材料,会更有利于信访事项的申诉、受理、办理,所以,信访人在准备信访时一定要写好信访材料。

一、信访材料类型

1、《信访申请书》,是信访人初信初访时提出信访事项的信访材料;

2、《信访复查申请书》,是信访人不服有权机关办理意见,向再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的信访材料;

3、《信访复核申请书》,是信访人不服有权机关复查意见,向再上一级有权机关请求复核的信访材料。

二、信访材料内容

1、《信访申请书》提出信访事项要符合《信访条例》第十四、十九条的规定,最后提出信访要求解决的问题;

2、《信访复查申请书》先写明不服×年×月×日,××××单位办理××××信访事项的意见(注明有权机关办理回复文号)、然后提出复查理由,最后为信访复查要求解决的问题。

3、《信访复核申请书》先写明不服×年×月×日,××××单位办理××××信访事项的复查意见(注明有权机关办理回复文号),然后提出复核理由,最后为信访复核要求解决的问题。

三、 信访材料首尾

三类信访材料的台头都要写清楚所送交的有权机关或信访机构的单位名称,如颍州区教育局、阜阳市信访局等;最后写清楚信访人姓名(或信访单位名称)、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五、信访步骤该怎么信访?

一、本工作程序所称信访、投诉包括来信来访、电话投诉,市局、区信访办批转的信访投诉。环保信访范围包括:1、检举、揭发、控告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行为;2、检举、揭发、控告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3、对环保执法情况进行监督;4、对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对环保执法人员的违纪、违法及失职行为进行监督;5、对污染防治及环保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二、信访工作的办理程序是:(一)登记立案1、办公室负责环保信访的统一登记立案工作。2、信访受理工作实行第一受理人制度。局、站、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到电话投诉或来访后应立即作好接待、询问及记录工作,不得推诿,拒绝受理。3、在询问、记录的基础上,第一受理人填写信访登记立案表,在受理的一日内及时送交局办公室统一登记立案。4、对于重大的信访案件,第一受理人应及时向局领导汇报。5、属于信访范围第4项的信访事项由局领导负责询问、记录。(二)协调分办1、办公室根据第一受理人填写的信访登记立案表进行分类,在收到信访 登记立案表一日内填写信访办理单并签批拟办意见送局领导批办。2、根据局领导批办的意见,办公室确定办理的时间要求,将信访办理单和登记立案表及时交给批办的主办单位,办理单位应签收。3、需外单位协办的由办公室根据批办意见和外单位协调办理事项。4、属于信访范围第3项的由局党组指定专人办理。(三)调查及办理1、办理单位对每一件(次)的信访办理单应明确办理人员。2、办理人员应根据国家、省规定的环保信访办理要求对所办理的信访事项进行全面的调查。调查核实中要作好现场笔录、取证、鉴定、记录等工作。3、一般信访事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污染事实;(2)污染时间和地点;(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危害程度;(4)污染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及联系方式。4、在调查办理中,一般事项进行定性或简易监测后即可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于重大的信访事项确需进行定量分析办理的,办理人员及时报市局污染管理科,请求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监测方面的协助,并由办理人员配合市站开展监督性监测。5、一般的信访事项办理单位自签收之日起10日内应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四)汇总反馈1、调查核实结束后,办理人员应在5日内写出初步调查处理情况报市局办公室,具体上报内容包括:(1)反映情况的真实性;(2)产生信访投诉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处理意见,处理依据。2、调查处理情况一事一报,并将调查办理过程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报。3、办公室根据办理人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草拟办理意见和处理决定,经局领导签批后印发有关单位和信访人,并向上级机关汇报。重大事件处理决定需经局务会议定。4、办公室负责督促办理人员落实提出的办理意见和处理决定。(五)整理归档1、信访事项办理完毕后,办理人员签名,将所有资料交办公室。2、办公室负责将信访事项按一事一档整理归档。3、整理归档内容包括:(1)登记立案表;(2)信访办理单、批办意见;(3)办理单位签收单;(4)现场笔录、取证、鉴定材料等;(5)初步处理意见;(6)市局的办理意见和处理决定。

六、12345与信访有什么区别?

基本是一样的。12345是网上信访和热线电话信访,足不出户可以的,是市长热线演变成的。

信访是大范围的,包括了12345政府热线电话,也可以通过走访,到县镇信访中心,村级诉求中心去面访。还有网上信访大厅,可以留言访。总的来说,性质和目的是一样的。

七、信访中,上级信访让下级信访重新答复的期限?

5天。

行政机关处理信访事项,依照国务院《信访条例》实行办理、复查、复核三级审查终结制度。信访事项的办理或者复查机关应当在上级行政机关受理信访人复查或者复核请求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复查或者复核机关提交作出办理或者复查意见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八、什么信访?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网络、书信、传真、电话、短信、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

目前,也有很多地方可通过微信、手机APP、视频等方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九、简述信访交办与转办制度的区别?

信访交办是由上级政府部门和上级信访部门对信访事项的一种处理办法。信访交办事项一般要求受理部门要按时对信访事项做出处理意见,按照程序做好各项上报内容和办理的规范要求,及时上报各项办理内容,尽力做好信访人的化解工作。

而信访转送办理事项,一般不需要对信访事项做过多要求,按规定做好信访事项处理保送即可。

十、申诉与信访处理结果哪个更快?

信访处理快,信访不需要走程序,把问题讲出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领导当场就表态,解决的办法,问题很快解决,要走申诉,必须按程序操作,拖的时间长,没有信访解决的快,信访解决问题把有关的部门叫到一块,领导一表态这个事就解决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