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决策理论,决策理论的观点?
研究决策过程中的原因以及各个环节因果关系的理论就叫决策理论。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时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4、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根据决策条件可以分为肯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肯定型决策。
二、决策偏好理论?
个人偏好歧视理论是由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ary S. Becker的贝克尔歧视理论发展而来的。
这种理论把歧视看作是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指的是个体偏向于不同某些特定种族或性别的成员打交道,认为歧视来源于个人,包括雇主、雇员和顾客。
三、决策理论之父?
首先提出行政决策观点的是美国学者L·古立克。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之一。
其后,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行政领导的功能》一书中,认为行政决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战略因素。这些观点对后来行政决策理论颇有影响。
但行政决策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在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是由美国行政学家H.A.西蒙实现的。1944年他先在《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决策理论的轮廓。3年后,他出版了《行政行为──在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成为决策理论方面最早的专著。此后,他继续研究决策理论和实际决策技术(包括运筹学、计算机学),为决策学成为新的管理学科奠定了基础。
四、完全决策理论?
完全决策论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五、古典决策理论与行为决策理论的观点?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特点不同、意义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是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探讨决策过程的理论。最早出现于巴纳德、马奇、H.A.西蒙和塞厄特等人关于个人、团体及组织的理论中。
二、特点不同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行为决策理论
①、出发点是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②、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
③、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
三、意义不同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使得决策在决策中更加理性。尤其当决策类型为程序性决策,或者决策具有确定性或风险性特点时,古典决策理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可以收集到,而且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清楚地计算出来。特别是在信息经济时代,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在管理决策中的广泛利用。
2、行为决策理论
①、为公司决策者服务:投资决策往往受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时间紧、信息不完备,使得决策者觉得传统理性决策理论的实用性差,常常凭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和抉择,因此他们在投资决策中更需要行为决策理论的指导,更需要了解可能发生的认知偏差和行为陷阱,更需要含有行为变量的投资决策模型。
②、为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服务: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的重要责任之一是为众多公司营造良好生存和发展环境,只有深入了解公司实际的项资决策行为,才可以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引导公司积极、健康、妥善地进行投资决策,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促使国民经济向前迈步。
③、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服务: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公司的“诊断师”,通过引入行为决策理论中有关投资决策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公司管理实践,能够帮助提高和优化公司投资决策水平,搭建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平台,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学术宗旨。
六、古典决策理论和理性决策理论的区别?
古典决策理论,是纯粹的经验论。
理性决策理论,是现实性,可行性,前瞻性,发展性的结合。
七、三支决策理论属于行为决策理论吗?
三支决策(Three-way Decision)是一种基于符合人类认知的决策模式,它认为: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对于具有充分把握接受或拒绝的事物能够立即作出快速的判断;对于哪些不能立即作出决策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推迟对事件的判断,即:延迟决策。它是不是行为理论。
八、理性决策理论的决策准则是?
理性决策理论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 Simon)。他受行为主义影响,以“行政行为”(Administrative Behvior)书荣获公元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
内容
赛蒙认为所谓行政行为即组织之中决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原因如下:
一、传统理论行政学只有注重“执行”(executing)而忽略执行之前的“决定”(deciding)。但是任何行政活动都包含决策、执行两方面,因此要全面了解和解决行政问题,必须同时注重决定、执行。甚至只谈决策或做决定就够了,因为组织或上层决定一个政策或下达一个命令,执行者仍须做出许多的决定以完成工作。
二、组织目标的达成,实际上是由组织的最低层与最高层配合之结果,政策决定者的决定是否合理与有效,对组织目标的达成影响更大。
三、传统行政学者侧重对于组织结构、权责分配或指挥系统的描述作主张,但是这些描述或主张却看不决策是在哪个职位或那个人所做出来。另外沟通、协调的说明也过于简单也不实际。真的要了解组织就得对每个组织成员做什么决定,决策时受到哪种因素影响而加以研究。
四、决定效率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即看行政组织之中每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
五、行政活动之过程实际上即为决策过程,也就是划分组织之中每个人应该做哪部分的程序。以一个行政组
决策过程
包含以下三个:
情报活动
(intelligence activity)
就是观察与研究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情况。
设计活动
(design activity)
基于情报活动的结果再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问题,拟定与评估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与方案之中各个优缺点。
抉择活动
(choice activity)
基于设计活动的各个可行解决方案,择一而实施。
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各个阶层都从事这三方面的决策活动,但是花在任何活动方面的时间较多则由地位高低而不同。以全部决策活动而言,花费在“抉择活动”方面的时间最少。此外由于组织决策受资讯、时间、计算、惯例的限制,只能做到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九、乐观决策理论原则?
乐观决策原则是指决策者从最好的客观状态出发,首先从各个方案中把最大收益值挑选出来,然后再从这些收益值中挑选出与极大收益值相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乐观决策原则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现有的各种信息特征,设计出各种可以采取的决策方案;
2、估算在自然状态之下各决策方案的收益值。
3、比较各种方案的收益值,选取具有最大收益值的方案作为最终的决策方案。
十、决策周期理论内容?
“决策周期论”认为,“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循环周期,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战争中谁能够更快地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人的循环,谁就能赢得主动和胜利
百米赛场,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虽然极短,却关系比赛胜负。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同样需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缩短战备转换时间。
“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尤其是现代战争,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战争的突然性加大、作战进程大大缩短,以快制慢的规律愈发凸显。从情报搜集、目标发现,到定下决心、实施打击,只有尽可能缩短战备转换时间,才能抢占先机,争取战略主动,多一分战争胜算。如果反应迟钝,就会陷入被动,打得艰难、打得煎熬,甚至败于战场。
战备转换,分秒如金。开创远洋应急作战先例的马岛海战,英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战斗。为夺回战争有利态势,英军在内阁决定出兵马岛的当天,就每隔3小时起飞一架运输机,向中转基地空运人员物资。特混舰队在1.3万千米的航程途中,迅速完成了作战方案制定、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战争准备。英军的高效备战、快速反应,令对手应对无措,也成为赢得胜利的决定性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