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西安市中学排名?

西安市中学排名?

一、西安市中学排名?

2022年西安中学排名:

1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工大附中)  

2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陕师大附中)  

3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新一中)  

4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交大附中)  

5西安市铁一中学(西安铁一中)  

6西安市第一中学(西安一中)  

7陕西省西安中学  

8西安高级中学  

9西安市爱知中学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11西北大学附属中学(西大附中)  

12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13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14西安第八十五中学  

15西安博迪学校  

16西安黄河中学  

17陕西西安第十中学(西安十中)  

18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  

19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西飞一中)  

20西安市自立中学(原西安铁三中)  

21西安市庆安中学  

22西安益新中学  

23西安市航天中学  

24西安市育才中学  

25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长安一中)  

26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远东一中)  

27西安临潼区华清中学  

28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29西安八中  

30西安市第三中学

二、西安市除了五大,还有哪些好中学?

话说在前面,我以某答主第一次发的回答,挨个说说自己的看法,不排名先后。

西安各区域优质初中(含五大)整理如下:

既然含五大,为什么没有高新一中,虽然说高新一中自从民改公以后,好老师跑了不少,名校加又调走了一批,必定全西安挂了十几个名校加,高新一中自己才几个老师,一个名校加(假名校)分两三个(当然了这两三个高新一中的老师,未必都是好老师,哪有班里各个都是北大清华学生的学校,总得有几个普通人吧,不可能都是名师吧。而且就这么两三个老师,对一个拥有几十个刚刚大学毕业生新老师,几百学生的新建学校,有啥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这又好几十人没了,无奈只能外招了一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基本上都是职场菜鸟,连高新一中上学三年的学生,都吐槽,老师没有自己懂得多),师资力量大不如前,教学质量断崖式下降,但是必定豪门豪户,必定家底厚,刹车都有个惯性,落难的凤凰再不如鸡,人家目前也是顶流啊,为啥没有高新一中呢?太看不起高新系了吧。

另外,曲江、经开、航天、西咸等等西安七大开发区都写了,为啥没有高新区,虽然高新区除了高新三中学区简单点,没有村,南郡的码农家长,做题家家长多,生源还可以,剩下高新二中(长安学籍加创汇社区,村校),高新第二学校(学区五个村,村校),高新第一学校(毫无存在感小透明,学区内有安置房,廉租房也可以叫人才公寓),高新第四高中(细柳镇中学,也可以叫村镇学校),以上算是有点年份的老一点的学校,好不好也就是这个现状了。

高新十一初(新的掉渣),高新三初(学区三个村,村校),高新四初,高新四中,高新第四学校,高新八初等等包括不限于,这些20年新建的,新的掉渣,而且还带几个村,十几个村的超级新的掉渣的村校,好几个还是长安户籍学籍。

这些都是高新一中分校,名校加,新校区,连细柳镇中学都是高新一中名校加,九峰镇小学,西辛庄小学还是高新一小名校加呢,我就一问,高新区人均高新一中一小分校,可能不?这高新一中得多不值钱,这种反人性的东西有几分含金量?

我们上高新一中那会,90年代末,考上了28800的赞助费,考不上门都没有。同期我们老太太那时候工人身份300的工资,我们老爷子800的工资,当时家里买个房子也就是一千多的单价,我就问问某些上学中介,你父母当年收入如何,咱能不能等币值对比一下,高新一中的赞助费贵不贵,所以高新一中为啥好,高收费嘛,有钱嘛,高新一中的家长是掏了真金白银了,所以有钱才有好老师,没钱就没有好老师,一个烂求公办几个钱学费,不给钱你好好干呢,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谁给你白投资呢,挂个高新一中羊头就是名校了,你贴个保时捷标志,你的众泰就是豪车了,你买个A货包包,背出去就不怕被人笑话了,你自己信不信嘛。

他们给你说高新四校是高新一中丈八分校你就信了,他们连高新四校哪一年建的,谁建的都不知道,高新一中到底派了几个老师,都是谁都不知道,他们给你说高新第四学校是高新一中丈八校区呢,高新七初还是高新一中梁家滩校区呢,这帮中介咋不让大家去梁家滩享受高新一中优质教育呢?他们这么猛的,把人家教育局的活都干了,那他们还干啥中介呢,社会上都是啥人干中介嘛,都是社会毒打几十年的人了,谁不知道嘛,他还没你混的好呢,还没你挣得多呢,还没你进城时间长呢,你听他?

咱钱也是辛苦挣来的,也是社会毒打这么多年的人了,这帮人说的话,符合不符合社会常识,符合不符合人性规矩嘛,孩子上学一辈子的事情,就这么容易信人的,你这么单纯,别在城里待了,这里不合适你。

对了,还有逸翠园中学呢,好歹高新区范围内,公认仅次于高新一中,高新第二,必定过去公建民营,高学费高工资,有钱自然有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个时期,逸翠园也就是700个学生,200左右能上省级示范高中,4-500名以前能上普高及以上,剩下2-300号学生,上普高都比较吃力,不知道网上谣传的95%逸翠园升学率是怎么计算出来,反正光我知道最少后100多号孩子,是上定职高技校了,如果有异议具体自行联系逸翠园2022年以前历届家长,自行求证数据真实度。

但是好歹高新教育开发区第一啊,必定相对来说高新区产业发达一点,卖地收入多一点,财政收入富裕一点,老师工资相对高一点,有钱才有好老师,如果高新区都不写,写其他开发区有啥意思呢,像航天基地,港务区,经开区公认工资不行的。

碑林区公办:交大附中、三中(三中分校)、三中二分校、6中&6中分校、8中、 12中、26中&26中分校&26中太乙分校、82中、星光实验、工大含光、西大附中、建大附中、理工大附中高校&子弟:铁一中、西工大附中民办:翱翔、辅轮

既然分类高校&子弟了,交大附中,西大附中,建大附中,理工大附中也是子弟学校啊,都是公办大学的下属单位,所以也是国家教育序列公办学校的一员,只不过普通人上不了罢了。当然了理工大附中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名校加,假名校,好学校加烂学校,不好不坏不用加,真正穷烂的才需要扶贫的,所以被别人加的学校,能咋样,能多好。所谓名校加,一等校区,二等分校,三等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四等教育联合体,这个等级是按学校档次分,等次越低,质量越差,所以参考扶贫,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自行脑补吧。

对了,还有一路叫冠名学校,这种就良莠不齐了,通俗点钱到位就好,钱不到位不可能好。

比如滨河学校是私人老板钱砸到位了,比如高新一中沣东中学,虽然两股东都是国有资本,但是过去公建民营,能高收费,学费高了工资就高了,有钱就有好老师,有钱就有人好好干,当然没钱自然没人好好干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都是家长买单了。铁一中陆港中学,这种就是认知的问题了,就一个问题,谁负责掏钱?钱从哪来?没钱哪有优质资源。陆港管委会出了名穷了,铁一中就是过来帮忙的,而且还是政治任务,人家才签了五年协议,协议到期人家就撤了,人家会白给你养五年娃,把你娃培养好,以后跟人家娃抢饭吃?换你干不?

三中和分校,就是三中➕自己的民办外皮尊德+90中。

三中二分校就是西安二中,东郊公认的一般学校,说烂也没毛病,所以被三中名校加了,这个显然不能是优质初中吧。

6中分校是高中吧,跟优质初中没关系吧。

8中是交大附中教育联合体,也就是所谓名校加里头,地位最低的教育联合体。

12中是铁一中的教育集团成员校,所谓12中两个铁一中联办班,这个你知道几点就行了,12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班,你也不确定上了12中一定能上联办班吧,进普通班咋办?很多学校都有这种联办班,比如东郊的东方中学,虽然学校就是一般学校,但是人家就有两个航天班,人家都是卫星测控的子弟,起步博士的孩子,这生源档次咋样,所以很多普通人进不去吧,西郊的机场小学就有两个蓝天班,以空军工程大学等等空军现役子弟组成,这个一般人也上不了吧,西郊的远东一中多少年了一直有部队的协议生,所以联办班好不好,跟大部分人有关系吗?

26中分校是93中,26中太乙分校就是太乙中学。

几个连名字都被剥夺的学校,得差到什么程度,才会连拥有名字的基本权利都不能拥有啊。

既然说西工大含光中学了,82中也是西工大分校啊,虽然这两都是名校加,只是碑林区教育局硬塞给西工大的自干儿子,但是好歹能挂人家西工大附中的羊头嘛,尤其是82中,作为西工大附中的垃圾堆,比含光中学亲多了,含光中学其实就是陕建一中,实事求是,老一辈陕建人,奉献了一辈子青春,被下岗了。

星光实验学校,就是信号厂中学吧,这学校过去几十年都没啥名气吧,而且好像也被交大名校加了。

雁塔区公办:师大附中、85中、西电附中、航天中学、育才中学、交大附中雁塔校区、雁塔一中、雁塔二中、雁塔三中、雁塔区第二学校民办:崇是中学、高新唐南中学、太白学校、藤信学校、雁南中学

西电大附中,这是电子科大子弟学校,西电中学是西电集团中学,容易被人搞混。航天中学,这是六院的子弟学校,交大附中雁塔校区,这是过去的交大二附中,再早在西安医学院没被交大吃掉前,叫医学院附中,反正交大自己人看不上,都往兴庆校区,也就是交大附中本部挤,不过这几个普通人上不了。

雁塔一中、雁塔二中、雁塔三中、雁塔区第二学校,都是2019-2022年新建的学校,统一特点,新的掉渣,老师全员大学新毕业生,没有经验没有编制,雁塔区给非编制老师工资不高,这几个学校所在区域,基本上都是过去雁塔区的盲肠区域,也就是毫无重视度的区域,现在建这几个学校,也给人一种应付差事的感觉,学区内,不是村子多,就是破产厂子多,下岗职工多,像什么3511、3507、建工阳光小区,千户村,等驾坡,北沈家桥,高家堡,鱼化寨,属于过去只有村校或者破产厂校,早都该建学校了,就是迟迟没人管,最后实在逼得没办法,建了几个学校应付了应付,这种应付差事的产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反正大家都是一介平民,谁给你优质的教育资源呢,有学上就算不错了。

高新唐南中学过去是高新一中的垃圾堆,知道这个就行了,另外唐南跟高新一中没啥关系了。

雁南中学过去挂羊头卖狗肉,挂的交大二附中南校区,本身了,交大二附中不是交大附中,交大人自己都看法很一般,然后还挂的二附中的羊头。

这两个纯民校,得益于周边公办实在太烂了,周边家长们被逼得没办法,好歹民办学校,交钱办事的地方,这年头肯定花钱比不花钱还是靠谱一点点的。

太白学校好几年了,计划招生470,年年实际上只有二百多人报名。

藤信学校好几年了,计划招生300,实际只有一百多人报名。

这两,就仁者见仁了,反正年年都没人报,相信市场选择就对了,市场反应是最诚实的,做不了一点点假的。

85中我没有看法,连长安大附中,都自愿被85中吃掉,所以人家档次实力在这了,育才中学过去是官宦子弟太多了,人家学区都是省委家属院,所以很多人看不上育才中学,跟现在很多人看不上曲江一中是一个感觉,当然了育才中学的生源档次,曲江一中这种暴发户学校,没办法比的。

新城区公办:89中、爱知中学、83中、汇知中学、西光中学、汇文中学、黄河中学、华山中学、东方中学

89中过去仅次于西安中学,西安中学自从搬到北郊,把城里头省政府的学区全部让给89中以后,89中很长一个阶段,都是超过西安中学的(主要是北郊生源不行,那几年西安中学关系户超级多,很多都是花钱的陕北人)

爱知中学主要是西安中学看其他办公学校(比如高新一中,比如交大附中,比如1.3.83.89中),都靠办民校,大把挣钱,所以他也眼热了,加上西安中学空有这么强的的教育资源了,奈何生源不行,所以西安中学也有样学样,自己下海办民校,这个感觉跟越南军队经商是一个意思,所以了西安中学的老师还是强啊,高学费高工资,只要钱到位,都不是问题。

所以这里划重点,有钱才有好老师,没钱就没有好老师,过去公建民营,可以高收费,所以有高工资,现在公建民营的都改回公办了,相当于不让拿公车跑滴滴,给私人牟利了,不让高收费了,所以肯定没钱了,像爱知,汇知,行知,益新,崇德这帮老牌公办的,拿公家资本资源办得公建民营还能撑多久,反正西安公建民营的魁首,高新一中,已经大不如前了,高新区好歹还敢整敢干,反正人家是临时工,人家没编制,人家怕啥,就这都公认断崖式下降了,这种行政区老牌公办的拿公家钱办得民办,他们能比高新一中还强吗?

汇知就是89中的民办外皮,公家民营校。

东郊厂校除了西光第一,剩下黄河,华山,东方都一般吧,这不是我说的,是东郊厂子这帮兄弟姐妹自己公认的。

前面说了含光中学其实就是陕建一中,汇文中学其实就是陕建二中,生源是一样的,谁比谁强不了多少。

莲湖区公办:西安市第一中学、益新中学、23中、70中、远东第一中学、远东弟二中学、庆安中学、莲湖第一学校、莲湖第二学校

一中学区超级小,往年学区生最多两个班,就这人家的学区是,一中家属院,市房地局家属院,陕西建筑科学院,剩下基本都是政府统筹生,一中主要负责承接西安小学的统筹生了,所以西安小学对的44中很一般,因为爹强的孩子,都去一中了,或者说北大街以西的爹强的孩子,都去一中了,北大街以东爹强的孩子都去89中了。学区内爹不争气的孩子才去44中。

益新中学是一中的民办外皮,是一中看人家拿公家资本给私人挣钱,他自己眼热,所以他也搞的产物,过去是学区的拿一中毕业证,外面掐尖的非学区拿益新毕业证,事实上,参考铁一中和辅轮中学,学生混编管理,老师混编教学,是一个感觉,如果有人分不清二者区别,就是无知,没啥好解释,至于益新中学未来吧,参考同样民改公,的公建民营顶流高新一中的现状吧,反正益新中学肯定不如高新一中。

莲湖区一中第一,远东一中和庆安不分伯仲,并列第二,70中第三,10中、远二、西电,第四第五第六,23中忽高忽低,但是过去不如10中、远二和西电,姑且算四个一个档次吧,所以10中和西电中学呢,你要是说23中碾压10中和西电,我都不抬杠了,最起码一代版本一代神,但是你既然都说23中了,咋能没有10中和西电中学呢,最起码10中比23中公认强得多吧。而且44中呢,看不起44中是不。

就是看不起44中,10中和西电中学,也就算了,莲湖第一学校一个21年新建的村校,学区内13个城中村,公认的进城务工人员子校,这种烂怂学校能是啥好学校?别的学校有一个村都害怕的跟啥一样,何况他13个村。

很多中介不知道莲湖第一学校的厉害,光看着莲湖第一学校挂了铁一中的名校加,挂了庆安中学的教育集团成员校,觉得两个好学校扶持他一个,他福分肯定不小对吧。

我要说你知道个毛线,莲湖第一学校学区范围,真的是福分集齐了,他学区内最早有一个五星小学(学区马军寨➕周家围墙),因为福分太大了,学校直接被撤销了,马军寨合并到金光门小学去了(曾经西电六小),本来普普通的厂校金光门小学一下子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极品小学。

而周家围墙合并到北尧头小学去了,结果本来福分就很大北尧头小学,因为福分太大,被合并到丰镐西路小学去了,结果普普通的丰镐西路小学,因为福分太大,22年和北尧头小学一起被合并到莲湖第一学校去了,对了莲湖第一学校除了这几个因为实在烂无可烂被撤销的几个小学,还有土门唯一的烂怂学校信德中学,土门地区名副其实各个都是省重点中学,唯独信德一个垃圾,所以十几个村➕一堆破产厂子学区组成的莲湖第一学校,这得多好?所以这帮中介吹莲湖第一学校如何如何的时候,搞笑不?

莲湖第二学校也是21年新建的,我就不吐槽了,一丘之貉,这种学校能荣升莲湖区优质初中,这是真的看不起莲湖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啊。

灞桥区公办:东城一中、五环中学、庆华中学 民办:铁一滨河

滨河学校,过去是花了大钱挂了铁一中的羊头的,而且每年给铁一中大把给钱,所以铁一中跑得勤,所以钱到位了,优质资源就到位了,所以滨河好,就这么简单,他和铁一中,就是花钱冠名和收钱让人冠名的关系,花钱雇人干活和挣钱给人干活的关系,我一直觉得铁一中教育集团这个民间非企业社团组织,有点像酒管公司的感觉,酒管公司管酒店,就是个花钱请职业经理人的关系,总不能说酒店是人家职业经理人的吧,酒店是人家私人老板的。

剩下灞桥没有好学校,因为灞桥纺织城都是下岗职工,而且纺织城搞棉纺的,不如东郊西郊那帮造导弹,造航空发动机厂子的技术含量高,所以家长们综合素质就这样了,都是普通人,而且基本上都下岗了,剩下灞桥区就剩下村子了,而且还是城郊村,不是城中村,如果硬要拔一拔的话,五环中学吧(也是纺织厂子校),东城一中是高中可以,初中学区生源质量,我觉得不如五环中学,庆华中学军工厂老子校了,早几年可以,这几年明显是疲态的不行了,就说他的高中,2022年干出来降分五十分补录的事情,所以说了,真的是大跌眼镜了。灞桥区剩下都非常一般,当然了五环中学放在全西安范围也很一般,东城一中仅仅是高中还行吧,初中也一般。还是那话,这不是我说的,是人家纺织城棉纺子弟自己公认的,我认识很多纺织城子弟,反正自己不让自己孩子在灞桥上。

未央区公办:75中、西航一中、西航二中、西安高级中学民办:西安锦园中学、凤凰城初级中学

提75中不提66中,这是看不起石油子校啊, 人家石油公司不比谁有钱,有钱才有好老师,66中也是狠砸钱的典范,当然了石油产业整体技术含量一般,所以作为石油工人的家长们不如人家厂校家长们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所以稍微差一点,所以最直观反应到学校生源上,就差一点了,不过在北郊66中比75中好,西安有36个省级示范中学,可以说是陕西最好的,66中和75中都是其中之一,这个名单里可以说95%高中和初中都是陕西最好的学校,唯一的例外就是75中,75中初中不行,不过田忌赛马,看跟谁比了,75中在北郊还是牛的,必定鸭子里头拔高嘛。

西航一中西航二中也是厂校,看跟谁比了,反正北郊没好学校这种公认的。

然后西安中学也在北郊,为啥没写西安中学呢,虽然自从西安中学搬到北郊以后,公认因为生源不行,教学质量下降好快,但是好歹也是西安二类名校排头呢,而且很多人说西安中学自从05年搬到北郊以后,十五年的时间把债还完了,触底反弹,重新回到高峰了,不过想想挺害怕的,曾经陕西NO.1,自从搬到北郊,马上跌落谷底了,然后用了十五年才触底反弹,关键是近好几年,西安中学不在北郊招生了,现在基本上都是统筹生,都是爹强的孩子,现在爹有钱都不顶用了,还是得爹有权,所以生源对学校的影响,真的比老师还大。

西安锦园中学,北郊没有好学校,锦园是那附近公办实在太差了,就这好多锦园业主都不上锦园中学,所以自嗨就好。凤凰城初级中学是什么鬼?

经开区公办:经开第一学校、经开第一中学、经开二校、经开第二中学、经开第五中学、经开第六中学、经开第三中学、经开第八中学、经开第七中学、经开第四学校其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西安第一实验学校初中部、西安经开第五学校初中部民办:西安博爱学校

北郊真的没有好学校,经开第一学校过去公建民营,高学费高工资的时代,都声名不显,何况现在改公办,不让高收费呢,光去年民改公落地,经开第一学校,多少老师辞职跑路,去高新,去曲江,去民办学校的,何况现在2023年呢,而且公建民营的顶流高新一中都这样了,何况经开第一学校公建民营能高收费的时代,都很一般,现在还不能高收费的时代呢。

经开一中是西安中学的名校加,所以啥是名校加,自行脑补吧,只能说经开一中和经开第一学校在经开区可以,因为开发区学校通病,过去学校不多,大部分的都是19-23年,大跃进式突击建设,但凡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大跃进啥意思,所以啥档次,所谓开发区高新教育第一,曲江第二,其他都很一般,说白了,就是高新和曲江老师工资高一点嘛,钱多的地方,自然老师积极一点,所以了经开区的也是田忌赛马,看跟谁比了,反正长安区给19-23年新建学校非编制老师,一个月开3000多的工资,照这个标准,依次类比吧。经开剩下那些什么几校几中,不是村校,就是新建学校,要不然就是新建村校。

第一实验学校学区小,本身功能就是市政府统筹子弟学校,缺点是新。

外国语学校就那样了,反正人家西安外院子弟上第二外国语学校。

西安博爱学校去年计划招省400人,报了不到二百人,所以还是那话,相信市场反应绝对没错。

曲江区公办:曲江第一中学、曲江第二中学、曲江第三中学、曲江第一学校(初中部)民办:曲江康桥学校、曲江德闳学校

曲江只有曲江一中还可以,虽然很多人看不上,说曲江一中纨绔子弟多,攀比成风。

剩下的,还是那话,19-23年新建学校,新的掉渣,不是新建学校,就是村校,要不然就是新建村校。

尤其是曲江第一学校,北侧三兆公墓,曲江青年公园(西安火葬场旧址,才搬走也就几年),南侧杜陵,西安精神病院,两大坟头夹中间,上风口下风口都是坟头,而且都是现坟,新坟,东侧五典坡村安置房,西北侧三兆村安置房,能买这个区位的家长都是好眼光,如果你不知道你买了就买了,别人给你提醒了,你还能头铁硬上,还无所谓的人,都是厉害人。

曲江一校21年成立,生源就是村子,进城务工子女,还有民办摇号没摇上的孩子,铁一中和曲江一校签了六年的挂名代管协议,大家说,这种不给钱的摊派扶贫任务,铁一中会上心不?

这个学校的评价,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没人上的学校,才能空余出来学位,接受没地方上学的孩子啊,比如莲湖第一学校,人家也是铁一中的名校加呢,人家学区十三个村呢。

浐灞区公办:西大附中浐灞中学、浐灞欧亚、交大附中右岸学校

浐灞新区是灞桥区的一部分,所以灞桥就是浐灞,浐灞就是灞桥,而且所谓浐灞新区教育躺平,这话是浐灞业主自己说的吧,所以我就不吐槽了。

航天区公办:航天城第一中学、航天城第二中学、航天城第三中学民办:菁英中学

航天一中学区14个村,航天二中学区9个村,航天三中学区只有3个村。

航天一中修建时间是19年,航天二中修建时间是21年,航天三中修建时间是22年,所以新建村校。对了航天基地还是长安学籍户籍呢。

精英就是纯民办,花钱办事的地方,钱到位就行了。

港务区公办:铁一中初级中学、高新一中陆港初级中学、64中、铁一中陆港77中校区、陕师大陆港初级中学 民办:西港花园学校

铁一中陆港中学嘛,20年新建的,陆港管委会和铁一中签了五年协议,2025年是不是该撤退了,目前学区八个村,你觉得是好学校就是好学校吧,反正铁一中爱钱是出了名的,滨河跑得快,是因为滨河老板给铁一中砸了大钱了,像陆港中学这种,一个烂求公办才几个钱学费,学区都是普通人,你我都是平民,指望人家给你白砸钱,天上掉馅饼?学校产权是人家陆港管委会的,铁一中就是个政治任务扶贫的关系,人家自己花自己钱,白给你养娃?这种美事,肯定没人信,大家都是被社会毒打这么多年的人了,谁傻啊,天上哪有这种好事。

还有别说什么那八个村就是过渡期,关键是铁一中陆港中学才代管几年?等这八个村撤退了,铁一中是不是也该撤了,再说了,又没好处,你好好干呢。

这里多说一句,人家好学校如同富二代一样,人家几代人积累下的教学财富,你一代人就超越了?所以据传说,一帮买奥体的家长,通过自行补课,准备把铁一中陆港中学搞成名校的传说,我不得不说,叹为观止啊,如果有这种可能性,为啥家长们自己不卷一卷呢,争取小区里头全部家长都考上博士多好,家家都实现一个小目标多好,卷娃不如卷自己,娃才多大呢,你们把孩子逼这么狠的,孩子们就都能成学霸了,铁一中陆港就能成西安第一名校了,你信这个,你为啥买港务区呢,是不是因为港务区房价低,你没那些钱啊,你咋不逼一逼自己呢,你直接去北京买房落户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多好的,西安庙太小了。

当然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得有人迈开第一步,好学校也是需要积累的,只是我这人心窄且自私,我不愿让自己家孩子当填坑的炮灰。

作为家长,就是把孩子扶上马送一程,能送多远送多远,你没办法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悄悄的就对了,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也笑话不了谁,但是有的人还咋咋呼呼的,我这房子咋了,我这个学校如何,可是问题是一个新的掉渣的学校能咋样?

学校也是行业,老师也是职业,别当他是学校,咱们就是社会合作关系。这种新单位,职场新人,工资待遇很一般的企业,换作你,你也要咯噔一下,你敢放心跟他合作吗?

有些人是吃大饼吃太多了吧,然后习惯性给孩子也画大饼,关键是画大饼不顶饱啊。

高新区,当年建高新一小高新一中,就是相信,编制咱解决不了,好学校咱引进不来。但是人性趋利,钱到位就行了,所以高学费高工资,从西工大直接挖了一批老师过来,高新一中首任校长就是西工大附中的校长。

所以高新一中好,人家高新区是掏了真金白银了,高新区的家长是掏了真金白银的,港务区的所谓五大名校,其实说白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名校加,一个公办学校才交多少钱学费,港务区管委会穷的一批,舍得给学校高投入吗?问题是,没钱哪来的好老师。

学校这么费钱的买卖,五大名校会白白投资,把自己的好老师放到港务区来吗?

光五大名校在西安各个区县,挂了多少名校加,五大名校才几个老师,够分不。

五大的老师基本上都在曲江、雁塔、高新、碑林、新城住,人家每天极限大穿越,跑二十公里,跑港务区上班,一毛钱不多发,人家的源动力是什么?

高新一中是高新区的高新一中,高新区是开发区,港务区也是开发区,开发区修学校,无非为了吸引人来买房落户,促进土地销售,促进地产销售,拉动开发区GDP和土地财政,所以开发区才费时费力费钱去搞学校,那么高新一中把学校办好,把港务区的房价地价炒起来,大家都去港务区买房买地,高新的软件新城和高新三期的房子谁买?地卖给谁?你会把人家孩子养大,培养好,以后抢你娃饭碗吗?

西工大附中、师大附中、交大附中,人家大学老师,得考个双一流的博士后,卷来卷去,非升即走,千辛万苦才能获得大学编,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大学附中附小教育资源,人家这么多努力,这么拼,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才能获得的东西,你买个学区房,你就能享受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了,可能不?人家大学老师愿意不?那么人家奋斗拼搏的意义何在?你自己信不信吗?你觉得公平不?人家大学把港务区学校搞得跟人家本部一样好,对得起自己大学老师不?大学老师工资不高的,学校再不是凭借这么点上学福利,怕好多优质人才,都不会选择在学校安心待得。

铁一中,我说铁一中不爱钱,你信不信,铁一中不爱钱,22年以前,跟那么多私人老板,合作办了这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民校,铁一中不爱钱,铁一中教育集团这种民间社团组织,到处招摇,跟这帮私人学校,藕断丝连,不为了钱,他脑子有大病这么折腾啊。

2022年铁一中陆港小学、中学学区是骞村社区(原骞村)、西庄社区(原西庄村)、四合社区(原西王村、东王村、三合村、解放村)(上述拆迁村临时过渡学区)、西安全运村

这种学区,他能是个什么好学校嘛。孟母三迁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啊。

西咸新区公办: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其他: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高新学校(中学部),学区国润城小区西安市外沣东部分: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西安市外沣西部分:沣西新城实验学校、西咸新区第二初级中学、沣西新城第二学校初中部、沣西新城第四学校初中部、西安市创新港中学初中部(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秦汉新城部分:秦汉中学 空港新城部分:西咸新区空港第二学校(原为枫叶学校初中部)、西咸新区空港实验学校初中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空港实验学校)

西咸新区,我就提醒几个事情吧,如果纯居住没啥,如果指望孩子上学,关注一下,户籍学籍吧,西咸的咸阳部分只能在咸阳考高中,不能在西安考高中,西咸的长安部分,要去韦曲考高中,不能考城六区,了解这个就行了。

另外西咸新区公办第一是高新一中沣东中学,老名校加了,因为过去公建民营,高收费高工资,所以办的可以,反正现在改公办了,不让高收费了,所以参考高新一中沣东中学的父亲高新一中,民改公以后就行了,反正儿子肯定比不过老子,老子都这样了,儿子能咋样,所有的开发区开发区老师都是临时工,没编制的,沣东老师工资一般。

高新一中沣东中学改公办以后,学区是五个村

然后车辆厂中学也可以,最起码在西安可以,造火车头的地方,南车北车嘛,过去是厂校,自己给自己娃投资,还算是舍得掏钱,反正厂子技术含量比纺织城高点,所以家长从业要求强点,素质高点,不过现在学区反正好几个村。

关于西咸新区所谓以后有机会考城六区这个说法,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西咸教育局那个表述,说话背景是西安和咸阳,对西咸新区教育共管协议就签到22年,所以经过协商又续了两年到24年,人家在官方表态没有说24年以后咋办,具体可以仔细阅读文字,充分理解。

第二,全国范围的去开发区行政化改革了解一下,按照政策走向,包括学校在内的全部行政权和社会事务,都是要还回去的,以后开发区只管开发,现在不交学校,只是怕影响房价,其他的社会事务已经交的差不多了,至于学校具体还能拖多久?反正没人敢跟国家大政方针相违背,尤其这帮吃皇粮的。

第三,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发文,2024年全面禁止跨区招生,所以西安和咸阳对西咸新区教育共管,就续签到2024年,是不是很有意思。

第四,西安市教育局,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在中考及高中录取政策中明确指出,开发区生源按行政区参加中考和高中录取,也就是咸阳归咸阳,长安归长安,城六区是城六区,长安区都考不了城六区高中,咸阳咋可能?

第五,虽然很多中介很自嗨,但是人家长安区教育局自己官方表态,都是长安区学籍和城六区学籍融合不现实,所以西咸新区的沣东沣西长安部分咋办?反正我沣东沣西的伙计给我说,西咸合并十几年了,他们村的孩子还是在韦曲参加中考考高中。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非常透明的,具体可以自己百度搜搜。

对了高新三期长安部分,高新二期长安部分,航天基地长安部分,都是一样的。

长安区公办:长安区第一初级中学、长安区第二初级中学、长安一中实验学校、长安一民初级中学、长安兴国初级中学、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陕师大附属中学 、长安区第三初级中学 民办:西安湖滨中学、西安万科城初级中学、西安西京初级中学

是长安一中,不是长安第一初级中学,我大长安藏龙卧虎,长安一中公认好学校,就是全长安卷一个长安一中,太激烈,长安二中我觉得可以,但是我认识的,不管是长安土著,还是长安老师,看法都一般,剩下师大附中长安校区是子弟学校,西北附中长安校区,子弟和学区是分开管理,西大自己,是自己孩子自己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学区的孩子嘛,反正没人会白养别人家孩子,长安区新招聘的非编制老师一个月开3000多工资,所以自己想吧。

长安区教育局做事一向很严谨,专门强调没有其他福利,省得有的人有幻想

剩下学校就那样了,长安二中这么牛的,长安的兄弟姐妹看法都一般,所以自行排位吧。对了,都是长安学籍户籍啊。

所以自古门都朝南开,想享受优质资源,拿钱来,卷孩子还不如卷自己,你自己都费劲,孩子能不累吗?

最后一句,如果连真话假话都分不清的家长,躺平算了,不合适卷的。

补充几句,某回答认为师大附中分校和师大附中一回事了?

公办学校才划学区,民办学校是报名摇号,这个常识不会不知道吧,公办学校是国家教育序列国有事业编制单位,相当于一级政府组织,这是随便能改民办的?

益新是西安一中的民办外皮,法理上这是两个单位,而且22年民改公两个学校分立了,之前有人分不清也没啥,特殊时期嘛,23年了,还能说益新中学是西安一中初中,这不是无知是什么?最起码进西安市政府网站,看看两个学校学区一样不一样行不行?

百度搜一下尊德和三中到底啥关系行不,算我拜托了,尊德是三中的民办外皮,改公办了,具体参考一中和益新,西安中学和爱知,89中和汇知,83中和行知,要是弄不清辅轮和铁一中那点事,都好说,必定中间弯弯道,社会交往局限,不知道也正常。最起码懂国有资本不能流失,国有资本是啥意思吧,公办投资的民办都改公了,民办资本投资的挂羊头卖狗肉学校,都摘牌了,最起码百度搜搜啥叫民改公可好?

给别人讲政策,最起码得看过政策吧,不理解都不害怕,但是最起码常识概念得了解吧,要不然给人讲个寂寞?

在西安如何上五大名校?对西安高新一中一小及高新区教育的看法2023年西安市中考政策前瞻西安中考、高中和学籍政策谈谈对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通知的看法

补充说明一句:如果有需要跟我探讨上学问题的知友,烦请移步付费咨询,之前没有素质的人太多了,所以不再接受线下问询╰U╯☜(◉ɷ◉ )

三、西安市信德中学如何?

简介:西安市信德中学是“国有民办”体制下孕育的,无论是昨天的简陋校舍,还是今天美轮美奂的校园,翻奏的都是永远的青春弦歌,不变的都是信德人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开拓进取精神;几经杏坛风雨,锦绣春晖,几万桃李芬芳,造就英才辈出。注册资本:1129.22万人民币

四、西安市中学梯队划分?

按照教学质量及影响力,共分12个梯队

第一梯队:西工大附中本部&分校、铁一中本部&分校、高新一中本部

第二梯队:交大附中本部&分校、师大附中本部、高新一中南校区

第三梯队:西安中学、师大附中分校、铁一滨河

第四梯队:市三中、市一中、长安一中、83中、交大附中航天学校、尊德中学

第五梯队:85中;26中;高新唐南;89中;曲江一中;西大附中

第六梯队:高新一中沣东;经开一中;西电附中

第七梯队:远东一中;西光中学;西安高级中学

第八梯队:西大浐灞;高新三中;秦汉中学;建大附中;6中

第九梯队:庆安高级中学;8中;75中;70中;西外附中;航天中学

第十梯队:6中分校;82中;86中

第十一梯队:东城一中;育才中学;66中;交大阳光;五环中学;远东二中

第十二梯队:博迪中学;中铁中学;西电中学...

五、西安市雁塔区中学排名?

雁塔区重点高中

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2.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4.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6.西安市航天中学

7.西安交大二附中

8.西安市高新三中

9.西大附中

10.西安市育才中学

11.长安大学附中

六、西安市星光实验中学属于几类中学?

西安市星光实验中学属于一类中学。

西安市星光实验学校,是碑林区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位于星光一路中段。学校创建于1960年,原名“西安市信号厂子弟学校”,属企业办学性质。2006年12月,学校移交碑林区人民政府,更名为“西安市西信中学”。2020年1月15日,碑林区整合西安市西信中学和西安市碑林区金花南路小学,组建并命名“西安市星光实验学校”。

七、西安市最大的中学?

高新一中。学校现有五个校区,初中部3个(高新一中校本部、糜家桥校区、唐南校区),高中部3个,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初中部90个教学班,4千余名学生;高中部72个教学班,2千余名学生。现在已开设初中超常实验班、双语班。超常班四年完成初、高中六年课程。而双语班文科较为擅长。每个年级设双语班、超常班各一个。第一届实验班分别2013届双语班2012届超常班,以此类推。七年级八年级共四个实验班由高新一中校长全面负责。

八、西安市航天中学代码?

学校代码:010415

  西安市航天中学是一所陕西省示范高中,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雁塔区直属公办完全中学。2017年,晋升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成为雁塔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

九、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成就学子辉煌的摇篮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作为陕西省乃至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所顶尖中学,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卓越的教学团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众多学子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首选。

作为西安市的一颗明珠,大明宫中学高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全面发展的机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优质的教育资源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不仅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且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资源。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悉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实验课程,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此外,学校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区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卓越的教学团队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经验的教学团队。教师们对学生富有耐心和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师们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们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安排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业成果。

创新的教学模式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模式。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艺术、体育、科技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学子的辉煌成就

在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的培养下,学子们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

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此外,学生们在各种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中屡获佳绩。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受到了学校的嘉奖,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结语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卓越的教学团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众多学子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摇篮。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可以放心选择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高中作为自己的教育引导者,相信这里将成为学子们追逐梦想的起点。

十、西安市各高中学校代码

西安市各高中学校代码

在西安市,高中学校作为学生步入高中阶段的重要平台,每所高中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代码用于识别和管理。了解这些代码不仅有助于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信息,也方便学校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管理和统计。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西安市各高中学校的代码情况。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市第一中学是西安市属重点中学,其学校代码为610101。作为西安市教育系统的一员,这所学校在教学质量和文化氛围上都有着较高的口碑。学生在这里不仅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

西安市第二中学

西安市第二中学是另一所备受关注的高中学校,其学校代码为610102。这所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许多毕业生进入名校深造,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西安市第三中学

西安市第三中学是西安市教育系统中的又一巅峰,其学校代码为610103。学校教学资源雄厚,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这里不仅能获得优质教育,还能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西安市第四中学

西安市第四中学号称西安教育界的明星学校,其学校代码为610104。具有较强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

西安市第五中学

西安市第五中学作为西安市教育系统中的佼佼者,其学校代码为610105。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这里不仅能获得传统学科的知识,还能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和文化。

总结

西安市各高中学校代码是学校管理和信息统计的重要标识,了解这些代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高中学校的特点和信息。每所高中学校都有着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希望学生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