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的发明过程及原理?
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被发现的。1752年7月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危险的方式接引空中雷电,证实自然界电的存在,并以此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175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本杰明·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二、手机发明过程及原理?
最先研制出手机的是美国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1958年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 ,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三、镜子的原理和发明?
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学镀银和真空蒸镀两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学镀银法。
这种方法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以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
四、火药的发明过程,原理,作用,影响,是什么?
火药的发明过程、原理、作用、影响等如下:
1. 发明过程:根据史书记载,火药的发明在中国唐朝时期,由于在实践中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可以起火燃烧,人们将其称为“火药”。
2. 原理:火药是一种化学物质混合物,主要由硝石、木炭和硫磺三种物质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当火药遇到高温或明火时,其中的硝石会受热分解,释放出氧气,同时燃烧中的木炭和硫磺能够提供燃料和热量,从而使火药燃烧爆炸。
3. 作用:火药最初被用于军事领域,主要用于制造火器、火箭等,增强战争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后来,火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用于民用烟花、炮竹等庆祝活动中,也被用于采矿、建筑等领域。
4. 影响:火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发明,对现代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发明推动了火器、火箭、烟花等领域的发展,并对战争、科技、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火药的发明也使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总之,火药的发明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其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化学物质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从而发挥破坏力和杀伤力。火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于科学技术、文化、历史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wifi原理和发明?
WiFi的历史由来1996年,美国网络通讯设备大厂朗讯(Lucent)率先发起成立无线以太兼容性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着手创立无线网络协议(WLAN),发展起初发展不顺,声势远落蓝牙(Blue-tooth)之后。
1999年,WECA更名为WiFi联盟,再度架构一套认证标准,提出通行业界的无线网络技术--802.11一系列规格,包括802.11.b、802.11.a、802.11.等。
WiFi作为802.11b的昵称,与以太网络作为IEEE 802.3的昵称道理一样。经过WiFi联盟兼容性测试的无线网络产品,即使制造商不同,也可互通与兼容,如PCMCIA无线网卡、USB无线模块等。根据WiFi联盟数据显示,自2000年联盟开始进行认证以来,截止2002年底约有680项产品已获得Wi-Fi认证。WiFi的运作原理
WiFi的设置至少需要一个Access Point(ap)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lient(hi)。AP每100ms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经由beacons(信号台)分组广播一次,beacons分组的传输速率是1 Mbit/s,并且长度相当的短,所以这个广播动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因为WiFi规定的最低传输速率是1 Mbit/s,所以确保|所有的Wi-Fi client端都能收到这个SSID广播分组,client可以借此决定是否要和这一个SSID的AP连接。用户可以设置要连接到哪一个SSID。Wi-Fi系统总是对客户端开放其连接标准,并支持漫游,这就是WiFi的好处。但也意味着,一个无线适配器有可能在性能上优于其他的适配器。由于WiFi通过空气传送信号,所以和非交换以太网有相同的特点。
2011年,出现一种WiFi over cable的新方案。此方案属于EOC(ethernet over cable)中的一种技术。通过将2.4G wifi射频降频后在cable中传输。此种方案已经在中国小范围内试商用。
六、导航的原理和过程?
导航原理和过程:
一、航位推算
就是从一个已知的位置点开始,根据运动体在该点的航向、航速和时间,推算出下一个位置点的位置来。
二、无线电定位
运动体上的导航设备通过接收建在地球表面上的若干个导航基准台或空中人造卫星上的导航信号;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测出其传播时间、相位、频率与幅度后,即可测出运动体相对于导航台的角度、距离、距离差等几何参数,从而建立起运动体与导航台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获得运动体当前的位置来。
三、地形辅助导航定位
这种定位原理就是运动体在飞行前,地形辅助导航系统预先存储有运动体所要飞越地区的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在飞行过程中将运动体上的气压高度同由雷达高度表测出的运动体到正下方地表的相对高度相减,得到地面上的地形剖面图。
再将存储的地形模型与所测得的地形剖面相比较,当它们达到匹配时,就得到了运动体所在点的地理位置。
七、制盐的过程和原理?
1.盐的生产过程: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2.现代食盐的制造是使用的"真空制盐"技术,纯净的盐水注入蒸发罐,高温蒸汽通过热交换方式给盐水加热,使盐水中的水份蒸发掉,盐就结晶出来了。科学家又运用了液体在低气压条件下,沸点降低的原理,采用降低蒸发罐中的气压的方法,降低热能的消耗,使盐尽快结晶出来。这就是"真空制盐"技术。
3.制盐是连续生产的,刚生产出来的盐是还是一种盐浆。要用离心胶水的方法甩去多余的盐水,返回到蒸发罐中回收利用。脱水后的盐还是湿盐,要用干热的压缩空气吹干。干燥后的盐就是工业生产用盐。如果是用来食用的,还得有一个关键的工序——"加碘"。人如果缺碘就会患上“碘缺乏症(IDD)"大脖子病,智力损害什么的。加碘后的食盐经过包装,运输,然后才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生活。
八、发明家发明的过程?
爱迪生发明电灯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
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九、发明原理的作用和价值?
发明创造的深层意义在于能唤起整个社会的潜在活动。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启发和激励人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全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准。是国家增加技术竞争力,国力增强,人民幸福。
十、小汽车的来历和发明过程?
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挑战于日本。186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成功研制出在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为汽车的发明解决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为汽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第一辆三轮机动车,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戴姆勒在188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人们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本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
总体说来,世界汽车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
第二阶段:汽车全盛时期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产量从战前的80万辆增长到了8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在这个时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的汽车技术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适方向发展,流线车身,前轮独立悬架、自动变速器、全轮驱动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第三阶段: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汽车产量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各个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欧、美、日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而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一个重要基地。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元催化剂等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空气污染及石油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和柴油车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整个轻型汽车和卡车市场28%的份额,这将比2005年增加20%。现如今,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汽车正朝着智能、舒适、节能、环保的方向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