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国家加速推进天然气利用: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

国家加速推进天然气利用: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

一、国家加速推进天然气利用: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

天然气利用的背景与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方案。作为化石能源中相对清洁的一种,天然气因其低碳排放和高热效率的特性,逐渐成为能源转型中的重要角色。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在加快推动天然气的利用,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升至15%左右。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依赖,还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加速天然气的普及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例如,《天然气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的建设,提升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和覆盖范围。同时,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天然气。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管网的长度和覆盖范围显著扩大。截至2022年底,全国天然气管网总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工业区。此外,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为进口天然气的接收和储存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然气在工业与民用领域的应用

天然气的利用不仅限于发电领域,在工业和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方面,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陶瓷等高耗能行业,替代传统的煤炭和重油,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在民用领域,天然气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使用天然气作为烹饪和供暖的能源。与传统的煤炭和液化石油气相比,天然气不仅更加清洁,而且使用成本更低,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

天然气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天然气的利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天然气的价格波动较大,受国际市场影响明显,这给企业和居民的使用成本带来了不确定性。其次,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巨额投资,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然而,挑战中也蕴藏着机遇。随着技术的进步,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成本正在逐步降低。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的结合利用,也为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天然气发电可以作为风能和太阳能的补充,在可再生能源供应不足时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

未来展望: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展望未来,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天然气的利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天然气的利用也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天然气发电设备的制造、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天然气储运技术的研发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了解到我国在加速推进天然气利用方面的政策、进展和未来展望。如果您对能源转型或天然气行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关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利用,以及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大同能源转型原因?

因为环境大气候问能,所以大同能源要转型。

三、什么是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就是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有效利用各种能源,以低碳能源经济为契机实现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

四、吉利新能源转型加速,国产一哥能否再次弯道超车?

指望弯道超车

或指望收购大品牌超出

都是水中捞月的事情!

新能源如果你没有核心技术

不被甩出直道儿就是好事儿!

五、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清洁保供方面,开展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一批地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供暖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引力度。

六、英国出台最新电动汽车报废政策,加速能源转型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电动汽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新宠儿。作为世界上电动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英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日,英国政府再次出台了一项旨在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新政策——电动汽车报废政策。

1. 背景

英国的交通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通过提供购车补贴、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然而,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老旧电动汽车的处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 新政策内容

根据新政策,英国政府将为所有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提供报废补贴,以鼓励车主主动淘汰老旧电动汽车,并购买更为先进、更低排放的新型电动汽车。报废补贴金额将根据车辆的年限和市场价值进行计算,以确保车主可以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此外,政府还将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更多的优惠,以降低新车的价格。

3. 促进能源转型

该政策的实施将促使更多的车主将老旧电动汽车报废,并购买新型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由于新型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购买新车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还能为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4. 面临的挑战

然而,电动汽车报废政策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如何确保报废后的电动汽车得到合理的处置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如何保障车主的利益,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进行旧车报废和新车购买的交易;最后,如何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高新车的供给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5. 展望未来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英国电动汽车报废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加速能源转型的一大利好消息。随着更多车主选择报废老旧电动汽车并购买新型电动汽车,市场上将会有更多的二手电动汽车供应,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普及。同时,这也将激发汽车制造商加大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的动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种类和更高性能的电动汽车。

感谢您阅读本文,英国电动汽车报废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七、能源利用方式?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按照能质系数的概念确定了电,天然气,煤,蒸汽,热水等各种形式的建筑用能及建筑物耗冷量,耗热量的能源品位高低;提出了一种评价能源利用方式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能量转换系数(ecc/ECC)指标,可对包括园区热电冷联供系统,建筑物制冷供热系统,能量输配系统及末端用能设备在内的一系列用能环节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作为确定建筑物用能方式的决策依据.

八、大众将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大众能否成功转型?

打开乘联会 2022 年销量数据,在零售销量的排行榜里,南北大众加在一起 14.8%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如果往下细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老牌合资车企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之外,就只剩南北大众。叠加一汽大众 1.8% 和上汽大众 1.6% 的市场份额,3.4% 的总份额足够让大众跻身第八。

你会发现,在传统合资车企里,你熟悉的福特、丰田、本田等等车企虽然在总销量排行上榜上有名,但在新能源单项上却不见踪影。新能源汽车不断提升的渗透率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萎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都说「大象转身难」。但是,在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和成果上,大众绝对是所有传统车企里的翘楚。从 2019年,大众 MEB 纯电平台的第一款车型 ID.3 面世到如今,大众在全球已经交付了 50 万台 ID. 家族车型。

就去年一年而言,大众在中国共交付 18.06 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ID. 系列交付 14.31 万辆,同比增长 102.9%,销量翻了一倍有余。至此,大众在中国已经建设完成从 ID.3、ID.4 到 ID.6 的产品矩阵。其中,ID.4 和 ID.6 分别在紧凑级以及中大型纯电 SUV 细分市场中名列第三。

让我们将时间回溯至 2021 年 3 月。怎么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电动化转型,怎么向软件驱动型出行服务提供者转型成为了大众思考的问题。于是,ACCELERATE(加速)战略应运而生。

MEB/MEB +,平台化仍是「拿手好戏」

MEB 德语全称为「Modularer E-Antriebs-Baukasten」,英译过来为「modular electric drive matrix」,它是大众品牌为纯电动车打造的高兼容性模块化平台。

大众汽车对于 MEB 平台的定位是「电动化时代的 MQB」。所以,MEB 诞生之初的首要目标就是用规模化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在电动车时代的大众依旧希望保留初心:「做大众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

所以,我们看见 MEB 平台的兼容性极强,有 ID.4 到 ID.6 这样的 SUV ,也有 ID.3 这样的紧凑级车,甚至还有 ID.BUZZ 这样的 MPV。

截至目前,大众汽车旗下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已达 12 款,包括奥迪、CUPRA、斯柯达品牌的多款纯电车型。大众集团总计交付了超过 67 万辆 MEB 车型,其中包括超过 50 万辆 ID. 家族车型,规模化效益尽显。

在电池包的配备策略上,大众提供了 8 模组的 55 kWh 电池包、9 模组的 62 kWh 电池包和 12 模组的 83 kWh 电池包可供选择,提供横跨 400—620 km 的主流续航能力范围,匹配同平台不同车型的需求。

在电机技术上,大众选择自研驱动电机。位于后轴的 APP310 电机在大部分的运行工况下超过了 90%的效率,最高效率达到了 97%。相比 MQB 平台下的 APP290 电机,APP310 将电机壳体、主减速器、逆变器「三合一」集中放置,让功率提升 50 kW、20 N·m,最大转速提升 4000 rpm,重量却降低了 11 kg。

这也是 MEB 平台车型低能耗的原因之一。

大众在 MEB 平台上体现出了极致的工程化思考。比如广受称赞的大转向角,我们用 ID.4 举例子:在没有后轮转向的情况下,ID.4 的转向角达到了离谱的内 48.19°、外 39.93 °,转向半径仅有 5.2 米,可以轻松在双向四车道一把掉头。

在乘坐体验的优化上,MEB 平台下的产品将空间压缩到了极致。比如作为紧凑级 SUV 的 ID.4 拥有近乎中型燃油 SUV 的乘坐空间,甚至紧凑级车 ID.3 的轴距也和 ID.4 保持了一致。

在机械素质上,在我们体验过的 20—30 万的新能源 SUV 中,几乎没有比 ID. 系列更加均衡成熟的对手,仅仅在我们的编辑部内部,就有两位同事分别选择了 ID.3 和 ID.4,他们都对车辆的行驶质感、驾驶感受以及出色的人机工程设计赞不绝口。

另外,大众还希望在 MEB 的基础上,倾力打造 MEB+ 平台。MEB+ 平台的充电/储能技术以及数字化架构将得到全面优化。

根据大众的规划,在 MEB+ 平台上,自动驾驶能力将有机会获得重要提升,此外,MEB+ 平台将采用大众汽车新一代的单元电芯技术电池,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700 公里。MEB+ 平台还将大幅减少充电时间,未来最高充电功率能达到近 200 千瓦。

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产品选择将更加丰富,涵盖高性能和豪华等不同领域的车型。大众在电动化路线上再次打出了自家平台化造车的王牌,既是「故技重施」,亦是「拿手好戏」。

CARIAD,弥补软件缺憾

CARIAD 作为大众汽车品牌的软件部门,拥有内部最顶尖的 IT 人才,统筹所有品牌的底层软件开发,可以说权限与地位,都比传统的职能部门更高。

CARIAD 有多重视中国?去年 4 月,CARIAD 正式宣布成立全资中国子公司,这是 CARIAD 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子公司。根据大众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大众将加码在软件领域的投入,并更聚焦中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

而 CARIAD 负责的业务定义非常明确:「开发统一、可扩展的全新软件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以及下一代智能互联功能。」

先说说软件平台。大众的 E³ 电子电气架构的 1.1 版本搭载于目前的 ID.4上。在今年,E³ 1.2 版本会推出,更新加入第三方应用商店,在这个版本中,大众将打通「车端—云端」的通路。

大众表示,到 2025 年,E³ 2.0 版本将包含一个适用于大众汽车所有品牌车型的通用操作系统,并预搭载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诚然在目前而言,虽然大众的 MEB 平台具备很多领先的特质,但软件问题不断的车机还是让车主们头疼。不过,随着大众软件部门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和迭代进度,大众已经开始就一些问题开始给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在去年,部分搭载早期版本软件的 ID. 车型,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意外双黑屏的情况。目前,软件更新方案已经确定,并已于一月中旬推出,大众汽车也主动联系受影响车主,解决双黑屏的情况。

对于大众的软件平台发展愿景来说,到 2030 年,实现 CARIAD 研发的技术栈在全球 4,000 多万辆大众汽车上的运行。通过研究庞大的自动驾驶相关的实时互联数据,大众的共享汽车车队可以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定制化出行需求,届时软件将成为最重要的利润池之一。

而大众汽车也通过CARIAD 在今年 10 月 13 日和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官宣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 24 亿欧元。该交易预计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

根据协议,CARIAD 将携手地平线开发领先的、高度优化的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提供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找到了炙手可热的盟友,大众汽车品牌可以依托于地平线的软硬件能力,持续开发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借助地平线作为本土企业的优势,在中国迅速打造本土化软件能力,以更快地响应并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为客户打造更安全、智能且舒适的驾乘体验。

有了出色的国内团队的支持,大众汽车品牌的新产品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会让人更加期待。

反观大众 CARIAD 中国子公司团队,去年建立之初的团队人数约 600 人,但大众计划在 2023 年底前实现翻番。在如此力度的投资以及和国内头部辅助驾驶公司的牵手,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成果让人期待。

补能,完成电气化转型的闭环

大众作为老牌车企里电气化转型最激进的一位,不仅仅体现在早早研发并量产纯电平台的产品,也体现在补能体系的建设上。

大众汽车集团通过与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CAMS 开迈斯、美国的 Electrify America 公司等成功的合作基础上,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搭建充电公共基础设施。

成立至今三年多以来,开迈斯的全国充电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截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开迈斯已在全国 158 个城市布局了 1,064 座超级充电站,9,352 个充电终端,饱和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杭州、郑州、重庆、西安、武汉、南京、佛山、长春、合肥、苏州 16 个核心城市。其中「饱和覆盖」指的是主城区 5 公里范围内必有一个开迈斯充电站。

作为对比,蔚来截止到 2023 年 2 月 10 日共在全国拥有 1,243 座超充站,6,309 根超充桩。如果不算蔚来 1,084 座目的地充电站,单论超充桩的数量,开迈斯的铺设数量甚至要超过蔚来。

自建充电桩的优势显而易见,开迈斯的充电站大多数拥有宽敞的车位和远程遥控的地锁,大众车主们不仅可以远程查看充电桩剩余数量,还可以线上预约充电桩,到站后即插即充。

除了在中国,大众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和 Electrify America 公司合作,计划到 2025 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建设 1,800 个快速充电站,并安装 10,000 个充电桩。届时,在两地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将比现在多一倍。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还与英国石油公司、西班牙伊比德罗拉公司和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等建立合作,为欧洲客户提供充电服务。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将在欧洲建设 18,000 个大功率充电桩,在中国建设 17,000 个快速充电终端。

除了让大众车主享受到便捷的充电服务,通过建设补能体系也可以为大众集团在未来提供一笔数目可观的能源服务收入,这也是大众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一环。

写在最后

把视野放在内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你会觉得大众的转型不引人注目。但是将立足点放在全球市场,你就会发现在大众 ID. 家族交付超过 50 万辆的时候,大部分老牌车企们才刚刚醒悟过来,后知后觉地起步追赶。

大家总在说「大象转身不易」,却看不到大象本身具有的体量和储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成熟可靠的 MEB 纯电平台,还是独立出来的软件部门 CARIAD,又或者是早早布局的成熟补能网络,大众在这一次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浪潮里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是举全身之力在完成着赛道的转变。

靴子不会在刚扔出手的时候就落地。但起码在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ID. 系列的口碑和销量正在不断爬升,自我革命下手最激进的大众也获得了下一场竞争的优先入场券。

九、能源低碳转型的原理?

能源转型的本质是由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由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特别是转向可再生能源。

从形态上看,能源转型可归纳为六个“化”:

第一,能源系统电力化。电可以代替能源的需求。比如,电可以变成热;现在大部分交通驱动力都可以用电来代替。所以今后能源系统一定是往电力化方向发展。

第二,电力系统低碳化。电力系统是化石能源供给,含碳量高,为满足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所以这个系统一定要低碳化。

第三,低碳系统分布化。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之一是分布很广、密度较小。如果把分散的能源集中利用,能耗比较大。因此,分散的能源需要分散化地利用,低碳系统也是分布化的。

第四,分布系统多元化。分布的系统不是单一的系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是多元化的分布系统。

第五,多元系统联网化。像互联网一样的,能源系统联系在一起以后才能更稳固。

第六,联网系统智能化。要用数字技术,云、大、物、移、智链实现联网的系统智能化。

十、华电能源能否华丽转型?

值得期待。华电正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可期。这种华丽转型是时代赋予华电的历史使命,华电人一定不辱使命,勇毅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