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环与闭环的区别?
区别如下:
1、工作原理不同
开环控制系统不能检测误差,也不能校正误差。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扰的性能都比较差,而且对系统参数的变动很敏感。因此,一般仅用于可以不考虑外界影响,或惯性小,或精度要求不高的一些场合。 闭环控制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反馈的重要作用,排除了难以预料或不确定的因素,使校正行动更准确,更有力。但它缺乏开环控制的那种预防性。如在控制过程中造成不利的后果才采取纠正措施。因此,一般广泛应用于对外界环境要求比较高、高精度场合。
2、结构组成不同
开环系统没有检测设备,组成简单,但选用的元器件要严格保证质量要求。闭环系统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3、稳定性不同
开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比较容易解决。闭环系统中反馈回路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二、加工中心半闭环与全闭环的优缺点?
全闭环与半闭环相对应,半闭环数控机床即机床靠伺服电机内部自带的编码器来反馈机床行走的状态,由于传动环节存在误差,所以半闭环数控机床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机床的行走状态,机床精度稍低一筹/ 而全闭环数控机床采用光栅尺对机床运动部件进行实时的反馈,通过数控系统处理后将机床状态告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系统指令自动进行运动误差的补偿,由于光栅尺反映的是运动部件的真实行走状态,通过补偿就减小了机床的运动误差,所以全闭环数控机床的精度就比较高.
三、什么是增长最快的新能源?
未来30年,能源中真正增长最快的是以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
达成碳中和的目的,从经济的角度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新能源的成本,这需要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应用带来的规模效应。二是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比如碳税和碳交易。
中国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减碳可帮助中国在能源、汽车等领域做到弯道超车,实现产业竞争力上的跨越。放的成本,比如碳税和碳交易。
四、j型增长的增长速率与关系?
增长速率是(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而增长率是(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j型曲线的增长率其实是不变的,曲线的斜率并不完全代表增长率。因为j型曲线显示的是世代重叠的个体。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保持不变,S型曲线中增长率与增长速度随环境阻力的增大而逐渐变小。
五、增长速率与增长率的关系?
1、公式不同:
(1)增长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出生率-死亡率
(2)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
2、概念不同:
(1)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
(2)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3、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 λ 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 λ=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 λ-1 ), λ 不变,增长率( λ-1 )也就不变。
再看增长速率,由于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基数不断增大,故这段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Nt λ -Nt)不断增多,除以时间以后即为增长速率,可以看出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种群数量,在坐标系中画出曲线,那么曲线的斜率就应该是种群增长速率而不是增长率。
(3)结论
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4、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成反比,不断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1)模型假设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 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值即增长率是不断减小;
当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增长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停止增加。
在S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由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小于死亡率增加的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等于死亡率的增加幅度,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而到了后半部分,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超过了死亡率的增加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至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和增长率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停止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坐标系中横轴仍表示时间,纵轴仍表示种群数量,那么曲线的斜率的含义就应该是不变的,即为种群增长速率。
(3)结论
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成反比,不断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六、mrpll与闭环mrp的区别?
闭环MRP与基本MRP的区别如下:
MRP (生产计划) + 能力需求计划 = 闭环MRP
闭环MRP + 经营计划、销售、成本核算、技术管理等 = MRP II
闭环M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闭环MRP理论认为,只有在考虑能力的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物料需求计划(MRP)才能保证物料需求的执行和实现。
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和执行控制。 在物料需求计划执行之前,要由能力需求计划核算企业的工作中心的生产能力和需求负荷之间的平衡情况。在闭环MRP之后,又发展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MRP-II)。
七、业绩增长与利润增长的重要性?
企业业绩增长与利润增长的重要性在于。业绩增长与利润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业绩与利润增长得越快,企业发展也就越快。因为企业业绩与利润增长了,企业可自主支配的资金也就增加了。
但应注意的是,企业不能为业绩和利润增长冲昏头脑,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时务必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防止投资失误。稳扎稳打,不断发展。
八、增长率与增长额的区别?
哈哈,这个其实不矛盾,题主只要把握住核心公式即可。其中m为所求的增长率,n为计算增长率的期间。
之所以出现n-1的问题,是混用了字母n,两处字母n所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
公式中的n表示的是计算增长率的期间,如计算2001~2004年间的GPD增长率,计算期间为2001~2002、2002~2003、2003~2004,n=3;而上文出现的n-1中的n,表示的是2001~2004年的自然年个数,2001、2002、2003、2004,n=4,n-1=3,实质是一样的。九、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区别?
有反馈的控制系统就叫闭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的控制系统就叫开环控制系统。 例如:一个加热的控制系统,不管温度,只管加热,就是开环控制系统。 如果一个加热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温度的反馈,控制加热的功率或者加热时间,这个加热控制系统就叫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当前控制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值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调整控制作用的系统 开环闭环的区别:
1、有无反馈;
2、是否对当前控制起作用。开环控制一般是在瞬间就完成的控制活动,闭环控制一定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可以借此判断, 闭环控制,从输出量变化取出控制信号作为比较量反馈给输入端控制输入量,一般这个取出量和输入量相位相反,所以叫负反馈控制,自动控制通常是闭环控制。比如家用空调温度的控制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控制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作为被控的输出以一定方式返回到作为控制的输入端,并对输入端施加控制影响的一种控制关系。在控制论中,闭环通常指输出端通过“旁链”方式回馈到输入,所谓闭环控制。输出端回馈到输入端并参与对输出端再控制,这才是闭环控制的目的,这种目的是通过反馈来实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是闭环控制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负反馈和正反馈从达于目的的角度讲具有相同的意义。从反馈实现的具体方式来看,正反馈和负反馈属于代数或者算术意义上的“加减”反馈方式,即输出量回馈到输入端后,与输入量进行加减的统一性整合后,作为新的控制输出,去进一步控制输出量。实际上,输出量对输入量的回馈远不止这些方式。这表现为:运算上,不止于加减运算,还包括更广域的数学运算;回馈方式上,输出量对输入量的回馈,也不一定采取与输入量进行综合运算形成统一的控制输出,输出量可以通过控制链直接施控于输入量等等。 闭环控制在各种控制实例中有具体的表现方式,比如上面举的汽车发动机燃烧控制。
十、开环步进与闭环步进的区别?
开环步进和闭环步进的区别在于驱动方式的不同。开环步进是指以固定的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按照脉冲次数驱动旋转,但无法准确控制旋转的位置。
闭环步进则采用反馈系统,通过接收到步进电机运动的实时位置信息来进行精确定位,达到准确控制的目的。
闭环控制比起开环控制在位置控制性能上更好,适用于高精度控制度要求的应用。但也因为有更多的控制步骤,复杂度与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