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为何造不出高端芯片?
一方面是芯片设计人才匮乏。芯片制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制造,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涉及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产业,所以对芯片技术人员的理论要求非常高。
另一方面是我国没有高端的光刻机。在芯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离不开光刻机,因为间隙的不断缩小,就不得不需要提高光刻机的精度,作为芯片雕刻电路图案的核心设备,光刻规的精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芯片制程的精度。
二、我国的材料领域到底哪些方面落后于世界?
谢邀,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人不请自来。
我国的材料科学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中国的钢铁产量是全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材料行业,但是,我国的钢铁冶炼仅仅限于中低端产品,高端高强钢、轴承钢等依然受制于人。
其次,中国为什么难造航空发动机,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材料不过关,航空发动机的叶片目前也是中国的软肋,虽然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单晶叶片,但要实现量产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革新的。
第三,中国的芯片也是被卡脖子的大问题,因为中国造不出高精度光刻机,而光刻机的设计制造也是一个涉及到材料科学的问题。
以上是我列举的几个典型的案例,毕竟我的专业偏金属,只能说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最后我想谈一下为什么国内材料行业发展疲软的原因,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首先,我国的材料行业产学研严重脱节,高校以论文为先,实验室研究成果动不动就是强度性能提升百分之一两百,但是从来不考虑如何实现量产和工业化制造。我大学期间接触了一个从德国马普所回来的教授,他告诉我德国的工厂企业里面就有自己的研究所,研究所内既有大学研究生,又有工厂技术工人,工人可以根据生产中的具体情况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实现产学研结合。
其次,材料专业在我国代表了低端制造业,而现如今低端制造业的利润极低,工作环境也差,自然也是挣不了多少钱。相比于来钱快的CS,金融和明星,各位的首选难道还会是制造业吗?人都是逐利的,这个社会很现实,你在低端制造业摸爬滚打拿着连自己都很难养活的工资,难道还会有勇气去谈恋爱结婚成家?
最后,国内大学招收的材料学生实在是太多了,但凡是个有理工科专业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了材料专业,但是其中真正做出来实际成果的又有多少?海量的材料科学学生让这个容量本就小的行业越来越卷,研究生遍地走,博士也很难找到一份特别令人满意的工作,以至于成为四大天坑专业。如今对材料专业的全方位劝退工作也许能够改善一下材料滥招生的现状吧。
于我而言,生化环材也许永远不应该劝进,但是也请各位不要张口闭口就是“狗都不学”,因为总得有人要去学,国家要实现高端工业化,实现产业转型,制造业这道坎必须迈过去。我们作为天坑中人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思想斗争的,所以,别人不了解疯狂劝退没有关系,自己心里还是要有点数的,和预设立场的人辩论又有何意义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三、为何我国现代化银行的历史落后于西方?
中国现代金融落后于西方是因为起步太晚,还有就是中国的经济底子太薄。
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大国早在18世纪就已经有了金融市场,虽然中间中断过一段时间,但算起来怎么也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设立金融市场,不过数十载而已。而国民经济也基本上在1978年才开始步入正轨(之前大跃进和文革对国民经济破坏太严重了)。
四、为什么我国的计算机科技领域发展了十几年水平依旧落后国外这么多?
我是做智能家居操作系统的,写了将近20年软件,错过了无数次发财的机会,也错过了将疼寻干掉的一次机会,我说说为何落后。的确是落后,就看智能家居这个行业,软件也是大把的需要,但是为何没有国内佳作,主要原因是一个快字害了大家,为了大干快上立刻要效益,就很急,所有人都急,老板急,官员急,学生急,毕业生急,有工作的急,没工作的也急,软件行业就是个深山打铁的行业,出来拼刺刀最后都剩王八拳了。以前开发数据库软件,单位急着要上项目批预算,领导要结果要规模要数字,供应商要盘子要利润,唯独没有人关心这个软件是怎么写的,软件这个事儿不简单也简单,就是耐下心来,做一些基础工作,不要想着发财,疼寻在这个年代里起了特别不好的作用,大家都急着发财,拿开源改个名字就叫原创,要不然就是骗点钱收购,而没有人看长线,甚至看半年都被说成神经病,而软件的基础在于底层的积累,就是那些库,那些模块,那些小软件小工具,才能堆积起微软,甲骨文这样的软件巨头。因为没有这些积累,都在拼名头,拼背景,拼补贴,然后上市,骂街,而且我觉得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国人唯一一个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我们从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发牢骚完毕,多谢观看。
五、苹果A8芯片搭载GPU,为何在移动设备领域引起轰动?
苹果A8芯片搭载GPU,为何在移动设备领域引起轰动?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在移动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备受瞩目,其自研的A系列芯片更是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其中,苹果A8芯片作为当时的旗舰处理器,搭载的GPU尤为引人关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GPU的基本概念。GPU,即图形处理器,是专门用于图形渲染和视频处理的芯片。相比于中央处理器(CPU),GPU在图形计算方面具备更强的性能。在移动设备中,GPU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决定了设备在图形游戏、视频播放和图像处理方面的表现。
苹果的A8芯片在搭载的GPU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先,它采用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PowerVR GX6450 GPU架构,具备六个独立图形核心,相比上一代A7芯片的四核要更加强大。这使得A8芯片在处理图像时能够更快速、流畅地完成任务,同时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形效果和更高的分辨率。
其次,苹果A8芯片的GPU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提升,在软件优化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苹果利用自家的Metal技术,将GPU的潜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通过更低的图形驱动开销和更高的图形渲染效率,A8芯片能够在游戏和图形应用中大幅提升性能和能效。
此外,苹果A8芯片搭载的GPU还具备极高的集成度和卓越的功耗控制。这不仅意味着A8芯片能够在GPU性能上胜过很多竞争对手,还使得其在能耗管理方面更加出色。换言之,A8芯片在提供出色图形性能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电池续航能力。
上述这些因素使得苹果A8芯片搭载的GPU在移动设备领域引起了轰动。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芯片获得更快速、流畅的游戏体验,更高清、逼真的图形效果以及更高效的图像处理能力。同时,A8芯片的卓越能效也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时间,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苹果A8芯片搭载的GPU带来了移动设备领域的巨大突破,其出色的图形性能和能效表现使得它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处理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苹果公司继续在芯片技术方面的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移动设备体验。
谢谢您阅读本文,相信通过了解苹果A8芯片搭载的GPU,您对移动设备中的图形性能和能效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六、为何在工业革命时代那么牛逼的那些欧洲发达国家,如今在互联网领域落后那么多?
1、语言割裂,市场不大。
欧盟虽然很大,但却是几十个国家拼凑而成的,文化分裂,语言不统一。人口最大的是德国,但也只有八千万人口。
互联网跟制造业不同,你想想,德国互联网用德语、法国用法语……欧洲多语言就是它最大的障碍。他们发展互联网,由于文化、语言不通,成本非常高昂。
而美国3亿多人口,而且英语世界通用。中国人口13亿,统一用汉语。你知道的,互联网最重要的便是用户量。欧洲割裂的语言和文化,让它们很难拥有高用户量。但中美不同,两个国家都有非常多的用户群可以发展。
2、赢者通吃。
互联网行业其实有马太效应,赢者通吃。当可以选择用13亿用户的Facebook,认识全世界的人,欧洲谁会用自家用户有限的社交网络?而中国拥有政策限制,因此本国很多的互联网企业拥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13亿人口,足够笑傲互联网领域了。
3、高福利高税收。
欧洲高福利很多人羡慕,但高福利的代价是高税收,人民拥有高福利,因此很多人就没有创业的动力,再加上企业、个人的高税收,因此很多人没有创业的动力。
互联网时代,中国美国都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可以这样说,假设中国产业升级成功、晋级为发达国家,中国弯道超车,遥遥领先全世界的行业,最有可能的便是互联网。因为中国拥有互联网时代,最最大的优势:人多。
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正是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事实上,我们如果超越了美国,最先超越的,很大可能会是在互联网领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