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c的芯片是arm还是amd?
mac最新芯片m1是基于arm构架设计制造。
二、苹果Mac电脑会采用ARM芯片吗?
关于苹果将在Mac产品线上使用ARM架构处理器这件事,事实上早已成为业内的江湖传说。但在经过了时间的发酵之后,近日有传言称,苹果前高管、Be, Inc创始人Jean-Louis Gassé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方面正在开发基于ARM架构的Mac产品,而这一处理器则正是其自家的A系列。
ARM版Mac,苹果或许早已在准备
此前分析师郭明錤在相关报告中,除了爆料苹果为MacBook用户提供剪刀式开关键盘的消息外,还透露了一些其它的信息。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苹果将在今年底前发布首款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Mac系列产品,而其出货时间则为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
事实上,Mac系列产品换用ARM并不那么出人意料,因为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在其创立的NeXT电脑发布会上就曾直言,“我们重要的硬件架构每隔十年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变化”。而在Mac至今为止26年的历史中,也已经经历过了从摩托罗拉68000到IBM PowerPC 601,再到Intel X86处理器的三次重大架构变化。
没错,其实苹果与Intel合作的历史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久。在2005年6月6日,乔布斯与穿着宇航服的英特尔前CEO保罗·欧德宁共同宣布,Mac将抛弃IBM的PowerPC转向Intel的X86架构,半年后搭载了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的新款MacBook Pro亮相,也正式标志着代PowerBook G4产品线的寿终正寝。
除了乔帮主的十年周期论之外,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苹果近年来的动作或许也在暗示Mac产品线将做出一些改变。在去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方面推出了Project Catalyst项目,这一项目将帮助开发者使用UIKit框架来创建Mac版本的iPad应用,并且macOS Catalina 10.15也已经支持运行iPad应用。同样在去年,苹果为其在2014年推出、可共同运行于macOS和iOS平台的Swift语言,带来了全新的UI框架——SwiftUI,而后者已经能够适配目前所有的苹果旗下产品。
再加上在去年年中,苹果方面还挖来了ARM公司的芯片设计首席工程师迈克·费立波(Mike Filippo),用于填补拉德·威廉姆斯三世(Gerard Williams III)离职之后留下的职位空缺。而后者在更早之前,也曾经是AMD与Intel的关键芯片设计师之一。
苹果意图掌控核心科技
对于苹果这家拥有着独特基因的企业来说,掌控核心科技毫无疑问一直都是其指导思想。当然,从X86到ARM,苹果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成本、平台融合,以及争夺移动办公市场,显然也都可能是其选择调整方向的缘由。
作为供应链管理大师,库克对于成本控制的敏感性自然无需多言。而Intel与ARM两家公司则完全不同,前者靠售卖成品芯片,而后者则主要进行架构及指令集的授权,因此使用ARM架构除了会带来更大的自由性之外,将IC代工制造、封装与测试交由第三方合作伙伴,无疑也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留给苹果的利润自然也就更为可观。
但使用了ARM芯片之后,iPad与Mac产品线是否会出现内耗的问题,只能说,如今早就不是乔帮主主导的时代了,在职业经理人库克的指挥下,苹果对于利润的追求压倒了一切。其实现阶段苹果的产品线就已经非常复杂,可以说是几乎是尽可能的覆盖了每一个所能够染指的市场。
目前,ARM版PC给用户的印象,就是性能差不少、功耗更低、续航时间更长,以及售价更价格等等,而这一点也恰好能够帮助苹果找准这类产品的市场定位。在利润至上的指导思想下,预计未来在产品定位上ARM版Mac会舍弃高性能,主打便携、长续航、轻应用等移动办公需求,并作为X86架构Mac系列产品的补充,定位也或将会介于Mac与iPad Pro之间,或许还颇有一些当初上网本的味道。
从ARM到X86,苹果准备好了吗?
从ARM换到X86架构,外界争议的焦点或许会集中在性能方面。毕竟ARM作为在移动端广泛使用的架构,其优势就是在同样低功耗的情况下性能更高,但天花板却很低,想要通过提高功耗来提升性能并不那么容易,而X86架构则恰好相反,高功耗往往也就代表着高性能。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进入64位时代开始就一直代表ARM架构设计最高水平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早已是尺寸越来越强大了。不仅在iPhone XS系列上使用的A12处理在GeekBench 4的单核性能中,以6.7%的领先幅度压倒了Intel i5-7260U,甚至在最新款iPad Pro在视频剪辑上的流畅度,更是远超13寸的高配MacBook Pro。尽管这其中还有包括软件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已经摸到了Intel和AMD消费级处理器的尾巴。
更为关键的一点,则是苹果基于ARM(Big.Little)架构处理器的测试结果在曝光后,已经让外界惊叹。其中一款是搭载了主频为3.4GHz的10核处理器,与一款主频为3.19GHz的12核处理器,两款处理器的单核成绩分别为7335和6912,多核成绩分别是20580和24240,毫无疑已经达到了X86架构处理器的水准。
除了性能,软件生态的变化对于开发者来说显然也极为至关重要。关于这一点,且不提此前苹果方面已经为跨平台融合进行了种种努力,就说当年还在使用GCC(GNU编译器套件)的苹果,硬是几乎从无到有实现了从Power PC至X86的迁移,因此对于这这种架构的切换显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即便不行,要求开发者封装ARM与X86两种架构的二进制文件,以兼容两种架构的折中办法其实也并不是不可行。
更何况,用ARM替换X86对于整个生态来说,或许都是有利的。目前iOS与Mac OS都是采用Xcode作为IDE(集成开发环境),但由于使用两种架构,苹果必须对两种架构都做编译优化,如果能用同一种架构则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下降。
即便有如此之多的理由来支撑ARM架构Mac系列产品的诞生,但我们对这类产品的未来,仍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纵观Mac系列产品的历史,其最大的一次机遇期,就是在2005年从Power PC拥抱了Intel X86架构之后,这一改变让Mac机型终于能够用上Windows系列,也使得其拥抱了主流市场,并直接促成了大量消费者的购买。
有鉴于此,在没有了Windows系统之后,Mac这样的PC产品很有可能既不能获得此前Mac系列产品用户的青睐,同时在移动端的需求还有iPad Pro这类机型来抢占,最终或许还会落得两头不讨好的结局。
那么,你看好这次或将会到来的Mac产品线改变吗?
三、arm芯片?
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四、自主arm芯片
自主arm芯片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是近年来中国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和投入,自主arm芯片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备受瞩目。
自主arm芯片的背景和意义
自主arm芯片是指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在当前全球芯片市场中,arm架构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架构,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都在使用arm芯片。然而,由于arm公司总部位于英国,并不包括在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加大在自主芯片设计和生产领域的投入,力求打破对外依赖,提高技术自主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自主arm芯片的研发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进程,还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研发自主性,增强我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力。
自主arm芯片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中国在自主arm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厂商如华为、全志等都推出了自主设计的arm芯片,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显不足。自主arm芯片研发面临着技术实力、人才储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研发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拓展合作关系。
此外,自主arm芯片在生态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瓶颈,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加强与软件、硬件厂商的合作,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使得自主arm芯片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自主arm芯片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中国政府也将进一步支持自主arm芯片的研发和推广,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同时,中国企业也需要加强自身技术研发实力,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推动自主arm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自主arm芯片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相信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为我国科技自主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五、国产arm芯片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产ARM芯片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ARM芯片作为移动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的核心处理器,其性能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体验。过去,国内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的ARM芯片,但如今国产ARM芯片已经崭露头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产ARM芯片的意义
1. 提升信息安全
国产ARM芯片的出现对于信息安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使用进口芯片的产品,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国产ARM芯片经过多次安全测试和加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提高了信息安全的水平。
2. 推动国内芯片产业升级
国产ARM芯片的出现为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芯片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国内生产的ARM芯片代表着国产芯片的发展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国产ARM芯片能够与国际品牌相媲美甚至超越,推动国内芯片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3. 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过去,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芯片,长期以来面临着技术输出受限、价格波动等问题。而国产ARM芯片的崛起,能够有效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性,保证产品的供应稳定性,避免了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风险。
国产ARM芯片的优势
1. 技术实力的提升
国产ARM芯片在技术实力方面有了长足的提升。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强化,使得国产ARM芯片在性能、功耗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相比之下,进口芯片虽然品牌知名度较高,但在性价比和适应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降低成本
国产ARM芯片的推出有效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进口芯片价格较高,因为存在技术输出费用和知识产权费用等问题。而国产ARM芯片由于自主研发和生产,减少了进口环节和中间商赚差价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3. 拓展市场空间
国产ARM芯片的崛起拓展了国内市场的空间。过去,国内市场主要被进口品牌占据,国产芯片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但是,随着国产ARM芯片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内芯片的品牌认知度,也能够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实现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国产ARM芯片的挑战
1. 技术突破难度
国产ARM芯片在技术突破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国外芯片巨头在技术研发和专利积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难以被迅速超越。国内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够在技术上与国际竞争对手保持一定的差距。
2. 品牌认知度的建设
目前,国内芯片品牌的认知度相对较低。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国产ARM芯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加大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芯片品牌。
3. 安全性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产ARM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其安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企业需要加强芯片安全性的研究和应用,防止出现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等问题,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国产ARM芯片的崛起给国内芯片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内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品牌认知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相信在国内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国产ARM芯片一定能够持续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六、arm电脑芯片?
ARM公司以及ARM芯片的现状和发展,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ARM芯片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具有多芯核结构的ARM芯片。列举了主要ARM芯片供应商,其产品以及应用领域。
非常流行的ARM芯核有 ARM7TDMI, StrongARM, ARM720T, ARM9TDMI, ARM922T, ARM940T, RM946T, ARM966T, ARM10TDM1等。自V5以后,ARM公司提供Piccolo DSP的芯核给芯片设计者,用于设计ARM+DSP 的SOC (System On Chip) 结构的芯片。
此外,ARM芯片还获得了许多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供应商的支持,比较知名的有:Windows CE、Linux、pSOS、VxWorks Mucleus、EPOC、uCOS、BeOS等。
随着国内嵌入式应用领域的发展,ARM芯片必然会获得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ARM芯片有多达十几种的芯核结构,70多家芯片生产厂家,以及千变万化的内部功能配置组合,给开发人员在选择方案时带来一定的困难。
七、arm芯片品牌?
ARM公司自1990年正式成立以来, 在32位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PU)开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其结构已经从V3发展到V7。由于ARM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IP(Intelligence Property)提供者的身份向各大半导体制造商出售知识产权,而自己从不介入芯片的生产销售,加上其设计的芯核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等显著优点,因此获得众多的半导体厂家和整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在32位嵌入式应用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占有75%以上的32位RISC嵌入式产品市场。
在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应用领域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
八、arm 芯片历史?
ARM芯片的发展历程
1.1 ARM芯片概述
ARM产品的分类方式有几种,可以按照冯若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分类,也可以按照ARMv1、ARMv2、ARMv3、ARMv4等构架来分类。然而从1983年开始,ARM内核共有ARM1、ARM2、ARM6、ARM7、ARM9、ARM10、ARM11和Cortex以及对应的修改版或增强版组成,越靠后的内核,初始频率越高、架构越先进,功能也越强。目前移动智能终端中常见的为ARM11和Cortex内核。
1.2 ARM系列芯片
Ø ARM7微处理器系列
1994年推出,使用范围最广的 32 位嵌入式处理器系列。 0.9MIPS/MHz的三级流水线和冯诺依曼结构。ARM7系列包括ARM7TDMI、ARM7TDMI-S、带有高速缓存处理器宏单元的ARM720T。该系列处理器提供Thumb 16位压缩指令集和EmbededICE软件调试方式,适用于更大规模的SoC设计中。ARM7TDMI基于ARM体系结构V4版本,是目前低端的ARM核。
Ø ARM9微处理器系列
ARM9采用哈佛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分属不同的总线,可以并行处理。在流水线上,ARM7是三级流水线,ARM9是五级流水线。由于结构不同,ARM7的执行效率低于ARM9。基于Arm9内核的处理器,是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开发平台。广泛用于各种嵌入式产品。它主要应用于音频技术以及高档工业级产品,可以跑Linux以及Wince等高级嵌入式系统,可以进行界面设计,做出人性化的人机互动界面,像一些网络产品和手机产品。
Ø ARM9E微处理器系列
ARM9E中的E就是Enhance instrcTIons,意思是增强型DSP指令,说明了ARM9E其实就是ARM9就一个扩充,变种。ARM9E系列微处理器为可综合处理器,使用单一的处理器内核提供了微控制器、DSP、Java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极大的减少了芯片的面积和系统的复杂程度。ARM9E系列微处理器提供了增强的DSP处理能力,很适合于那些需要同时使用DSP和微控制器的应用场合。
Ø ARM10E微处理器系列
ARM10E系列微处理器为可综合处理器,使用单一的处理器内核提供了微控制器、DSP、Java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极大的减少了芯片的面积和系统的复杂程度。ARM9E系列微处理器提供了增强的DSP处理能力,很适合于那些需要同时使用DSP和微控制器的应用场合。ARM10E与ARM9E区别在于,ARM10E使用哈佛结构,6级流水线,主频最高可达325MHz,1.35MIPS/HZ。
Ø ARM11微处理器系列
ARM公司近年推出的新一代RISC处理器,它是ARM新指令架构——ARMv6的第一代设计实现。该系列主要有ARM1136J,ARM1156T2和ARM1176JZ三个内核型号,分别针对不同应用领域。ARM11的媒体处理能力和低功耗特点,特别适用于无线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其高数据吞吐量和高性能的结合非常适合网络处理应用;另外,也在实时性能和浮点处理等方面ARM11可以满足汽车电子应用的需求。
1.3 Cortex系列
ARM公司在经典处理器ARM11以后的产品改用Cortex命名,并分成A、R和M三类,旨在为各种不同的市场提供服务。
ARM Cortex-A 系列应用型处理器可向托管丰富OS平台和用户应用程序的设备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超低成本手机、智能手机、移动计算平台、数字电视和机顶盒到企业网络、打印机和服务器解决方案。ARM在Cortex-A系列处理器大体上可以排序为:Cortex-A57处理器、Cortex-A53处理器、Cortex-A15处理器、Cortex-A9处理器、Cortex-A8处理器、Cortex-A7处理器、Cortex-A5处理器、ARM11处理器、ARM9处理器、ARM7处理器,再往低的部分手机产品中基本已经不再使用。
ARM Cortex-R实时处理器为要求可靠性、高可用性、容错功能、可维护性和实时响应的嵌入式系统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Cortex-R 系列处理器通过已经在数以亿计的产品中得到验证的成熟技术提供极快的上市速度,并利用广泛的 ARM 生态系统、全球和本地语言以及全天候的支持服务,保证快速、低风险的产品开发。
ARM Cortex-M处理器系列是一系列可向上兼容的高能效、易于使用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满足将来的嵌入式应用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功能、不断增加连接、改善代码重用和提高能效。Cortex-M 系列针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MCU和终端应用(如智能测量、人机接口设备、汽车和工业控制系统、大型家用电器、消费性产品和医疗器械)的混合信号设备进行过优化。信号设备进行过优化。
九、主板芯片上有东西嘛?
计算机主板上面有以下东西:
一.1是整合音效芯片,2是I/O控制芯片,3是光驱音源插座,4是外接音源辅助插座,5是SPDIF插座。
二.CPU插座。CPU插座根据CPU封装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一种是Socket7插座,是 Pentium级别的CPU使用的,在主板上是一个接近正方形的白色扁平插座,边上带有一个 金属把手,将把手提起来,就可以让CPU自由放入插座中,然后按下把手,就可以将CPU夹紧在插座上面。
十、arm芯片原理?
1 arm芯片原理是arm架构原理。
2 ARM公司以及ARM芯片的现状和发展,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ARM芯片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具有多芯核结构的ARM芯片。列举了主要ARM芯片供应商,其产品以及应用领域。举例说明了几种嵌入式产品的最佳ARM芯片选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