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片被静电击穿有什么特征?
当带有相反极性静电的物体靠近时会发出“啪”的声音并伴有光产生,这就是静电释放(Electro Static Discharge,ESD)现象。
静电释放产生的电气噪声会对逻辑电路形成干扰,引起电脑随机性误动作或运算错误。
静电释放还会击穿电脑芯片,而且看不出一点蛛丝马迹。可以说,静电是电脑的无形杀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电脑里的CPU芯片、内存芯片和主板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大多为CMOS(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CMOS器件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因此使用范围很广。
然而,它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输入阻抗大,容易被静电击穿。
二、电源被静电击穿?
说实话,电源并不容易损坏,特别是从主板接口导入的静电,通过主板去损坏电源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电源损坏,大多是开关管击穿,这将导致电源盒内的保险丝熔断,很容易看出来。其他控制部分损坏一般没有明显的特征,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仪表检测。如果能确认是静电损坏,应该说相当大的可能是主板出现问题。
三、多少静电能对芯片击穿?
如果没有ESD保护电路,只需要低至10V的静电即可造成芯片损坏。
一个芯片在安装到板子上后一般是有更好的可靠性。电源连接处有旁路电容,可以承受相当大的放电。连接到板子的输入输出一般有串联的电阻以及PCB走线的电感。到地的电容,即使是从PCB走线上的到地电容,增强了避免损害、承受静电放电的能力。
您可以使用额外的钳位二极管或者类似齐纳管的器件1,它们能大大提高您整个产品或设备的ESD承受能力。
四、主板被静电击穿的概率?
一般情况下静电不是很强,击穿损坏主板的概率不大。只有静电超过了一定强度后,比如雷电进入电脑机箱,才会造成主板元件击穿损坏。所以夏季雷雨季节一定要注意安全。
产生静电主要原因是冬天人们穿的外套含有较多化纤成份,这些材料与毛衣等织物摩擦极易产生静电。
当静电电压大于3500伏时人体才能直接感觉到。人在抬起手臂时会产生大于100伏的静电电压,站立会产生1000~1500伏的静电电压,行走或滑行时会产生2200~30000伏的静电电压。静电被称为《隐藏的危害》
五、485芯片被击穿电流多大?
根据我的了解,485芯片的击穿电流通常在几十毫安到几百毫安之间。然而,具体的击穿电流取决于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如果您需要准确的击穿电流数值,请参考相关芯片的技术规格书或联系芯片制造商以获取详细信息。
六、电脑芯片击穿
探讨电脑芯片击穿的影响
近年来,关于电脑芯片击穿的话题备受关注。这一现象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烈讨论。本文将就电脑芯片击穿的概念、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展开深入探讨。
什么是电脑芯片击穿?
电脑芯片击穿是指在电子设备中发生的一种危险现象,即由于外部电压、电流等因素过高,导致芯片内部的重要元件(例如晶体管)失效,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击穿现象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甚至损坏硬件的风险。
电脑芯片击穿的原因
电脑芯片击穿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造成的:
- 1. 过电压: 外部电压超过了芯片承受范围,造成内部元件击穿。
- 2. 过电流: 过高的电流导致芯片内部部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击穿现象。
- 3. 静电放电: 静电在操作过程中积累过多,一旦放电到芯片,可能导致击穿。
- 4. 温度过高: 高温环境下芯片可能承受不住电压和电流的冲击,容易发生击穿。
电脑芯片击穿的影响
电脑芯片击穿的影响不仅限于硬件损坏或设备故障,还可能对用户数据和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一旦芯片击穿,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泄露或被篡改,给个人和机构带来严重损失。
解决电脑芯片击穿的方案
为有效应对电脑芯片击穿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 1. 电压、电流保护: 设计合理的电路保护装置,防止外部过电压、过电流对芯片造成损害。
- 2. 静电防护: 在设备制造和操作中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减少静电对芯片的影响。
- 3. 散热设计: 优化散热系统,确保芯片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运行,减少温度对芯片的不良影响。
- 4. 数据备份: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芯片击穿导致数据损失,保障数据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脑芯片击穿的风险,保障设备和数据的安全稳定运行。
七、cpu被静电击穿能修复吗?
不能修复
1cpu被静电击穿不能修复,因cpu内部线路结构复杂结构线路细微维修成本高且维修难度大,由于内部采用封胶处理,不具备受损击穿维修条件,
2静电击穿后造成内部电路结构发生短路造成结构异常,无法更换内部受损部位进行维修。所以cpu被击穿不能修复
八、怎么识别主板是否被静电击穿?
按规定,接线是要全断电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投影、电脑都不带电,如果再说的死板点,你自己都要做防静电处理,比如带静电手环或者手套。你仔细观察其实VGA插口每次接驳的时候都会有火花,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引起电脑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拨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
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号短路等。
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清洗 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灰尘是主板最大的敌人之一。最好注意防尘,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当然我们可以用三氯乙烷--挥发性能好,是清洗主板的液体之一。还有就是在突然掉电时,要马上关上计算机,以免又突然来电把主板和电源烧毁。流程。 BIOS 由于BIOS设置不当,如果超频……可以跳线清处,摘重新设置。如果BIOS损坏,如病毒侵入……,可以重写BIOS。因为BIOS是无法通过仪器测的,它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的,为了排除一切可能导致主板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好把主板BIOS刷一下。拔插交换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拿到一块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扫一下,看看没有没烧坏的痕迹,外观有没损坏,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能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1).如果连线断,我们可以用刀把断线处的漆刮干净,在露出的导线处涂上蜡,再用针顺着走线把蜡划去,接下来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银溶液。接着就要用万能表来确认是否把断点连接好。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断点接好就可以了。注意要一个一个的连,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线间的距离很小,弄不好就会短路了。(2).如果是电解电容,可以找匹配的换掉。万能表、示波器工具 用示万能表、波器测主板各元器件供电的情况。一个是检测主板是否对这部分供电,再有就是供电的电压是否正常。 电阻、电压测量: 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
九、请问请教怎样判别LED芯片是否静电击穿?
LED被静电击穿是指LED晶片两个电极层之间由于外界电荷转移,导致两层之间形成一个电压,当电压没有超过LED晶片电极层的承受时,不会发生击穿现象,但一但电荷继续累加,达到其最高承受点时,电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放电,导致在电极层见瞬间烧熔一个孔,从而会出现漏电;
静电强度以及放电时间不同其杀伤力也大不相同,刚好是临界点的,一般是电极附近形成一些极小的放电孔,出现几十微安到几百微安的反向漏电,强度大放电时间快的则直接烧接近短路,或者十几到几十欧姆的电阻;
被静电击穿的其光电参数一定发生,最必然的是其反向漏电流一定出现;
不同企业的LED采用不同的发光晶片,其抗静电高低也大不相同,这正是其重要可靠度的体现,目前市场上更是不少鱼目混珠的LED产品;用户选择时一定要注意; 静电击穿有正向击穿和反向击穿,但就LED而言,通常正向的抗静电能力稍强于反向; 反向击穿,如果是一个恒定的高电压击穿的话,通常是大电流将晶片烧开路为止,这与静电击穿有所分别·· 更多静电击穿以及想了解LED抗静电测试仪器的话,可随时致电我135-3981-7084刘工(台湾焯钺半导体静电测试仪专业客服工程师)
十、静电击穿原理?
原理:
由静电引起元器件的击穿是电子工业中静电危害的主要方式。在强电场中,随着电场强的增强,电荷不断积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电介质会失去极化特征而成为导体,最后产生介质的热损坏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
介质击穿分热击穿、化学击穿和电击穿三种形式。(1)热击穿介质工作时,当损耗产生的热量大于介质向周围散发的热量时,介质的温度迅速升高,导电随之增加,直至介质的热损坏。可见热击穿的核心问题是散热问题。所以热设计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2)化学击穿在高压下,强电场会在介质表面或内部的缺陷小孔附近产生局部空气碰撞电离,引起介质电辉,生成化学物质--臭氧和二氧化碳,使绝缘性能降低,致使介质损坏。(3)电击穿 电击穿是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被击发出自由电子而引起的。自由电子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从而破坏介质的绝缘性能。可见电击穿的本质是电荷积聚所致,因而防止电荷积聚就可防止电击穿。一般把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临界场强称为击穿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