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的最小包装是指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药品最小零售包装是指药品出厂的最小包装,以国家或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包装规格为准。
二、西影智慧医疗是今年上市吗?
不是,该机构打着西门子公司的套牌,西影智慧医疗APP盗用西门子医疗公司信息做的虚假宣传,把平台包装成高大上的公司背景,以公司要上市为由头,招股投资。网络投资理财骗局,老年人是重灾区,大多是被高回报吸引,这也正是犯罪份子的手段所在。贪婪是人类的原罪,只看见利益,看不到风险。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额利润的后面必定有高风险伴随。
三、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存放于何种环境?
使用管理措施
1
各科室领去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清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货架上,拆除外包装后,应分类放置于无菌物品存放间。一次领用不宜过多,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使用。
2
医务人员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仔细检查小包装是否破损、失效、产品是否洁净、霉变、标识是否清楚。如发现质量可疑产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
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临时开启,立即使用,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在操作中一次性用品疑被污染或已经被污染,应立即更换;禁止重复使用,防止因消毒灭菌及安全问题没有检测,用后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4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发放,严格实行以旧换新制度,发放与回收应保持一致,账物相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用后管理
1
各科室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后应做好登记,登记内容:姓名、物品名称、型号规格、灭菌批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名称、使用数量、销毁使用日期、消毒毁形方法、经办人。
严格实行一人一份一物一用一消毒,用后的一次性废用医疗用品立即毁形、浸泡,供应室每日清点、回收已毁形浸泡数,收多少,发多少,并签字存档,对不符合规定者,回收人员及时与相关科室交换意见,职能科室协助管理、检查、监督,严格管理,控制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的流失。
严禁不毁形浸泡、乱丢弃。每月回收处理站集中回收,并记录每次回收的时间、重量,实行交物人、收物人签名,严禁交给其他非指定的单位或随意丢弃。
2
浸泡一次性医疗废物的消毒液每日更换,注明消毒液的名称浓度以及更换日期,并加盖浸泡。(3)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丢弃、出售、赠送,也不得混入普通生活垃圾中。
督查
医务科、护理部采取不定期抽查,列入考核内容,抽查不合格的科室,和科室目标管理奖挂钩。
四、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的区别?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
药品包装是指原用适当的材料或容器、利用包装技术对药物制剂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灌)、封、装、贴签等操作,为药品提供品质保证、鉴定商标与说明的一种加工过程的总称。
五、医疗盒子是什么?
是一种用于装载医用工具和器械的容器,是医疗机构必备的重要工具。
医疗盒子可以是材质厚实的箱子、柜子,也可以是轻便的背包、手提袋等,样式和形状也不尽相同,各种类型的医疗工具也有不同的收纳方式。在通常情况下,医疗盒的种类也分为手术器械盒、药箱、急救箱、注射器盒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医疗专用盒子能够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的医用利器储存体系,更加方便医疗工作者的操作和管理。
六、整形专家是怎么包装出来的?
不管什么人只要一包装,就是专家。对于医疗人员,国家确实有一个评判专业水平的标准,但到了民营医院,就没有这一说了。国家的评判体系是职称体系。对于那些获得“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除非作弊,水平还是比较可靠的。医生的职称分初、中、高三级:初级职称为医士、住院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是一个基于公立医院的标准,对于民营医院,那就是乱七八糟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可以称之为“主任”。他们也有说法,或说此人乃“医疗器材管理科”的主任,或编一个名头,总之,主任!呵呵。
且看整形医院医生的包装技巧:
1、隐瞒出身; 中国的整形,历史本来就很短。中国整容,那历史更短。整形,医学上为畸形矫正,国内开展比较早的确有其人。整容属于美容手术,国内广泛开展的历史约20年左右。而外科在中国的历史本来就不长,那些吹嘘自己有30多年整容经验的,怕90%都是假的。 目前国内的整容医生,大部分是其他科室转过去的。有普外科的,有骨科的,还有儿科的,还有护士,哈哈,我所认识的几个民营医院的护士,都说自己拿了刀。你想,病人被麻醉了,怎么知道谁下的刀呢? 出身没有几个是整形外科的,本来这个专业开的学校就很少,于是用学校名称代替。那些从业时间少于10年的医生,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选择他们。2、虚构资历 到韩国旅游一下,就成了某地区韩式整形的权威。到上海或北京进修一下回去,就变成来上海或者北京的专家。3、拜码头,卖师承 中国的医疗资源高度集中,而某些学科的发展非常不均衡,所以学霸常见,派系众多。如果想在某学科立足,没有好的老师,尤其是外科,显然非常困难。所以拜码头,吹嘘自己的师承是很多国内医生的看家本领。
扯开谈点,福建莆田人看准了国人整容消费的巨大市场,很想做,但苦于整形学科的专家都缺乏知名度,且没有市场号召力,所以及时推出韩式概念,把韩国的医疗技术吹嘘一番,以弥补从国内塑造专家的困难,应该说是很高明的市场策划。因为国内的学术状况,怕还真的出不了哪位极具市场感召力的整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