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怎么看百度无人驾驶萝卜快跑?
坐标上海,今天用萝卜快跑APP叫了几次百度的无人驾驶接送服务。
定点接送服务还算便利,体验良好。
听说下班可以打自动驾驶的车了?https://www.zhihu.com/video/1425050649248067584打车体验
从 app 体验来看,很接近滴滴打车。
APP下单等候,试验车辆接单, 大概三分钟后车辆到达,上车后有一个启动按钮, 之后车辆启动。
因为选择路线较短,大概五分钟之后就到达了。往返我都使用的百度萝卜快跑APP 服务
大概与滴滴打车用时一致,考虑到我打车的时候是高峰期,滴滴叫车会有一段等待时间。 萝卜快跑提供的服务是相对更快的。
展现的技术细节
去程整体四公里过程出现了三次接管,这是让我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我了解到的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实力比这个表现确实要好。 可能是因为刚开始试运行, 某些路段还没有实际进入优化范围。
返程没有出现接管,但是出现了一次急刹, 车内有一个女声提示, 不好意思,刹车太猛了。
第一次接管
这次接管来自于无保护左转, 不是因为出现危险状况,而是在无左转灯的十字路口。因为路试车辆整体驾驶策略相对保守,对于直行车辆选择让行,而此时直行车辆过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安全员选择干预。
无保护左转https://www.zhihu.com/video/1425050980799356928无保护左转确实比较难实现,尤其在直行车辆过多的情况下。
返程也有一个左转路口,车辆显著减少, 此时左转就处理的很好。
第二次接管
这个接管很危险, 来自于未识别到的事故车辆。
一辆MINI 穿过隔离带,半个车身到了我们所处的车道上。
安全员选择急刹。
第三次接管
来自于地铁站旁的十字路口掉头,该路口人流量车流量都非常大,此时安全员选择了接管完成。
可能也是为了运营效率, 不能过度等待。
急刹
可能是高精地图的问题, 在靠近路边的时候突然出现一次急刹,此时并没有发现有误识别的车辆显示。
当然也可能是此时雷达检测到一个障碍物,此时置信度较高, 虽然视觉没有识别到,但是也被判断成物体。
这是一个Bug, 朋友在体验时在同一位置也出现急刹。
技术亮点
优秀的 HMI 显示
HMI显示https://www.zhihu.com/video/1425047020248023040接近人类驾驶习惯
在正常路况下体验已经不错了:
自动换道时会有轻微加速,
自动红绿灯识别后提前减速,
左转先进入待转区等待 ,
对行人和两轮车辆的反应很及时。
一点小吐槽
由于车辆显示模型有前后之分,所以会出现倒行车辆显示。
这里我倾向认为这只是一个hmi显示的bug,毕竟实际上车辆heading的识别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不论是单帧图片的heading识别还是帧间的追踪,都可以比较好的识别到朝向。
再不济高精地图本身车道的方向信息可以作为一个先验信息,也可以帮助到heading。
但是实际上显示所有的对向车辆显示都出现问题。
所以这里我认为只是一个显示的bug,还是比较好修复的。
当然也有可能只是视角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1425046866015252481邀请好友界面无法提交验证码, 运营非常失败。
总结
其实体验已经算不错了,但是这建立在运力饱和,安全员负责的基础上。
问了一下同行的朋友 : 如果有一天需要你为百度的自动驾驶服务付钱了。你愿意付多少钱呢?
答: 滴滴多少钱 我就付多少。
我说 那这样 robotaxi 估计十年无望了。
朋友答: 那技术不成熟就没有必要推广了。手动狗头。
玩笑归玩笑,但是无人驾驶的推广确实需要一步步开始运营之后,收集数据对技术进行迭代。
就比如这次遇到的事故车辆跨越隔离带,我也看到了安全员对此做的标签记录,想必之后工程师会对此做技术优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即使这建立在肉眼可见的运营收入相对于成本来说约等于0的情况下。
有兴趣参加百度自动驾驶试运营的各位,说不定我们参加的某次打车行程就成为了技术迭代重要的养料。
如果五年后,十年后,无人驾驶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了,我会记得,百度在国内规模化商业运营里艰难迈出的第一步。
我是厘米,自动驾驶的冷思考。
厘米二、萝卜快跑是远程驾驶吗?
是
百度Apollo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获批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驾驶示范应用资质,将在武汉市经开区开启远程商业化试点运营,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三、萝卜快跑可以坐驾驶位吗?
不可以,是安全员的座位。
萝卜快跑的车上是没有司机的,不过每一台车都会配备一位安全员,安全员会坐在主驾驶座位上,主要负责监管车辆的正常行驶,实际上车辆的行驶还是由自动驾驶系统来控制,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安全员才会进行人为干预。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萝卜快跑平台上选择好固定的上下车地点并点击呼叫车辆后,车辆到达身边时,直接进入车辆的后排,并在后排的触摸屏上输入自己的后4位手机尾号,然后点击“开始行程”即可出发,虽然车上仍然有一位安全员,但其实也算是实现了不需要司机的自动驾驶。
四、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怎么用?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是一款智能化的交通工具,它采用了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使用这款汽车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车门,进入车内,按下启动按钮,车辆即可启动。
2. 在车内的控制面板上输入目的地的地址,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会自动规划最优路线。
3.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会自动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道路、车辆、行人等,确保行驶的安全性。
4. 如果需要停车,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停车的指令,车辆会自动寻找合适的停车位进行停车。总之,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是一款非常智能化的交通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五、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司机怎么入职?
关于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司机怎么入职的条件应该是去到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公司的人才招聘网去报名。然后通过公司考核面试决定录取。
六、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哪家代工的?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的代工厂家并没有公开宣布。根据萝卜快跑公司官方宣布,他们在与多个代工厂商洽谈,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计划,但未透露具体合作的公司名称。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代工厂商可能会包括中国的华为、小鹏汽车和蔚来等公司,以及韩国的现代等公司。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的代工公司,如富士康等,也有可能参与进来。无论最终选择哪家代工厂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的品质、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将是关键考量因素。
七、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谁代工的?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是由中国自主智能驾驶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和百度联合开发而成,代工厂则是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上汽通用五菱工厂。该无人驾驶汽车采用的是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远程操控、自动避障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城市运营等领域。
该代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为上汽通用五菱和百度提供高质量的代工服务。
八、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系统用谁的?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系统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系统。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技术和数据安全,许多汽车公司都倾向于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萝卜快跑也是如此,并且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针对特定的车型和环境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性能。此外,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还可以让萝卜快跑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延伸内容: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都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系统,预计未来这项技术将会在交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自主研发的优势也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九、百度萝卜快跑首批获准在京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如何看待此事?
说明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新阶段,慢慢来,总有实现的那天的。
十、智能驾驶技术的组成?
智能驾驶技术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智能汽车。
智能驾驶技术本质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认知工程学,主要包括网络导航、自主驾驶和人工干预三个环节。
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提条件是,我们选用的车辆满足行车的动力学要求,车上的传感器能获得相关视听觉信号和信息,并通过认知计算控制相应的随动系统。
智能驾驶技术的网络导航,解决我们在哪里、到哪里、走哪条道路中的哪条车道等问题;
自主驾驶是在智能系统控制下,完成车道保持、超车并道、红灯停绿灯行、灯语笛语交互等驾驶行为;
人工干预,就是说驾驶员在智能系统的一系列提示下,对实际的道路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智能驾驶技术是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抓手,快速发展将改变人、资源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方式,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生活。
智能驾驶技术与无人驾驶是不同概念,智能驾驶更为宽泛。它指的是机器帮助人进行驾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
智能驾驶技术的组成:
基于互联网思维应用的智能驾驶技术的逻辑框架自下而上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分析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具体解释为采集驾驶员的行驶过程中涉及到的驾驶信息。
(2)网络层具体解释为驾驶信息的传输、调度、存储。
(3)分析层具体解释为驾驶信息的后台大数据处理技术。
(4)应用层具体解释为数据分析结果的反馈控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