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龄化社会特点与需求?
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
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
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四是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预计要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
五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二、人口老龄化的数据?
35个重点城市老龄化大数据:11城进入深度老龄化,深圳最年轻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口超500万的省会城市以及GDP过万亿的普通地级市、制造业大市东莞在内的35个城市进行了统计梳理,发现35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相比之下,珠三角的几个城市和厦门的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其中东莞和深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更是低于4%,深圳也是目前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城市。
南通已经迈入超老龄化
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5338.39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7.60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8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3万人,占13.50%。
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来看,35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超过了18.70%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9个城市这一占比超过了20%,分别是南通、大连、上海、沈阳、哈尔滨、重庆、天津、长春和青岛,主要来自东北、环渤海区域和长三角地区,整体而言,这些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较早,因此老龄化程度也比较高。
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来看,有13个城市超过了13.5%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11个城市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分别是南通、重庆、大连、上海、沈阳、天津、哈尔滨、无锡、青岛、长春和济南。南通的这一比例已达到22.67%,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也位居第一。
但从南通各区县来看,中心城区和开发区由于吸引了不少劳动力人口流入,因此总体的老龄化程度较低,其中崇川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3.71%,开发区这一比例为10.23%。
除了这两个区,南通其他区县均已超过了14%的深度老龄化标准,下辖的如东县这一比例高达29.98%,60岁及以上占比达到了38.91%,接近四成。根据《江苏省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8年底,南通市百岁老人达到1321人,占全省总数的22%,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南通的老龄化程度高,一方面在于过去当地的计划生育执行较为严格,独生子女占比较高,因此南通的人口出生率比较低,并且这种低出生率惯性一直延续至今。根据2019年南通统计公报,全市人口出生率5.85‰,人口自然增长率-2.75‰。根据七普数据,南通0~14岁人口占比为1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个百分点。
但根据七普数据,与户籍人口相比,南通市首次实现了常住人口的净流入,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自2018年开始,每年增量都在10万人以上;当地5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各级各类区中园、园中园各具产业特色,吸引了不少就业人口。
南通之后,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7.08%,在35个城市中位居第二。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前,产业工人多,现在退休人员也多。此外,重庆有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下辖区县,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不少年轻劳动力外流到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整体来说老龄化程度也比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口占比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少儿人口占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大连、沈阳、哈尔滨等重化产业突出的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比较早,多年来出生率都比较低,少儿人口占比低;加上近年来重化产业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新增就业机会有限,这也导致不少年轻人外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也比较低,因此老年人口占比也会显得比较高。
深圳人口结构最年轻
相比之下,35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低于10%,分别为深圳、东莞、厦门、佛山、广州、郑州、泉州、贵阳,除了郑州之外,老龄化程度低的城市都来自长江以南地区。
一方面,这些城市所在的省域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少儿人口占比较高,比如泉州0~14岁少儿人口占比高达20.62%,郑州达到了19.05%。此外,包括珠三角、闽南地区的几个城市,外来人口流入较大,15~59岁的人口占比较高,比如东莞这一占比高达81.41%,深圳也高达79.53%,佛山、广州和厦门也都超过了73%。
其中,一线城市深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3.22%,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5.36%,两个指标都是最低的,深圳也是我国目前人口结构最为年轻的城市。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分析称,与2010年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5.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39个百分点,呈“两头增加、中间减少”态势。深圳15~59岁的人口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比全国高16.18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0.73个百分点,表明深圳人口依然“年轻”,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
“世界工厂”东莞也依然十分年轻。根据东莞市统计局的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东莞属于“年轻城市”,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大,经济发展保持活力,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并存。老年人口的规模平稳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全国水平相对较轻,将有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珠三角几个城市较为年轻的一大原因就是外来人口比重非常高,因为外来务工人员以年轻人为主。
厦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全国第三低。厦门市统计局的分析指出,目前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6.8岁,比全省人口平均年龄年轻0.5岁,比全国人口平均年龄年轻2岁,在全省“最年轻”,人口年龄结构更具活力,人力资本更加充裕。厦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9.56%,65岁及以上人口占6.17%,两项指标目前均未达到老龄化社会标准,显示厦门市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三、2021海南老龄化数据?
0-14岁人口为2013725人,占19.97%
15-59岁人口为6590908人,占65.38%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6599人,占14.65%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1500人,占10.43%
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于全国
少儿年龄人口比重提高
四、二次元群体的心理需求?
泛二次元粉丝群体基数大,多是新加入的“90后”和“00后”大军,他们拥有极强的变现能力。根据克劳锐采访了解,泛二次元粉丝在内容和消费上喜欢追求热点,容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在认知、喜好上跟随公众舆论,易出现从众心理。
泛二次元粉丝群体多数会购买与生活相关的带有二次元特征的实用品,例如IP联名食品,美妆,服饰,影视门票等基本必需品 。出于务实心理,他们更看中消费品的实用价值,购买行为也是为了满足这些实际的需求。
二次元KOL影响下的求新求美心
网红电商崛起后,随之涌现出一批二次元KOL,例如B站UP主“机智的党妹”,粉丝量365.4万,排名时尚类第一。单视频播放量均能达到百万,深受二次元群体喜爱。喜爱二次元KOL的二次元消费者,大多数属于核心二次元用户。核心二次元用户不同于泛二次元用户,他们会经常上相关二次元网站观看喜爱的二次元内容,愿意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大部分二次元KOL带货时会做限量发售,周年款等营销,所以在店铺上新时,商品往往会引起二次元消费群体哄抢的现象。例如“中牌制服馆”开售3分钟内,限量预售量就能达到10万+。由于二次元圈独有的社交属性,很多核心二次元用户都有自己的种草群,每次出新款都会互相安利。这类二次元消费者在生活消费中非常愿意购买新出的产品,这也被称作为一种普遍的求新心理
之所以能拥有如此狂热的消费群体,是因为二次元文化满足了部分受众特有的审美视角。
评论家葛颖在《文艺百家》中这样评论二次元文化:“二次元审美的核心是由互联网的虚拟属性与青春的特质共谋的一种世界观。它用萌化、少女化、拟人化的手段,软化了现实世界的运行法则,带有强烈的游戏感和青春乌托邦色彩......这种世界观确立了一个未经污染的异世界。”而二次元KOL则是这种将美好的生活,以及虚拟的动漫形象现实化地展现给用户。
二次元消费者观看种草视频后,大部分人会有购买的冲动。因为符合审美的商品一旦撞击到神经的神经和情感,就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满足和快乐。而在享乐主义的当下,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对商品的求美心理越来越明显和强烈。这就是二次元消费者的求美心理
五、人口老龄化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除了医药养老等刚需其他市场需求都会萎缩。因为老年人花钱会格外小心翼翼,总是存钱以备身体健康及寻求看护服务等不时之需。
由于养老金涨不过通货膨胀,老年人会担心生活质量下降而不敢随便花钱。还有啃老现象的盛行徒增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有些老年人甚至还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日本韩国老龄少子化导致的经济低迷就是前车之鉴。
六、2021年老龄化数据?
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
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上升1.35%
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下降6.79%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上升5.44%
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
七、数据需求分析包括什么?
数据需求分析
1
、写出系统的任务和特点
2
、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和作用
3、
系统结构图
4
、采用的数据库
5
、开发运行环境
"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在软件工程当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确定要计算机"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八、数据安全需求的特点?
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可用性是指数据随时能够获取、随时可用,不会由于硬件故障等问题,导致数据无法读取。
完整性是指数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遭受恶意篡改和非授权的访问,保障数据是最原本的样子。
机密性指的是数据全程加密,不会遭受窃听,也不会被未授权的人访问到,数据是安全的。我们通常讲的信息安全保护,保护的就是数据的这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九、数据需求分析怎么写?
数据需求分析就写当时的一个数据分析的一些情况,然后表明了一种怎样的观点?
十、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产品与服务需求?
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首先人口老龄化不代表没有需求。吃喝拉撒睡作为人的基本需求,都是需要的,比方说吃的口味偏清淡一些,喝的东西要尽量热水,还有大小便可能会失禁,需要用到尿不湿。
还有就是精神需求,比方唱歌,跳广场舞什么的,可以推广舞蹈服和统一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