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ltium热红外多光谱相机怎么用?
你好,1. 准备工作:将热红外多光谱相机与计算机连接,确保相机与电源连接正常。
2. 打开Altium Designer软件,在左侧工具栏中选择“PCB”选项,然后单击“新建PCB文档”。
3. 将PCB文档命名并保存,然后单击“添加新电路板”按钮。
4. 在新建的电路板中,单击“库”选项卡,然后单击“添加新库”。
5. 输入库名称和库路径,然后单击“确定”。
6. 在库中添加热红外多光谱相机的元件。
7. 在电路板中放置元件,然后连接元件之间的线路。
8. 单击“布局”选项卡,然后选择“生成布局”。
9. 在“生成布局”对话框中,选择热红外多光谱相机的元件并设置其位置和方向。
10. 单击“布局”按钮,然后在屏幕上查看布局结果。
11. 单击“生成输出”按钮,然后选择输出格式和输出路径。
12. 完成输出后,可以将文件传输到热红外多光谱相机中进行实际测试。
二、无人机红外多光谱注意事项?
一、注意控制好实验室内的温湿度条件
在使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时,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方式和措施来将实验室里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更佳范围,同时还有连接电源的时候要用稳压装置以及接地线,以便能够更好的保护设备以及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受欢迎的厂家建议实验室的面积不要太大,因为这样对于温湿度的控制会更加容易一些。
二、注意控制实验室内的人数
如果是属于单光朿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那么还要控制实验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所以一般要求实验室内的人数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多人并且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释放掉多余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结果。
三、芯片材料硅哪个国家多?
芯片材料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原材料,在半导体产业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晶硅作为芯片的基本材料是半导体生产的重要原材料——硅片的上游材料,于半导体行业而言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的单晶硅产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占全球的97.6%,毫无疑问,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国。
四、如何看待电子科大邓旭团队发表 Nature 封面文章?这种超疏水自清洁材料有多神奇?
首先恭喜电子科大,恭喜邓教授团队喜提Nature封面!
本人不是搞材料研究的,而是做半导体MEMS器件的,所以我对纳米疏水材料不太熟悉,拜读完邓老师的大作后,主要还是从原理结构方面以及加工方面做一些解读,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首先和其他许多领域内的开山之作一样,这篇文章的基础思想并不难理解,难的是谁能第一个想到并实现。
如上图所示,图a中左侧的灰色颗粒表示脆弱的纳米疏水材料(fragil nanostructures),具体是哪种纳米材料我不是很懂(其实也并不重要),但这方面的大作有很多,包括邓教授团队此前也发过很多相关论文,所有纳米疏水材料的通病都是太脆弱,容易磨损失效,如图b,外界的摩擦块(abrasion object)在与疏水材料接触时很容易把材料结构破坏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先用刚性材料做了一个保护架阵列结构,再将纳米材料放置在坚固的保护架内,如图a右侧所示,疏水材料被放置在保护架的凹槽内,当复合结构再与摩擦块接触时,摩擦块将被保护架挡住,不再能够破坏凹槽内的疏水纳米材料,如图c所示。。
在具体实现上,保护架的结构设计与示意图中并不完全一致,不是一个立方体的凹槽, 而是倒金字塔形状的,每个倒金字塔凹槽的宽度为50um左右,如下图所示。
在把纳米材料填充到凹槽中去以后,即可实现超疏水与超耐磨的综合特性。如下图所示(截面示意图),因为金字塔阵列的排布非常密集,复合材料表面与水接触的面积中纳米材料(黄色颗粒)占比远大于保护架边缘(蓝色衬底),所以其疏水特性主要取决于纳米材料,而当外界摩擦体与复合材料摩擦时,因为保护架(蓝色衬底)尖端的水平位置略高于纳米材料(黄色颗粒),同时强度远高于纳米材料,因此能够有效阻挡摩擦体对纳米材料的破坏,即复合材料的耐磨能力主要取决于保护架的特性。
可以看到,此时的一个关键数据是复合结构的表面积分配,即纳米材料面积/保护架面积的比值(近似理解为右上图中截面处黄色长度/红色长度),在摩擦过后,保护架的尖端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磨损,即上图中红色面积扩大,高度下降,会使得纳米材料也随之受到一定磨损,复合表面的纳米材料面积/保护架面积变小,造成疏水性略微降低,但耐磨性增加(因为保护架面积增加),这两者中间的平衡是设计的主要难点,需要结合材料特性进行优化。
近似理解为,上图截面处中黄色颗粒面积越大,疏水性越好耐磨性越差,红色面积越大耐磨性越好疏水性越差,二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值兼顾两方面性能。下面是磨损前后的保护架截面变化示意图,为了优化设计,需要考量包括凹槽的形状、倾角、尺寸、间隔等多个参数。
要提高该复合结构的耐磨性,除了与优化结构设计外,最大的影响在保护架材料的选择上,保护架材料越耐磨,整体复合结构的性能就越好,该论文中选用的是陶瓷、金属和玻璃,如下图所示,都是常见的硬质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耐磨特性,可以给与纳米疏水材料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加工工艺相对成熟,在其表面制作微米级的倒金字塔凹槽阵列并不难。未来寻找更多更耐磨、更易加工的保护架材料,并制作更复杂更优化的保护结构,也将会是一个发论文的好方向。
综上,本篇论文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开山之作,对许多领域的研究者都很有启发意义。但要注意的是,这篇论文提供的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超疏水纳米涂层”,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像某些网友想象的那样做成“油漆”随便刷,刷在啥东西表面都可以实现高强度超疏水的特性,比如马桶汽车什么的,这是难以实现的。
严格来说,只有里面的那一层纳米疏水颗粒是“油漆”,但其依然非常脆弱,需要微米尺度结构的保护架的来提供保护,两者共同构成这一兼顾疏水与耐磨的复合材料,而这一保护结构首先得是固体刚性(做不了油漆),其次得耐磨(非常耐磨),再次微加工成本极高(只能小面积加工),且目前这类工艺一般只能加工平面结构,对于曲面和三维表面的微加工难度极大,所以虽然想象空间很大,但目前最可能的应用场景还是一些高精尖的领域,包括我们半导体微电子以及某些光学领域等,距离日常应用较远,至少在加工成本降到白菜价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这一点不妨碍本文的开创性成就。而且这一功能材料+保护架的思想,不仅仅能应用在疏水材料领域,而是可以被拓展到几乎任何材料领域,所有具有“不耐磨”“不坚固”局限性的特种材料都可以在本文的启发下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复合结构,来实现材料功能与耐用性的统一,包括疏油材料、滤光材料、敏感材料、二维材料等等。
给大家看几个该结构的支撑视频,那是真刀真枪往上造啊!(nature官网下载的,不知道放上来是否涉及侵权?如有侵权大家提醒一下,我马上删)
再次祝贺电子科大及邓教授团队!高山仰止!
关注答主 @想摘下金箍的猴子
参考文献:Wang, D., Sun, Q., Hokkanen, M.J.et al.Design of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Nature582,55–59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31-8
更多精彩回答
想摘下金箍的猴子:国内MEMS方向哪所高校做得最好?全球呢?想摘下金箍的猴子: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提议「中国知网论文浏览与下载,向国内民众免费」?想摘下金箍的猴子:如何看待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因警察压死黑人发生暴乱?